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节前回味那年大荔民兵的训练 【李世居】

世居大荔

<p class="ql-block">  【李世居】八一节建军节即将到来,不由的回忆起30年前的民兵训练历历在目,那时节,全民皆兵、各乡的武装部每年都要定期举办民兵训练,练就好身手,预防国外敌对势力的侵略。</p><p class="ql-block"> 大荔县的民兵工作,一直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以强军备战要求为牵引,突出抓民兵应急队伍、支援队伍、储备队伍和民兵干部配备等重点环节,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民兵应急能力有了新提升,特别是在担负地方防汛抢险,急难险重等和开展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中,民兵力量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回忆 30年前,大荔县的26个乡【当时还没有移民返库的乡】都有了武装部、配备了武装部人员,每个乡都有民兵连、民兵排,和枪支弹药,由乡武装部统一集中看管,那时候要想当个基干民兵也不容易,政审极严,谁能当上民兵,确实感到光荣和自豪。每年在农闲时间,定期把民兵集中起来,脱产训练,复原退伍军人当教练,组织民兵练习摸爬滚打、队列走步、实弹射击;尽管手上磨出了泡,脚板磨出了血,腰酸背痛,但没人叫苦喊累,尤其是在实弹射击中打个满环,那才叫乐哩,训练完毕,大多都少不了喝个小酒庆贺一番。当年,我不是民兵,但用照相机目睹了民兵活动,记忆中的花絮还是不少,有年武装部组织民兵在冯村的沟壑里训练无后座力迫击炮实弹演练,民兵们个个从开始的害怕,不敢上手,后再教练的指导下,从生手一会就变成行家,熟练的操作炮的瞄准点、装弹、射击,还是有模有样,真像久经沙场的老兵一样,当年还没有见过阵势的我,站在一旁,亲眼见到那无后座力炮射击后,炮后喷出几乎有2米多的火焰,那震动的响声让当时差点把相机甩在地上,那天的炮声让我回家后一直在耳边轰轰,目睹了一次民兵训练。</p><p class="ql-block"> 最为危险的还是当年陕棉十三厂的民兵在城南的靶场,趴在水渠里向外投手榴弹,一名纺织女民兵拉开手榴弹的拉环直冒烟,吓得不敢扔,急忙中,旁边指挥教练的武装部长一个垫步,从她手中抢过投掷出去,手榴弹一声爆炸声,把大家吓得出了身冷汗,原来真家伙这么厉害,原本我也想试试投个真家伙,一下子没了胆子,失去了一次机会,。还有次,基干民兵在洛河滩实弹演练迫击炮,看着一堆堆炮弹和忙着装引信的武装干部,心里着实不舒坦,站在一旁心里再想,要是把这引信撞了,那不就完蛋了,急急忙忙就想离开,后来听民兵教练解释一番,才知道只要不用撞击就不会有危险,那天,第一次往炮筒子投了一个弹,这些民兵训练的现场至今让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民兵们当每天在紧张训练结束后,年轻的基干民兵扛着靶子,伴随着《打靶归来》和女民兵放声高唱“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歌曲,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我曾经看过的影片“海岛女民兵”“民兵葛二蛋”“传枪记”等等电影无不都是描写民兵的写照,唱响了当年全民皆兵,练好本领保家卫国的旋律,成为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后来,断断续续参加了多次民兵训练,可惜照片资料在搬家是全部丢失,留下遗憾。 </p><p class="ql-block">回忆起来深感岁月逝去的如此之快,更是让人钦佩的这些飒爽英姿的民兵,当年在农村生产建设、维护村庄社会治安稳定和巡逻护村,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还是值得钦佩的,如今,翻开看着照片上当年那些基干民兵,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的歌声还在脑海盘旋。</p> <p>2015年大荔县武装部组织的,民兵拉链训练 </p> <p>正在沙窝训练的情景(下图丿</p> <p class="ql-block">2015年大茘民兵在西寨林场巡练</p> <p class="ql-block">1982年基干民兵练刺杀</p> <p class="ql-block">89年的陕棉十三厂的民兵训练组织学习文件精神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给基干民兵讲解枪支安全使用</p> <p class="ql-block">1986年石槽乡打靶回来看成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