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上海”——老泉州面子

阿伟(渡海一苇)

<p class="ql-block">   “剃头大上海”——老泉州面子</p><p class="ql-block"> 文/阿伟</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剃头”最深的记忆,在老泉州人这里,非泉州中山路——大上海理发店莫属,当时能够进入这里理发那是很有面子的事,完全可以媲美这会招摇显摆的大牌美容院,那时候理发似乎在“剃头之间”就可以焕然一新,绝不亚于至少到大上海一趟似的,除了神清气爽还得加上旧貌换新颜才能够描述到这个理发店的种种好处,甚至理完出门的一瞬间,不论男女都会有令回头率节节攀升的瞬间,就连现在的点击量、蹦粉也和那会的回头是无法比拟的,“剃头”在泉州“大上海”俨然是面子的代名词了。</p> <p class="ql-block">  印象中的“大上海”理发厅挺大的,得天独厚的地处泉州中山中路繁华地段,巨大而又洁净的玻璃窗户,把里面师傅们的上下翻飞的技艺如同现场直播一样,其一就能在这里就可以对“剃头师”的水平立马就有了分别,这可是通过观察法获得数据;其二判别师傅水平高下还可以通过“剃头师”客人的数量来判断,这可是通过统计法获得证据;第三哪个师傅脸拉的长、脾气大了一点这个师傅必定“好势、侃魁!(技术很好的意思)”,这可是通过总结获得无可辩驳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当然,相对的笨手笨脚、点头哈腰和满脸堆笑的师傅几乎成了摆设,有些不乐意的顾客还冷眼以对,有的时候比较拽的顾客还会用带有鼻腔闷音轻怼道“等着!”,而后是实在躲不过的无辜眼神,那是会在这些师傅耷拉下来的眼眶里看到落寞,还有不敢表现出些许的丝丝不快,他们也晓得,进来“大上海”不仅仅只是剃头那般简单,这些客人大都挺有“头面”的,就冲着“大上海理发室”的牌面进来的。于是,这些师傅们也似乎找到了“品头论足”的诀窍,看到把头抬得高高的就能分辨出何方神圣。察言观色中,那些脾气大的师傅也能舒缓拉长脸的困顿,一声“您来了,请坐!”便不由自主的说明了此人的不凡,于是乎,各种各样的、人来人往和络绎不绝开启了一天的“头壳顶的做穑(泉州话:头顶上做工的意思)”,谁说干一行还得懂一行的秘诀,否则吃瘪的就是自己,放在哪种年代也就大同小异的了。</p> <p class="ql-block">  为何“大上海”能够在泉州有如此的火爆,是能让客人得到理发外的各种各样面子需求,俗话说“有头有脸大抵如此吧!除了理发,客人还能从“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染发、修整胡须和头、面、颈肩部的按摩”得到莫大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且不说掏耳朵的痒、麻、爽会令不同年龄的人一会耸肩膀扭,脸上不自觉的变幻着不同的表情,这份舒爽很考验着理发师傅的功夫,能力强的师傅,他能做到痒而不挠,痒到了耳朵里的表皮都能酥透到骨头里去,到忍受的极点后,忽地弹了一下,似乎点到了麻点一样,渗透周身的麻溜可以来个激灵,只这一下师傅就能点拨出客人的舒服程度,在这一点上恰达好处的停下来,等待着客人在痒、麻之间品味着来“大上海”的爽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今天是泉州申遗成功获批一周年,也是泉州郎所讲的“度晬”的好日子,那就开始从泉州人的面子——大上海理发店从“头”开始,记录泉州曾经零零碎碎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