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天下第一名社

自得其乐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p> <p class="ql-block">  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门楣上 “西泠印社”四字为沙孟海所题。</p><p class="ql-block"> 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居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各具特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衬,构思布局极为精巧,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佳处”之誉。印社内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各主要建筑均挂匾披联。</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此碑为西泠印社百年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等四人在孤山数峰阁旁买地筑室,创立印社。  </p><p class="ql-block"> 创立印社后,孤山翻开了山水人文交融的佳篇乐章。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簃、唐云等名家加入其中,使其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时值清末,金石研究和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众多的金石名家,有志于弘扬和发展国粹,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隐等人相聚西湖,研讨印学。于是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p><p class="ql-block"> 当时清朝杭州府与钱塘县均以官府批文登记备案。在印社初创的十年,四位创始人团结同仁,集资、规划,“买山立社”,先后建造了“仰贤亭”等九处园林建筑,印社初具规模。</p> <p class="ql-block">  从白墙黑瓦的圆洞门入内,楹联、匾额、摩崖石刻比比皆是,名人墨迹触目可见,目不暇接,文化韵味扑面而来。这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地,累积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凝结印社百年辛勤耕耘,铸就起今天的园林精华、印坛重镇。</p> <p class="ql-block">  柏堂:当我们进入西泠印社的圆洞门,首先见到的就是柏堂,它是西泠印社前院的主要建筑。西湖志载原为宋代古迹。因堂前有古柏二株,故而名之柏堂。年久屋圮柏毁。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现堂前的两棵柏树,系1983年西泠印社八十周年纪念会时补种。</p><p class="ql-block"> 柏堂大门门楣上挂有首任社长吴昌硕所题隶书匾额“西泠印社”。旁有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对联由沙孟海原撰,后由社员胡宗成所撰。</p> <p class="ql-block">  厅堂坎窗间嵌有大型人物画屏风,画中人物为印社四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为印社社员吴永良所画。</p><p class="ql-block"> 屏风上方悬有 “柏堂”匾额,为清代文学家俞曲园手书,旁边有一对联“大好湖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大厅中间的两排柱子上又分别悬有两副对联,近门一侧在大门背后的为“易雨易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再后的对联为“访三老碑亭东汉文留遗迹在,问八家金石西泠社近断桥边”。</p><p class="ql-block"> 此外,在柏堂四周墙上还悬挂有印社四位创始人和前后六任社长的人物喷墨画,同时还配有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  竹阁:在柏堂前的西侧。西湖志载原为唐代古迹,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筑。因年代久远,竹阁几经迁移和重建。</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竹阁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位置在莲池左侧,柏堂右前方。额枋上“竹阁”二字匾额,是浙江著名书画家诸乐三先生篆书。两旁楹联“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由丁上左撰,已故副社长王个簃先生行书。</p> <p class="ql-block">  印人书廊“西庑廊”:印廊在竹阁后面,柏堂的西面,与竹阁相连。印廊原为一堵墙,1998年印社95周年庆时改墙为廊,专门展示名家印蜕。</p> <p class="ql-block">  印人书廊(东庑廊):书廊位于柏堂之东,和印廊一样建于何时不详。书廊在构造上和印廊稍有区别,是为双凹字形的六开间建筑,廊间有美人靠可供游人休息之用。</p><p class="ql-block"> 廊内的主要展示书法刻石,有丁敬、蒋仁、奚冈、黄易、邓石如、陈豫钟、陈鸿寿、吴让之、赵之琛、钱松、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马衡、张宗祥、沙孟海等著名印人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  莲池:进入印社圆洞门,在门左侧、柏堂前面,有这一方形水池,现名“莲池”,原名“小莲池”或小方壶,开挖于何时不详。</p><p class="ql-block"> 1953年时曾被填埋,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重又疏浚开挖,并新作布置,池中种睡莲并放养红鱼。在池左侧立假山,假山上刻有印社社员李伏雨篆书 “莲泉”二字。</p> <p class="ql-block">  前门石坊:1913年,西泠印社前山石坊落成,从此孤山有了山门。最早构建的山门全貌已很难找到,现在的这座,是1923年为纪念西泠印社成立20周年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石坊门楣上醒目的隶书“西泠印社”四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张祖翼亲自书写,两侧石柱上刻有创始人丁辅之与叶为铭写的篆书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并落款“癸亥冬,丁仁撰,叶铭书”。楹联后半句表明了石坊重修的初衷。</p> <p class="ql-block">  石坊右下方,崖壁上刻有“渐入佳境”四个字。</p> <p class="ql-block">  石交亭:沿前山石坊拾级而上,可见一草亭(石交亭)。此亭1912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倡议构建,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石交亭取名寓意“结交金石”之意。亭额为印社社员赖少其所题。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和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社庆前夕曾作两次大修。现为毛杉木六角亭,亭内正中放置一张石圆桌和四条石鼓凳,供游客休憩之用。</p><p class="ql-block"> 石交亭右上岩壁刻有篆书“静观” 二字,横列,1983年由社员李伏雨所书。</p> <p class="ql-block">  山川雨露图书室:建于1912年,是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系清代文人翁方纲手书。会稽陶在宽手书楹联一副:“湖胜潇湘,楼若烟雨,把酒高吟集游客;峰有南北,月无故今,登山远览属骚人。”</p><p class="ql-block"> 这里原为印社诸子论印处,1956年辟为西泠印社金石书画供应部。现作为印社产业经营用房。</p> <p class="ql-block">  仰贤亭:位于杭州西泠印社内,为明代故迹,但年久为墟。现有建筑为1905年印社初创时期所建。</p> <p class="ql-block">  亭内陈列有介绍丁敬、郑板桥、赵之谦等印人的石刻画像和题赞,亭的三面都悬有匾额,其中正面园洞门门楣“仰贤亭”匾额为赵朴初题写,东门“仰贤亭”匾额由王个移书,南墙外“仰贤亭”匾额是1979年9月沙孟海书。</p> <p class="ql-block">  宝印山房:始建于1912年,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失火焚毁,于1974年原地重建,集中邀请了当时建筑设计界精英,恢复它原来的风貌,同时以小曲廊与仰贤亭相接。</p><p class="ql-block"> 门楣上悬西泠八家之一赵之琛所书“宝印山房”匾额。两旁又挂有清道人李瑞清所书金文五言联:“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p><p class="ql-block"> 1977年整修后辟为外宾门市部。多年来,曾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际友人和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各类来宾。现在是印社产业经营场所。</p> <p class="ql-block">  这里旧为印社界墙, 1911年久雨墙圮,掘地得泉。1913年经过疏浚挖深,以印命名。泉北有一摩崖石刻,上书“印泉”二字,结体宽博,取势横扁,颇为古朴浑厚,有汉碑神韵。</p> <p class="ql-block">  鸿雪径:从印泉向右有一石径是为鸿雪径。鸿雪径为印社初创时期所拓之径,成于1911年印泉开凿之后。有石级数十,拾级而上,中为凉堂,再北折而上可达四照阁。小径依山垒壁,上覆藤棚,雅静宜人。</p> <p class="ql-block">  沿径上行十数级,可见一壁嵌“印藏”刻石,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篆书并跋。</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李叔同(弘一法师)1918年出家虎跑寺为僧,出家前将艺术创作和日常用品分赠身边,其中93方印章赠给了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为保存这些珍贵的印章,特在孤山鸿雪径的石壁上开凿庋藏,将93枚印章封存入内,石壁外覆尺余见方的石碑,镌阴文小篆「印藏」二字。</p> <p class="ql-block"> “印藏”小碑,一尺见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就这样在鸿雪径的台阶上与人擦肩相遇。“印藏”石碑上应是做了掩盖,上面覆满了青苔,是西泠印社仅少数人知晓的一个秘密。</p><p class="ql-block"> 45年后,1963年秋日,西泠印社召开建社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印社有关领导暨老社员数人前往鸿雪径撬开石碑,取出印章,“印藏”才得以重现于世。</p> <p class="ql-block">  凉堂:顺鸿雪径上来就是凉堂,为宋绍兴年间古迹,遗址久湮,1924年重建。</p><p class="ql-block"> 1921年,南浔富绅张钧衡复掘了闲泉。三年后,钟爱西泠印社的他再次来到孤山,因见游人无处歇脚,便出资复建凉堂,作为孤山来客休憩歇脚之处。凉堂匾额 1925年张钧衡书。</p><p class="ql-block"> 经张钧衡考证,凉堂原为宋代古迹,四周遍植梅花,曾被称作“西湖奇绝处”。</p> <p class="ql-block">  从鸿雪径过凉堂就来到了山顶。山顶上的北面是西泠印社精华之所在。左有观乐楼,右有题襟馆,中有华严经塔和小龙泓洞。文泉闲泉一池静水后面的岩体上布满摩崖石刻,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  汉三老石室:位于杭州西泠印社观乐楼南,文泉西。建于1921年。内藏迄今为止浙江省最古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代的原始石碑十多块。</p> <p class="ql-block">  距今约1900多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 “三老”是汉代官职,此碑碑文基本完好,记录了一位“三老”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经鉴定,刻于东汉建武年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其巨大的历史和文字研究价值,被誉为“浙江第一石”。</span></p> <p class="ql-block">  三老石室上多有楹联匾额。石室门楣有匾额“汉三老石室”,楷书,冯煦1923年书。石墙上有楹联三副,其中门旁有楹联两幅,中间一副为丁上左撰,黄葆戊1925年书:“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此联外还有一联,1924年张钧衡集葩经。上联“我思古人有扁斯石”,下联“其究安宅莫高匪山”。北面石柱上有一联,由朱景彝1924年题:“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p> <p class="ql-block">  汉三老石室的下方为岁青岩。岁青岩为一岩体,与阿弥陀经幢相对,岁青岩起名于1918年。</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及其从孙吴善庆为表其先世岁青公之德在岩石处勒文述之,名岁青岩。首任社长吴昌硕为其篆书。书画大师吴昌硕,时任西泠印社社长,篆书此记,勒于崖。岩壁“岁青岩”三字,1918年勒,楷书,横列,无书人名。</p> <p class="ql-block">  丁敬: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清代书画家、篆刻家。乾隆初年举鸿博不就,卖酒街市。嗜好金石文字,工诗善画,所画梅笔意苍秀。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p><p class="ql-block"> 1921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得石于曜山之阴,似人状,命工造丁敬身像,置三老石室旁,以志纪念。现坐像重建于1978年。</p> <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他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p> <p class="ql-block">  邓石如:清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其篆刻出入秦汉,自成一家。清代篆隶书的革新和碑学的兴起,开拓出传统书法的新生面,这个盖世功勋是由邓石如建立起来的。邓之篆书结体灵动,用笔自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世称“皖派”。</span></p><p class="ql-block"> 1924年,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造邓石如立像置小龙泓泉前,以志纪念。此像在“文革”期间被毁,现立像重建于1978年。</p> <p class="ql-block">  小龙泓洞:位于杭州西泠印社社址内,于1922年7月人工开凿,以“浙派”篆刻始祖丁敬的号命之。 洞内汇聚吴昌硕、叶为铭、王一亭手迹。</p><p class="ql-block"> 洞的上部有摩崖刻石四字隶书“小龙泓洞”,无款识。下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隶书所题《小龙泓洞记》。</p><p class="ql-block"> 小龙泓洞西南口立着清代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石像。</p> <p class="ql-block">  小龙泓洞西侧墙面上有王一亭画、吴昌硕题的“送子观音像”阴刻,高126厘米,宽64厘米,观音趺坐,怀抱小儿,为王一亭1923年画。</p><p class="ql-block"> 左上是吴昌硕题句:“行善之人善结果,赠以佳儿佛曰可,观世观人更观我。”是王、吴二人画印唱和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  吴隐:近代篆刻家和书法家,是杭州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自幼家贫,自幼学习碑刻,居住在杭州,学习刻印,擅长篆书和隶书,成为当时著名的浙派篆刻名家。</p> <p class="ql-block">  华严经塔:位于杭州孤山山顶平面正中,是西泠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于原址建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p><p class="ql-block"> 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是佛教实现其以慈悲普度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  四照阁:原为宋代古迹,始建于宋初,为都官关氏之别业。旧阁位置在现华严经塔处,年久阁废。</p><p class="ql-block"> 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阁,杭州人汪承启为文记之,文中用“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风荷。两峰夏云排闼送青,两湖春涨拍岸澄碧”的优美诗句描绘了四照阁的景致。</p><p class="ql-block"> 1924年,印社建造华严经塔,便把四照阁迁建于凉堂之上。门楣上挂有西泠印社顾问、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题“四照阁”匾额。两旁楹联:“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长刘江篆书。阁内临湖一面还挂有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八十八岁时所书“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联。</p> <p class="ql-block">  “四照阁”四周皆为明窗,遥对西湖三岛,为眺望湖山之极佳处。</p> <p class="ql-block">  剔藓亭:位于杭州西泠印社社址内, 相邻四照阁,建于1915年。</p> <p class="ql-block">   “剔藓”一词语出唐代文学家韩愈《石鼓歌》中“剜苔剔藓露节角”,大意是只有把蒙在石碑上的苔藓剜剔干净才能看清碑上的文字,此亭命名“剔藓”,形象地喻意了印社社员常在印社四照阁边研究古代文字,汲取天地灵秀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沿山径一路曲折盘旋,于绿阴丛中穿行,能不时遇见一泓泓清泉,冷冽清幽,由下而上,依次为印泉、潜泉、文泉、闲泉,并称“西泠四泉”。</p><p class="ql-block"> 印泉: 位于仰贤亭后,鸿雪径侧,为四泉之一。 “印泉”二字是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  潜泉 :位于遁庵后,峭壁下方。潜泉,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号。1915年,吴隐于此因山泉铲石土导为一渠潴而为池,命为“潜泉”。泉旁崖壁上刻有隶书“潜泉”二字(无书人名),及吴昌硕篆书《潜泉铭》和吴隐隶书《潜泉题记》。潜泉北坡上,立吴隐石刻坐像。</p> <p class="ql-block">  文泉:池在山巅,据说明朝时候,杭州有个知府叫张奇逢,他在泉眼石壁高头题写了“斯文在兹”四个字。清朝光绪年间,大学问家俞樾看到了这四个字,题字“文泉”。泉水清冽如镜,与茂林修竹为邻,和馆阁石塔相衬,风光宜人。泉北岩石上有钟以敬书摩崖刻石篆书“西泠印社”和吴昌硕隶书题记。</p> <p class="ql-block">  闲泉:闲泉位于文泉之东。1921年吴兴张均衡来印社游,见林木阴翳,春夏苦湿,遂出资于山崖处凿得一泉命之“闲泉”,经疏导后与“文泉”合流。 张钧衡在泉东小径旁崖壁题篆书“闲泉”。 </p><p class="ql-block"> 泉上有一“锦带桥”,乃抗战期间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从西湖锦带桥携来一块石墩稳置于两泉之间作桥,它以最小最短之桥载入我国桥梁之最。</p> <p class="ql-block">  这座堪称世间最小、最有意境的石桥——锦带桥,桥长不足米,一步之跨,曲径通幽,两边溪水潺潺,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观乐楼:位于杭州西泠印社华严经塔西,1920年由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重孙吴善庆捐资所建,用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丁仁撰文,吴昌硕书丹,勒碑记之。</p><p class="ql-block"> 1974年观乐楼在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指导下进行了整修,1983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华诞前夕对观乐楼两次进行了大修。</p> <p class="ql-block">  1927年夏,吴昌硕曾小住西泠印社观乐楼。1957年观乐楼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并将原吴昌硕为题襟馆所题之联移至观乐楼,上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下联“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此联原由吴昌硕书,现所挂之联为诸乐三1979年书)</p> <p class="ql-block">  题襟馆:建于民国初年,属中式花园别墅,位于西泠印社的最高处,面积约70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子依山取势,坐北朝南,古朴典雅,为吴昌硕在杭州的“创作别墅”。题襟馆原是由吴昌硕领衔的沪上书画组织题襟馆书屋的名称。</p><p class="ql-block"> 1913年西泠印社于孤山成立后,第一任社长吴昌硕在印社筑屋,将此雅号移称屋名,1914年馆舍落成,又称隐闲楼,取苏东坡诗意。吴昌硕每次来西湖,必扶级孤山,攀石题襟馆,称“每居此,则湖山之胜,必当奔集于腕下,骈罗于胸中”。此屋现为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遁庵:起名于1915年,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别号。匾额“遁庵”,朱祖谋书。</p><p class="ql-block"> 庵堂柱上有一隶书六言联,为张祖翼所写:“既遁世而无闷,发潜德之幽光。”正是承吴隐之意,言有才德的君子擅甘心退隐,就没有烦闷之虞,并且能继续发扬大德。门旁两侧有联,丁上左撰:“趣洽情自超信知翰墨有真乐,造极境忽辟漫从诗画记因缘。”</p> <p class="ql-block">  还朴精庐: 还朴精庐建于1919年,为吴隐从孙吴善庆捐资修建,首任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为其篆额题记“以还朴名之”。还朴归真,正切合了大师心意。</p><p class="ql-block"> 其前篆书四言联曰:“君子好遁,弥勒同龛。”(此联曾挂于遁,为吴昌硕先生七十二岁时题写。</p> <p class="ql-block">  小盘谷:清光绪年间,湘阴李黼堂爱“西泠山水之胜,构室孤山,居诗僧笠云且便游息,名曰小盘谷”。后屋圮[pǐ](毁坏;倒塌。)。1911年“其孙李庸奉父命以地属之社,辟为一区,复为文勒石记之”。</p> <p class="ql-block">  小盘谷上通遁庵,下达印泉,竹树茂密,怪石嶙峋,参差错落,曲径生幽,右侧有“小盘谷”、“人间何处有此境”、“湖山最胜”、“印传东汉”、“芋禅”、“留云”等近十处摩崖刻石。</p> <p class="ql-block">  阿弥陀经幢: “芋禅”、“留云” 摩崖之上有一经幢,是为阿弥陀经幢。经幢建于1923年,山阴吴熊捐资敬造。石幢为六角攒尖顶,是我国佛教文化的一处重要史迹。据说原来经幢六面刻有李叔同书写的《阿弥陀经》。摩崖石刻“芋禅”、“留云”</p><p class="ql-block"> 阿弥陀经幢下方:1917年,勒李黼堂遗篆(1862年书)“留云”二字,款楷书二行。石刻篆书“芋禅”二字,俞曲园1881年书,于岩,跋语隶书,6行,行12字,“刻此二字于石上,用邺侯故事也”。</p> <p class="ql-block">  鉴亭:位于遁庵西边墙下。1919年,由吴善庆捐资所建,以父字题之,并为文申其义。吴善庆撰《鉴亭记》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亭依墈而立,朝外一面有玲珑翘角。亭顶为木结构,上覆盖瓦片。立有四石柱,后两柱配有矮栏。亭内就墈垒石,嵌碑其上。碑上勒《鉴亭记》,亭内匾额“鉴亭”二字,朱祖谋书。</p><p class="ql-block"> 石柱上有一隶书七言联,叶为铭1920年冬题书:“乐石吉金以为鉴,苍官青士伴斯亭。”</p><p class="ql-block"> 内石碑旁有鉴亭联,吴隐撰,吴昌硕题书:“揽景鉴湖同鸥鹭尽堪寻旧侣,成仁泰山重松筠犹自仰清风。”</p> <p class="ql-block">  鹤庐:位于西泠印社题襟馆北,1923年由丁仁捐资在题襟馆后建造,与题襟馆相连,以其号名之。</p><p class="ql-block"> 门楣隶书匾额“鹤庐”,吴让之书。门两旁楹联,观津老人撰、清道人书联,上联“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下联“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上下联第二字藏有“鹤庐(鲈)”。</p> <p class="ql-block">  鹤庐下为印社北门-石窟门,垒石而成,上有石梁,下有石门,沿阶而下通里西湖。石窟门门楣约长一米,上刻行书“湖山最胜”系康有为1919年手书,后勒于石。石门两旁对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佚名,石门外墙旁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p> <p class="ql-block">  沿着后孤山西泠印社石阶而上,置于半山腰的鹤庐石窟门楣赫然映入眼帘,山门正中嵌有一块长约1米、宽约半米,略呈青褐色的石刻,上书“湖山最胜”四个大字,署款为“己未秋九月南海康有为”。此帧墨迹,原来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印社早期社员经亨颐先生索求而得,后勒于石上的。</p> <p class="ql-block">  后山石坊:建于1918年,文革时被毁,1983年重建,共有石阶108级。它与前山石坊是一对姊妹坊,只是形制略有差异。石坊门额上也为隶书体“西泠印社”刻字,两边楹联书“印传东汉今犹昔,社结西泠久且长”。</p> <p class="ql-block">  石坊背面碑文释文:盖闻湖山雅,故坛坫嬗其芳华,文字清缘金石,商其邃密秘事,昔修于上巳。印社今结于西泠,猥以虫雕,宠之骥坿,觞咏叨陪,畅叙甚慰。友声之求刻画,敢云能为,所赖周行之示。渊源若接,衍籀斯一脉之传。绰楔常新,擅南北两峰之胜。戊午立秋,上海张文锦题。</p> <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的选址和营建都非常有讲究。孤山虽是西湖边最小的一座山,却是一块“风水宝地”。山不高,却看得很远;山不大,却文脉绵延。  </p><p class="ql-block"> 西泠印社孤山园林,不仅是一个实体存在,也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2021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  近日,经过一年闭园修缮的西泠印社孤山社址恢复开放,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