<p class="ql-block"> 六月到了,孩子们也即将小学毕业,心中对母校有很多不舍。毕业之后,母校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是我们的美好回忆。为了表达对母校的爱,在毕业前夕孩子们一起为母校“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老师运用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制定计划,收集数据,绘制校园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 《绘制我的校园平面图》这个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节课是测量数据收集数据,第二节课是绘制我的校园平面图。孩子们通过分组合作把整个校园的测量,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测量工作。第一组负责测量篮球场,第二组负责测量崇德楼,第三组四组负责测量凌云楼和爱莲楼,第五组负责测量足球场,第六组负责测量劳动基地。我们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明确任务以后开始进行实践操作。</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行了一次集体示范测量。老师带着大家到篮球场一起测篮球场的长和宽。刚开始,同学们也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后来老师指导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尺子,如比较长的卷尺,这个尺子最长能测量30米的长度。对于侧篮球场的长宽足够了。于是一个人拿着零刻度线,另一个人拿着卷尺,其他同学帮忙来摆正。经过大家的努力,测得篮球场的实际数据。接下来,分小组行动,经过大家努力,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测出了对应建筑物的长度。最后,大家进行了数据的整理与分享。</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进行了绘制校园平面图。同学们先确定方向,如果按照一般定向法的话,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给人的感觉总很别扭。于是就选择按照学校布局,以足球场为参照,或者是以大门为参照点,这样画就简单多了。</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要选择比例尺,不同小组选择的纸的大小不同,所以选择的比例尺也有一些不一样。这可让很多同学遇到了难题。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计算出图上距离。通过讨论,大家发现计算可得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纸上,应选用比例尺1:1000,如果是长50厘米宽40厘米,应该选1:500。</p><p class="ql-block"> 然后,同学们小组合作,开始绘制校园平面图。</p><p class="ql-block"> 绘制的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几步:确定参照点,在图纸上画出指向标,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右下角写上比例尺。按比例尺计算出的校园内建筑物的图上距离,画出位置和轮廓。标出建筑物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 大部分同学的作品完成得较好。方位是正确的,整个图比较整洁。但是有一少部分的同学,建筑物的尺寸不太协调。因此在实际解决问题当中,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算出图上距离来,再去画图。</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绘制校园平面图,孩子们把六年级所学的比例知识进一步进行巩固,同时对位置与方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加上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孩子们自主地制定计划,并且去实践操作,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很多,成长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项目化教学在数学综合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锻炼了同学们实际操作的能力,丰富对母校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母校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由《小学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供稿</p><p class="ql-block">编辑:钟艳</p><p class="ql-block">拍摄:张燕</p><p class="ql-block">审核: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