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新墙河

神舟一号

作者:程济威 <p class="ql-block">前事不忘,后事之师!</p> <p class="ql-block">牢记历史,勿忘国耻!</p> <p class="ql-block">2014年中央电视台采访当年史恩华营战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939年8月日集中了其精锐第6师团、奈良支队、上村支队及海军陆战队一部分向湘北进发。守卫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是以关麟征为总司令的第15集团军(下辖第52、第79、第37军共3个军)。9月18日,该路日军约5万人配有飞机支援,向新墙河以北的中国第52军前沿阵地发起攻击,一场激战由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长沙保卫战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是在新墙河发生的,新墙河古称微水,是岳阳市境内的第二大河流,从岳阳到长沙,器件必须跨越四条河流,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和浏阳。</p> <p class="ql-block">新墙河全长只有80里,其时第52军是关麟征手下最能打的一个军。军长张耀明(陕西人,后曾任南京卫戍总司令).集结岳阳方面之敌第六、第十三两师团,各以一个大队附炮兵一部,分向第五十二军二师赵公武、195师覃异之两师警戒的金龙山、雷公山、铜鼓山等地先行炮击二小时,8时许,步兵开始进犯。敌、我不断增援,相持至19日拂晓后,两处阵地因地型突出,工事全被敌炮轰毁,守兵赵公武部胡春华营自战斗开始即誓死坚守阵地,已与敌相持达三昼夜。在战斗中,除7个负重伤的士兵先后退出阵地外,其余自营长以下全部与阵地共存亡,无一生还。黄昏前,阵地陷入敌手。</p> <p class="ql-block">18日、19日两天,双方另在下燕安、大桥岭等阵地反复争夺,张耀明本着逐次抵抗、消耗敌人的方针,顽强作战,失去阵地后,常常“几经肉搏冲击,又完全夺回”。52军各师均英勇抗敌,其中以守卫草鞋岭阵地的官兵英勇牺牲精神,尤为悲壮。该阵地守军是52军第195师第1131团第3营,全营官兵500余人,营长史恩华少校。 家父其时为1131团上校指挥官。</p> <p class="ql-block">从20日开始,奈良支队的两个联队即向草鞋岭猛攻,史恩华利用险要地形顽强抗击,激战到22日黄昏,全营已伤亡过半,但打了两天居然没有丢掉阵地。 日本军人惊愕了。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天,他们一直以装备精良、军事素质优秀的优势同人数多于自己的国军作战,屡战屡胜已经使这些侵略者觉得:他们进攻的箭头拐向哪里,哪里就会被占领。而现在,从火力判断,固守阵地的守军绝不会超过一个营,可是却硬是把他们两个联队5000余人阻在了地图上都找不到具体位置的草鞋岭面前。 他们不敢再轻视眼前的中国军人,在又一个攻势失败之后,支队长奈良亲自跑来进行新的调整、部署。 </p> <p class="ql-block">师长覃异之给该1131团三营下达的任务主要是迟滞日军,为全师调整部署争取时间。史营已经在此阻挡敌人近3天了,任务已经完成。 黄昏时分,覃异之师长的电话接到了阵地,覃异之说:“如无法支持,不得已时可向东靠。”史回答说:“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史恩华和战士们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第二天太阳落到山里的时候,第3营官兵全部阵亡。日军支队长奈良晃少将,毕恭毕敬地向他的敌人躬身致敬…… 战后,为褒奖史恩华营的悲壮事迹,国民政府在当时激战的地点专门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p> <p class="ql-block">9月23日晨,日军第6师团在80多门大炮的火力掩护下,由“稻叶四郎中将亲临指挥,从七步塘附近强渡水可没膝的新墙河。张耀明率守军乘日军行至河中央时,轻重火器齐发,日军死伤无数,联队长山村治雄大佐亦被击毙。日军随后出动10余架战机,对中方阵地俯冲轰炸,工事多被炸毁,不少人被活活埋在掩体内,但守军并未退缩,待日军第二次渡河时,又奋起阻击。就这样,日军8次渡河,均未成功。</p> 于是,稻叶师团长下令大量施放毒瓦斯,毒气顺风飘向南岸,第52军守卫阵地官兵始呈惊恐状态,终使日军得以渡过新墙河。 日军奈良支队也在河床较窄的杨林街等处强渡,企图绕过中方依新墙河、汨罗江筑起的两道防线,从侧面把中国军队压迫至洞庭湖岸进行围歼。52军第195师在覃异之师长率领下,为挫败日军企图,保证战区其他部队行动,在此处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激战中,在又一营长、4个连长或亡或重伤的情况下,所余士兵由一位排长带领,继续坚持战斗,直到24日晨接到转移命令后,才撤离阵地。 <p class="ql-block">26日,日军猛烈向汨罗江南岸攻击,第52军和37军奋战竟日,后放弃汨罗江南岸阵地,诱日军至长沙北面的福临铺、栗桥、三姊桥一带设伏区。28日,日军第6师、上村支队遭到伏击,损失严重。同日奈良支队攻陷平江,30日与第33师团在献钟附近会合,东进受阻。这时,日军由于补给困难,伤亡增多,陷于中国军队伏击区内的不利境地,遂中止攻势,于月底相继北撤。第九战区令第52、第37、第4军等部实施正面追击和侧后围堵。至14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此役为抗战以来第一次击退日寇的大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p> 蒋介石在武汉珞珈山军官训练团讲话时说:“中国军队如都像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 </p><p class="ql-block">中华新韵 </p><p class="ql-block">《爸爸的抗战》</p><p class="ql-block">首胜烟未,又赴大中南。江腾湖哮民怒,昌汉战云环。踏遍北南逐孽,甲破弹绝刀砍,爸爸是船帆。冲许多风浪,解几处危滩。 </p><p class="ql-block">麻布屣、束腰带、受饥寒。官兵共苦,雄踞滇内镇边关。气壮草鞋岭下,倭颤新墙河畔,史友葬青山。恨不洗国耻,八载未歇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