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心得

黎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冒着酷暑,一大早的去上海博物馆参观看看,久没去的,只怕是丢失了文化熏陶,而变得越发“堕落”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实在的,35度的高温,走在路上,即便是躲在阴暗处行走,或是搭乘地铁的,有偶尔时间的凉快,但火辣辣的光照,只把汗水从皮肤间给“挤”了出来,这真给我感受到“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滋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约十点多点,我便来到了博物馆。此时,门外已停满了小车,参观的人流也络绎不绝的一波波涌来,人群中更多的是带着孩子前来的三口之家。我心想,这大热天的,竟有如此多的小朋友前来“熏陶”,也真为难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了……不过,上博物馆的,还要先做好“预约”的功课,而这参观的人一多,馆方怕疫情期间人太多的不好;故,是不是有意限制人数的,就把适时的时间都给标注“满员”的记号,为此,害得我是急得“求”助那些年轻人给帮助下载博物馆的“二维码”,好早点进入参观……折腾了一阵子,我总算预约上了,于是便扫了“场所码”,健步如飞的上了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日博物馆开放的馆藏不多,约是六七个,还有数个场馆都关门大吉的。约二个小时的时间,我参观了:盛世芳华受赠文物展、暂得楼陶瓷馆、少数民族工艺、史带货币馆、何鸿卿玉器馆、胡宝玉青铜馆等场馆,虽说是走马观花的溜了一圈,但心得还是满满的,深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实在的,鄙人才疏学浅,懵懵懂懂的算是认识一点小字小学的,但对“受赠展”中翁同龢上书奏折的展品,尤为青睐。这三四百字的奏折,豆大的楷书,写得真是大小一致;这一笔一画,一点一勾,中规中矩,恭恭敬敬,毫不含糊,有如当今电脑打印出来一般,令参观者赞叹不已。我心想,翁同龢的书法了不得啊,没几十年的功夫,恐怕难以达到如此水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据介绍,翁同龢(1830年~1904年),江苏常熟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说是翁同龢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年时学欧、褚体,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还有是,翁同龢学术超群,聪明能干,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还先后担任过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至于,他与李鸿章私怨,刁难北洋水师,支持康梁革职等,那都是从政的事了。但就其如此恭恭敬敬的书写精神,真值得后人学习效仿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老人家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认认真真的去做,不能有“三分热度”,虎头蛇尾的;即便是遇到困难,遇到曲折,也都要努力的坚持下去!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做事有规矩,说话有原则。我想,要做个正常人,就该有这样的精神和志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