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将门出虎子。叶正大是叶挺将军的长子,他是我军航空工业的始创者和第一代飞机设计的功臣,他秉承父亲的血脉和“铁军”遗风,是解放军队伍里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父母罹难,周恩来安排他到解放区</b></p><p class="ql-block"><b>1946年4月8日,历史铭记这个阴晦的一天。中共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新四军军长叶挺等17人乘坐的从重庆飞往延安的飞机途中坠毁,天空垂泪,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的噩耗震惊全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时,青年的叶正大在广州家中接到周恩来打来的电话:“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去世了……”“什么?”叶正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慈祥的父亲受国民党迫害,共产党出面解难。怎料父亲刚出国民党监狱不久,就遇不测,还有母亲和9岁的五妹、3岁的九弟,也在那架出事的飞机上……他怎能经受住这样的严酷打击,泪水从腮边滚落下来。电话那端,周恩来深情地劝慰道:“孩子,别太伤心了。你们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学习,长大成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听了周恩来伯伯的嘱咐,望着身边年龄尚小的弟妹,想起父母生前对自己的教诲,19岁的叶正大仿佛一下子长大许多。爸爸是受人敬重的将军,妈妈是温柔的知识女性,他们的儿子也应该是堂堂正正、有胆有识的男子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叶正大尚未从丧父失母的悲痛中走出时,就发现国民党特务又盯住了他与弟弟妹妹。只要他们出门上街,总有行动鬼鬼祟祟的人尾随身后像影子一样甩不掉。此刻,周恩来非常关注叶挺将军子女的危险境况,便派广州地下党买了飞机票,送到叶正大手中让他们立即到解放区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毛泽东题词,勉励他蓝天建功</b></p><p class="ql-block"><b>叶正大历经千辛万苦,两个月后才抵达陕北解放区,与先期被周恩来派人接到延安的亲人们团聚了。很快,他被安排到毛主席身边做管理图书的工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47年,新中国露出曙光。为了新中国建设的前期准备,周恩来特意安排叶正大到东北学习。叶正大在东北民主联军附属语言学校攻读俄语。一年后,经毛主席批准,他又与李鹏、邹家华等21人到苏联学习。叶正大志在航空,在莫斯科航空大学选学的飞机设计专业。他执意择业的原因有两个,如果当初解放区拥有自己的飞机,父亲的那次空难也许就不会发生;再就是,日寇的飞机在中国国土上狂轰滥炸让他痛恨不已。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祖国领空才能安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更让叶正大兴奋的是,他的意愿直接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那是1950年,毛泽东、周恩来访苏期间,接见了中国留学生。毛主席认出了叶正大,亲切地问他”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毛主席,我是学习飞机设计专业的。”叶正大激动地回答,随后拿着笔记本,请毛主席题字。毛主席笑了,稍作思忖,便笔走龙蛇,在上面写下“建设强大的中国人民空军”几个苍劲有力的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从此,毛主席的题词始终萦绕在叶正大耳边,为他指明了奋斗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55年,大学毕业获工程师职称的他回到祖国,被分配到了沈阳飞机制造厂。进厂不久,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第一代亚音速喷气歼击机的研制工作。身为厂飞机设计室主要负责人的叶正大,与大家起向军事航空工业的新高度攀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功夫不负苦心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强击机、中国第一架初教教练机和中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相继研制成功。捷报频传,军心大振,设计飞机的功勋们受到奖励,叶正大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叶正大常常仰望直冲云天的一架架国产军用飞机,如银燕搏击长空,心中不时地涌动着自豪感。他暗暗地对自己说:我终于可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了,也可以对党说我没有辜负周总理的关怀和毛主席的嘱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叶正大在沈阳工作了近20年后,调到北京,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副主任委员等领导职务,还被几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一边做领导工作,一边为国防科学研究撰写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探索高端问题取得累累硕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国恨家仇,磨砺将军宝刀不老</b></p><p class="ql-block"><b>2003年9月10日,叶正大回到广东省惠州市秋长镇。此地有一处简朴的岭南农家小院,是他父亲幼时的故居,现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正大曾多次到这里探望,感受浓浓的乡情。而此行又与以往有所不同,故居已由当地政府修葺一新,增多了展品,面积也扩大一倍。他是被请来出席叶挺故居重新开放剪彩仪式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站在故居广场上身着戏装、执杖而立的父亲铜像旁,叶正大向乡亲们深情追忆了父亲的丰功伟绩、并对当年一手制造此次事件的反动派表示了深深的遗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国恨家仇、没齿不忘,一直转化为叶正大将军旺盛的斗志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即便在他退休,革命热情和工作干劲丝毫不减,任总装备部科技顾问、不仅为军事航空工业出谋划策,而且不顾年高眼花、学会了电脑,进一步提高自己、他那痴述的劲头,让年轻人也自叹不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人要上行,叶要上挺”,父亲叶挺名字的这个深刻含义,也为他带来了生生不息、挺拔向上的活力。父亲永远是他尊崇和学习的榜样。他为有这样英雄的父亲,引以自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才。将军之魂魄兮,归去来,归去来!”这一是半个多世纪前,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挥泪写下痛悼叶挺将军《哭叶军长希夷同志》里的感人诗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而今,再闻陈般的诗句,叶挺将军应笑慰而无憾,他的“遗风长存”并得以光大,叶正大及其传承叶挺将军宝贵精神的“无数后继之英才”,已为可爱的中国绘制出了壮美的蓝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