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聊斋志异》杂谈因果报应,中国人的信仰

仝启龙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最虔诚的信仰是因果报应。人们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然要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果报应观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果报应思想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诗》、《易》等儒家经典。后世道教的《太平经》中也对报应思想加以解释,形成了道教的报应理论。佛教传入中国后,更加丰富了因果报应的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东晋,僧人慧远进一步完善了因果报应观念,形成了“三报”理论。他在《三报论》中有言:“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这里的“业”,即“因”,指人的所做所为。“因”有三种性质:善、恶和无记。无记指非善非恶。不同性质的“因”相应地得到不同的报应。慧远进一步解释道:报应之所以有先后,是由于受报应要通过人心,而人心传导出的感应有快有慢,所以报应也就有先有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世的“果”,有可能是前世的“因”造成的;现世的“因”,也有可能报应成来世的“果”。只不过我们凡夫俗子,往往只看到“果”,而想不到对应的“因”来自何时何方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宋朝时期,因果报应成为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并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古籍记载及民间说唱故事中,因果报应的事例比比皆是,《聊斋志异》也不倒外。其中《果报》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果报》中讲了两个人的报应故事:一个是,安丘县有一书生,精通占卜算命,为人淫邪放荡,与多名奸妇私通。一天,突然得了病,他也不吃药也不治疗,对家人说:“我已算好了,也看到了,阴间因为我做下了罪孽,损了我的天数,阎王爷要狠狠地惩处我,吃药治疗都没用”。没多久,他的眼睛突然瞎了,两只手臂也无缘无故的骨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人某甲,某甲的伯父没有儿子,某甲想占有伯父的财产,就自愿给伯父当儿子。伯父死后,田地房产全归了他。既没尽孝道,又未尽做儿子的义务。某甲还有个叔父,家中很富裕,也没儿子。某甲百般发誓承诺后,叔父又认他做儿子。叔父死后,他又忘记了当初的承诺。就这样,他占有三家的产业,成为当地的首富。一天,他突然得了发狂的病,自言自语地念叨:“你享受了这么多财富还能活着吗?”,于是就用刀自己割自己的肉,一片一片扔到地上。自己又说道:“你绝了别人的后,还想自己有儿子吗?”。说完自己剖开自己的肚子,肠子都流了出来,很快就死去了。没过多久,他的儿子也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家产全都归了别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蒲松龄最后感慨道:“报应来了!因果报应如此惨烈,多么可怕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实,更可怕的是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往往决定成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科学角度说,人做愧心事或犯下罪孽,总会纠结于心,天长日久,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损伤,难免出现痴妄癫狂,甚至能影响到后代人的心理健康。反之亦然。为人善良,处事谦让,留有口碑,自然老幼安泰,家业恒昌。“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劝人亦是劝己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己所能行善举,</p><p class="ql-block"> 莫做恶事莫欠账。</p><p class="ql-block"> 福泽身前荫后世,</p><p class="ql-block"> 不贪不愧心坦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