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兄弟之吻是由莫斯科艺术家迪米特里·弗鲁贝尔创作的,曾是柏林墙上最著名的涂鸦之一,内容是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亲吻前东德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它象征着前苏联和东德的战略合作关系。</p><p class="ql-block"> 初看见这幅作品时,我以为这是作者的杜撰,意在讽刺前苏联与东德之间类似基友似的同志般的关系。两国领导人这种男人之间的湿吻,如此深入,令人产生强烈的不适,甚至作呕。</p><p class="ql-block"> 殊不知这幅作品是从真实照片翻版而来。</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两幅照片记录了当时的真实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勃列日涅夫被世人所銘記的令人聞風喪膽的濕吻。為了表現他的個人的外交魅力,他強行把這種禮節帶到了國際舞臺。</p><p class="ql-block"> 勃列日涅夫會見外國領導人的時候,接吻成了一種必要的儀式。他的這種濕吻,被稱作勃列日涅夫“三重吻”。先是吻兩頰,然後再吻嘴唇,很多當時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領導人都沒能幸免。</p><p class="ql-block"> 外国人有亲吻的习惯,但把亲吻搞得如此深入恶心,这其中并不关乎性,不要认为勃列日涅夫是个基友。恰恰相反,他并非通过湿吻体现爱意和兄弟班般的友情,而体现一种权力——让你做你不想做了事。</p><p class="ql-block"> 幸虧當時的中國和蘇聯關系不好,才躲過了一劫啊。當時也有很多的領導人知道勃列日涅夫這個癖好,所以就發展出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規避技巧。</p><p class="ql-block">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羅,見面的時候他嘴总叼個雪茄。捷克的領導人,总是拿了一大束花。撒切爾夫人干脆直接說,我們英國人比較保守,受不了过于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现在被称为《兄弟之吻》,</p><p class="ql-block">当初作者创作的原名叫做《我的上帝,助我在這致命之愛中存活》。名字特別長,這個名字當中也能感受出來,那些被強吻之人內心的無奈與糾結。表达出被吻者心中一万匹草尼马狂奔的怒火。其实可以简化原作者的标题,就叫《致命之爱》。</p><p class="ql-block"> 冷戰結束之後,因為這張塗鴉作品展現了一個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一個奇葩的瞬間。後來有很多的電影,郵票,紀念品都有這件作品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同时因為這張同性之吻非常的具有代表性,过去神圣的“同志”称呼,被赋予了暧昧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兄弟之吻》的作者。莫斯科艺术家迪米特里·弗鲁贝尔。</p><p class="ql-block"> 然而,由于柏林墙翻修,这幅描绘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亲吻民主德国战友埃里希·昂纳克的画作已被德国官方擦除。对此,弗鲁贝尔盛怒不已,并坦言原画一去不复返,自己将通过不同角度推出新画。</p> <p class="ql-block"> 当年,东德为了防范西德,在1961年修了160公里的隔离墙。</p> <p class="ql-block"> 1989年,随着前苏联解体,柏林墙被轰然掀翻。</p> <p class="ql-block"> 保留下了的一段柏林墙成为涂鸦的圣地。其中兄弟之吻是其中的名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