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让你读懂相机的“log色彩模式”!

汤仲文

<p class="ql-block">巨人摄影 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属专栏: 摄影进阶100节“必修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几年,很多小型影视公司和视频博主,都纷纷将相机作为首选的拍摄设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相机来拍摄视频也早已司空见惯,并且数码相机的影像技术大幅进步,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反馈。</p> <p class="ql-block"><b>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高色深、以及强大的自动对焦性能</b>等等,在很多专业电影机才能够拥有的性能水准被逐步下放,这也成为了各大厂商们的共识。</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log模式无疑成为了相机影像技术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项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大的色彩空间和更高动态范围,从而克服以往许多在拍摄上的局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您的相机拥有此功能,但是在使用中却有诸多疑惑,那这篇文章就让我们详细地了解log模式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哪些情况下更加适用,并附带一些拍摄上的小技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什么是log模式?</b></p> <p class="ql-block">在了解log之前,我们必须先对动态范围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动态范围是相机在不失去细节的情况下,能够捕捉到最亮到最暗区域之间的范围。如果您正在拍摄的场景中有大量的高亮和暗区,而且它们之间的亮度等级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个高反差的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场景的动态范围,远高于相机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时,高光将会变为死白,而暗部则会变为死黑,高光与阴影中将存在大量的细节丢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相机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越高,影像细节的保留程度也就越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能用肉眼看到并分析更大动态范围的场景,是因为眼睛能够配合大脑进行实时的亮度调节以及合成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机无法像人类一样可变地调整动态范围,也没有办法像HDR照片一样,将不同曝光度的图片进行后期处理,因此厂家就特别设计了log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用log模式提升宽容度</b></p> <p class="ql-block">简单地说,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所记录的曝光信息为线性曝光,但是利用log曲线可以对原始数据的影调进行非线性地调节,使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数据中保持较多的明暗信息,从而达到更大的动态范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log对细节的保留远不及RAW格式(原始数据)那么强,但RAW格式的储量非常大,不仅对设备要求很高,还需要应对大量的后期工作,log是一种利用特定曲线,以较低门槛实现更大动态范围非常好的妥协。</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线性曝光与log(对数)曲线的不同之处(模拟图)。在曲线的左下方,表示暗部的黑色阶,而在曲线的右上方,则表示了高光的白色阶。可以看出,log曲线把画面中的暗部向上推进,提亮阴影,而顶部则向下压低,降低高光亮度,从而保持更多的画面细节,达到了以往正常格式所不能实现的宽容度。</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个厂商都会根据自身产品的色彩特点及算法,来设计自家独有的log曲线。所以,在命名方法上也略有不同,具体如上图所示。</p><p class="ql-block">用log模式改善色彩局限</p> <p class="ql-block">色彩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标准,就索尼而言,一般的录制都是在REC709的色域里进行,而log模式下的内容则被记录在更广泛的S-Gamut色域。简单来说,色域范围愈广,能够储存更多的色彩信息,让影像看上去更生动真实,而且在后期处理中,还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调整空间。</p> <p class="ql-block">了解log的优势后,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没有理由不在所有的拍摄中使用log。但是,log使用了图像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动态范围的再分配,这与传统的记录影像动态范围和色调的方法不同,因此log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色调将显得比较中性,就像是缺乏色彩的灰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素材需要一个还原影调色彩的过程。通常我们需要在log素材上添加还原LUT(色彩配置文件),把视频转化成需要的色彩标准,这样既获得了常规视频的色彩,又保留了log的优势。</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常会将LUT(影像配置文件)添加到LOG素材,将视频转换为所需的色彩标准。在此我们应用最广泛的是LUT 709(将LOG转换为REC709色彩标准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在对应的厂商官网都可以下载到(各制造商之间不通用),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方便使用。对于更高级的用户,配置文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起点,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调色使画面更具风格化。</p> <p class="ql-block">另外LUT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让LOG素材可以与REC709标准拍摄的素材色彩相匹配。还可以在外置监视器上进行使用,实现拍摄过程中就可以看到还原后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上述原因,不建议您在所有拍摄中都使用LOG。理想情况下,仅在需要捕获光影之间的扩展动态范围或高对比度的情况下使用。并且我们还要以有足够的时间和技能来进行正确的色彩校正为前提。</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视频制作者来说,LOG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具。并且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开始内置到越来越多的消费级相机中,让我们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专业级的拍摄效果。尽管在后期处理中会造成一定的麻烦,但是面对最终的拍摄效果这一切都是值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