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三角地之谈情说爱75 缅怀德才

万有裕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谈情说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75 缅怀德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德才是我最好的同学,没有之一。今年10月18日是他病逝20周年祭日。</p><p class="ql-block"> 随着祭日临近,我对他的思念之情愈加浓烈,压抑在心底的情感一直在翻腾涌动。</p><p class="ql-block">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着那白白的文档,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桩桩往事如电影映印在我的脑海里,德才兄的音容笑貌不停地在我眼前闪现,他的为人,他的真诚,他的聪慧,他的健谈……那些经历,那段故事,那种友情,那片记忆……历历在目,恍如昨日。</p><p class="ql-block"> 纯真的学友情撞击着我的心扉,真挚的朋友爱激荡在我的心底,思念的潮水在我的心里放纵的奔流,唯有写些文字,才能抚平我的思绪,使悸动的心有些许平静。</p><p class="ql-block"> 从何写起?九年同窗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太多,毕业后二十二年的朋友情谊,有多少感动还在回忆中澎湃,打开尘封的记忆,翻开往事的年历,不必刻意雕琢,信手拈来,让意识自由地流淌成文字才更真实,也更能表露我的心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和德才都是沈河区团结二校毕业的,1972年一起升入146中学,从小学到中学我们一起度过了近10年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p><p class="ql-block"> 刚上小学时,德才和郭东云走得比较近,上学几乎是形影不离,放学也常在一起玩耍,我和他只是一般的同学关系。</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学校号召修旧利废,让同学们自己修损坏的桌椅,当时正是文革时期,学校桌椅损坏严重,又无钱投入,只好自己动手修。那天是星期天,我们几个男生从家里拿来锤子、钉子,就在教室里叮叮当当地干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德才心灵手巧,他动手能力特别强,他修的桌椅钉子眼找得准,钉的严丝合缝,又不劈裂,非常结实耐用。而我却不如他,钉的不是劈了,就是裂了,他告诉我要注意木头的横茬竖茬,钉前把钉子沾下口水,这样钉就不易劈了,我试了几下,果真如此,这让我对他颇生好感。</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对美术发生了兴趣,爱上了画画,班主任王老师把写班级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了我。写黑板报不是同学放学后,就是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去写。那天我在教室里写黑板报,德才去学校玩,看见我写黑板报,就陪我一起写。记得我当时画了延安宝塔山,德才离远一点看了看,说不太像,我走到他的位置再定睛一看,也觉得差了点,但究竟差哪了呢,一时搞不清楚。我俩对照报头上的延安仔细端详,德才说:“宝塔山和延水桥的比例不太对。”经他的提示,我做了修改,看上去就好多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知道,画的时候忽视了透视原理。这些基本的绘画常识当时并没有学,就是照猫画虎地画。</p><p class="ql-block"> 1971年3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这是文革后我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世界大赛,国人非常关注。我父亲在单位订了一份《参考消息》,报纸上每天都有外电关于世乒赛的报道和评论,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次日到学校给同学讲,德才是忠实的听众,也许觉得听我讲不过瘾,那天德才跟我说,你把报纸拿来让我看看呗!第二天我带了几份《参考消息》偷偷递给他,当时《参考消息》还是内部刊物,只有党员才可以订阅。德才非常兴奋,在课堂上偷摸看了起来,为此还挨了老师的批评。老师追问他哪来的《参考消息》,他机灵地说上学路上捡到的。他若说是我借给他的,我也会挨一顿批评。</p><p class="ql-block"> 这件小事不仅使我感受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更看到了他的为人和担当,使我对他不仅更加有了好感,而且还有了些敬意。</p><p class="ql-block"> 1972年3月,我们升入沈阳市146中学,在惠工广场东侧的这个校园里,同学情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学不久,民主选举班干部,德才担任了生活委员,并得到班主任王仁老师的信任,做了物理课代表。</p><p class="ql-block"> 德才的聪明体现在他对物理的学习上,他认真好学,有时利用下午的自习时间,给同学们辅导物理,虽然讲的没有老师那么专业,但他的耐心和不厌其烦的讲解,还是给同学们以极大的帮助,使那些物理学的不太好的同学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作为劳动委员,他对班级的卫生和各项劳动活动负责并起到表率作用。1974年暑假,由于中苏关系紧张,为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号召,学校决定在操场上建设防空洞。劳动强度很大,天气又很热,身材瘦小的德才,不论是运水泥、搬碴石,还是筛砂子、和灰,总是干在前边,那时全社会都强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在他的劳动态度和行动上得到了体现。</p><p class="ql-block"> 劳动结束后,班级推选“红旗手”,好多同学把票投给了他,这是德才辛勤劳动付出应该得到的荣誉。</p><p class="ql-block"> 德才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而且是激励我政治上进步向上的力量。那时在政治上进步有两个标志,一个是加入红卫兵组织,一个是加入共青团,这两样德才都走在了我的前面,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他的帮助下,1975年9月开学不久,我接受了班级团支部的审查,让我荣幸的是我的两个好学友于照民和刘德才成为我的入团介绍人。</p><p class="ql-block"> 德才在介绍人意见中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说我学习认真,知识广博。这使我想起了他给我起的一个绰号“万博士”,这个绰号来源于我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涉猎。那些年参加下厂劳动,挣的额外收入,我几乎全部买了课外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世界近代史》《自然科学丛书》等等,还经常把学到的知识和同学分享,我当时的读书量和知识面在班级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这在王老师给我的评价中也得到了验证。</p><p class="ql-block"> 1976年5月,我们即将毕业,马上面临的就是上山下乡,学校为了让我们体验和适应农村生活,组织我们到农村参加半个月的务农劳动。5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生活条件相当艰苦,王老师考虑我母亲在副食商店工作的缘故,让我负责后勤工作,主要是为做饭的大娘挑水,供做饭和同学洗漱之用。</p><p class="ql-block"> 每天要挑十几担水,农村的水井离的比较远,有一里多路,天晴还好办,下雨天却是比较艰难,不仅路泥泞不堪,甚至还有些危险,若是不慎滑落井里,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 那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雨休了,在大队部里打扑克,但饭还是要吃的,水还是要担的。我冒着雨到井沿担水,挑了三担水回来,我的衣服就湿透了,鞋上也满是泥巴。德才看见我落汤鸡似的狼狈样子,放下手上的扑克牌,顶着雨追上我,说:“有裕,我帮你挑水。”我说:“不用,我自己能行,快回去吧,一会衣服淋湿了。”德才一把从我的肩上抢下扁担,我要抢回,德才不容分说:“我挑一担,你挑一担,咱俩换班挑。”刹那间我真的好感动,泪水伴着雨水滚落下来,我擦了一把脸,掩饰下我的泪水,和德才向井沿走去。</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过去42年了,但每次想起那个情景,我的内心都不能平静,有时我甚至问我自己,如果换成我,我能不能像德才那样做。事后德才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一件小事认识一个人,我最好的同学,非刘德才莫属。 </p><p class="ql-block"> 1976年8月,我们从146中学毕业了。德才提议我们学雷锋小组4人照张相,留个影,那天我们在北市场的大好时光照相馆照了一张相,这也是我们四个铁哥们的唯一合影,既是为了毕业纪念,也是为了即将分手。德才去了远郊铁岭横道河子公社,于照民去了苏家屯大淑公社,董玉龙按政策留在了城里,我因哥哥下乡,母亲执意不让我再下乡,就在家待着。</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九年同窗生活,真是万分的不舍。随着分别的临近,总有一种惆怅袭上心头。同学近10年,朝夕相处,感情日笃,马上分离,那种难舍难分的心情对人的折磨是可想而知的。我多想让时间慢一点流淌,我多想再有几天相聚的时光,但别离的那一天终于来了,我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来到市府广场,欢送赴铁岭赴盘锦的沈阳知识青年。我在当天的日记《别朋友》中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6年8月15日 天气 一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8月15号,沈阳市人民隆重热烈地欢送赴铁岭赴盘锦的沈阳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 市府广场,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猎猎,凯歌震天,锣鼓声、口号声、鞭炮声汇聚一股欢乐的人流,车队似铁的长龙,曲曲延伸,我四处张望,紧盯不放,望着,看着,等待我的朋友——刘德才。</p><p class="ql-block"> 幸运,我看见了,啊!我顿时心头涌过一阵热浪,你看,多么泰然,多么稳健,他笑了,这笑是惜别前的笑容,这笑又使人精神焕发,刚健挺拔。我们畅谈,这畅谈多么叫人激动,多么使人难忘!然而,惜别的心情又使人何等的难过,不须难过,友谊万古存。</p><p class="ql-block"> 我的朋友——刘德才,我们几年来,朝夕相处,情深谊浓,我们谈现在,谈将来,我们寄希望于未来。</p><p class="ql-block"> 他——一个知识青年,奔赴新的战场,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我激动,我高兴,同时我又惋惜,我又内疚,时间使我不能更多地想下去。</p><p class="ql-block"> 大会开完后,已开始游行,车队徐徐开动了,会场进入了高潮,人声、鞭声、鼓声、乐声,声声动人,声声悦耳,我望着这场面,看看我的朋友,我心潮逐浪高。</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朋友!惜别吧,朋友!我们的友情似辽河南去,奔腾不息,似千山之青,永世长存。朋友,明天,明天,我们再见吧!</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才一路向北,照民一路向南,我的两个好同学都走了,我的心情非常落寞,抑郁寡欢。书信成了我们彼此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思念在笔下书写流淌,牵挂在字里行间流露,每一封信都是对彼此心灵的慰藉。</p><p class="ql-block"> 看着那熟悉的笔迹,读着那问候和关怀,想象着他们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的情景,思念之情就愈加浓烈。</p><p class="ql-block"> 1976年,对于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对于我家也是不幸的一年,这年底12月27日,我的父亲在上班途中不慎滑倒,致使脑出血,七后离开了我们,家里一下陷入了困境,仅仅靠母亲4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活。我在信里把我的悲痛、无助向德才倾诉,德才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嘱咐我振作起来,担负起男子汉的责任,把家里事情料理好。</p><p class="ql-block"> 春节回沈,德才急匆匆赶到我家,他有力的握着我的手,表情异常凝重,说:“有裕,节哀,保重,生活会好起来的。”并对我的祖母、母亲进行了安慰。应该说我们一家老小三代人对德才都有非常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1977年党和国家拨乱反正,这年秋天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我立即给德才和照民写信,邀请他俩回沈复习,参加高考,我还借齐了数理化教科书。我想照民数学、化学学的好,德才物理棒,而我在政治、语文、地理上有优势,咱们仨学习上各有特长,又比较均衡,经过一番复习,考上大学还是很有希望的。然而,他俩回信均表示不想回城复习参加高考,这让我很是失望。就这样,我们与1977年高考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后来几次同学聚会,和王老师说起高考的事,王老师认为我们仨若是参加那年高考,名牌大学不敢说,但考上一般大学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咱班还有几名同学,如郑仁福、张栓珍、杨玉华、郭东云都有可能。王老师对我们班没有人考上全日制大学也是感到非常遗憾。</p><p class="ql-block"> 我至今保留着德才1977年11月16日写给我的一封回信。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有裕,您好!</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我务农以来,经受最大的一次考验之时,今天中午,收到了您,可贵的战友,那亲切而充满战友深谊之情的来信,我反复读了多遍,您那纯朴精炼的词句,字字打印入我的心间,说出了我们共同的心里之话,战友的亲切关怀和问候,我们分离在这一年多之久,使我很受感动,你用你那切切实实的行动,深深地鼓励支持着我,这些别人又有谁能够做到?只有你我亲爱而又忠实的朋友,才会做到。我满腹感激之话一时真叫我不知用什么表达……</p><p class="ql-block"> 鼓勇气,长智慧,决不辜负朋友的期望,让我们的友谊更加万古长青吧!</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同往日一样上班,今天是跟马车拉柴禾,回来的早一点,带队干部把我找去,叫我担任点里的伙食工作,对于此事我之前有所准备,可是我真万万没有想到,它、它来的这么突然,它像一只木棒在我朦胧中把我打重,刹那间我头脑发胀,两眼冒花,不知怎么办才好,可是正收到你的来信,使我增强了必胜的信心,猛冲猛干,用我周身的热血,化作春雨来冲醒我这生锈的头脑,叫它发动,叫它运转。</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接下了此工作。</p><p class="ql-block">关于我们这里的招生问题,前几天收到了照民的一封来信,得知一点你对招生的一些看法,我们这里不是满城风雨,而是满点轻风,人人皆知,不必可谈,力不从心,量力不行啊!报的人数不少,10多名吧。</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回家一次,父母的愿望是考,我的心愿也如同,可是,人还需有自知之明,寄的书阅毕,小可大知:我的水平真是太低了,那真是:面对青山高不高,光脚步行能得了。</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又有多少人能把这种形势判定出来,晚了,不行了,我们真是没有信心,只好被这湍湍的流水冲到那主流的一边,去和那泥沙打一辈子交道了。今年的报考,我没有报名,因为如此,只好这样呢!</p><p class="ql-block"> 听照民说过年,5月份又有招考,等那时报,对于这些我一点没想呢。哎,上述告终,说说家常。9月30日晚回家一次,1日回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到您家去,请谅解。回家看了两部电影,《十月的风云》《女跳水队员》。回来在这里看了一部电影《连心坝》,内中有焦晃、顾也鲁、张瑜、陈述、唐大姐、夏欠茹《青年一代新》,苏联片2部《山村女教师》《伟大的曙光》。我大队买了一台电视,十八寸的。</p><p class="ql-block">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p><p class="ql-block"> 最后请你转告玉龙,工作和一切都好吧!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去信,请原谅!</p><p class="ql-block"> 是啊,有裕,你对招生的问题是否可以考虑一下,能行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致</p><p class="ql-block">敬礼</p><p class="ql-block"> 德才</p><p class="ql-block"> 1977年11月16日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8年3月,我参加了工作,来到一家建筑公司做了抹灰工,工作劳累,环境艰苦,又不安全,整天风吹日晒,楼上楼下,若不是为了解决家里的困难,我很难坚持干下去。</p><p class="ql-block"> 在给德才的信中,我谈了我的工作,也流露了我的想法。德才回信说:“建筑工人很辛苦,这和我们农村的工作环境差不多,吃点苦,挨点累没什么,要坚持,为了家里和你自己也要坚持,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和才华会有出头之日的。”</p><p class="ql-block"> 德才的话给我很大的鼓励,也是我在建筑行业工作下去的动力。抹灰工技术含量不高,但我悉心请教学习,半年之后,我的技术水平在同入厂的青工中算是出类拔萃了,班长总会把一些难干的抠手的活儿安排给我。</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公司组织青工技能大赛,我的实际操作和笔试成绩在36名抹灰工中位列第一,成为唯一一个由徒工破格升为二级工的青工,工资也由19元涨到39.95元。这和德才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上班第一年,我和下档(俗称挖勺的)萌生了一段感情,她是一位非常本分非常要强的姑娘,为人正直,朴素内向,赢得了师傅们和工友的好感。一年的经历,辗转几个工地,我帮她和灰,她帮我洗工衣,下班时还经常结伴回家,久而久之,产生了情愫,但我俩谁也没有表白,那层窗户纸一直没有捅破。</p><p class="ql-block"> 1979年4月,她突然调走了,临走时特意来看我,眼神中流露出一种不舍。1980年8月,我们在朱剪炉工地施工,她家住在广宜街附近,那天下午她来到工地,说是串休,来看看大家,她说:“小万,听说你是二级工了,向你祝贺啊!”寒暄几句,她走了,不一会儿又转了回来,说是迷路了,让我去送她下楼,我放下手里的活,陪她下楼,直至工地外,目送她远去。事后反思,我非常后悔,又非常自责,亦非常苦闷。</p><p class="ql-block"> 当时才满21岁,有些话不能和家里人说,怕母亲责怪我早恋,只能向德才倾诉,让他帮我分析。我把一年来发生的事向他叙述,听后德才说,女孩有那意思,但女孩子爱面子,你应该主动点,喜欢就表白,不好意思耽误事。</p><p class="ql-block"> 是啊,人有爱的权利,爱一个人没有错,被一个人爱也没有错,错的是窗户纸没捅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是财富,教训是经验。爱就大胆说出来,即使人家不爱你,你也可以用歌德的话自勉:我爱你,与你无关。不要让所谓的尊严和面子蒙蔽了你的感情,那不成了死要面子活受罪,自酿的苦果只能自己承受。</p><p class="ql-block"> 从1978年到现在,40年过去了,那份纯真的初恋还时常在心底泛起,隐隐作痛,性情中人可能都这样吧!</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件德才“加塞”的事,这件事记录在我1980年5月14日的日记里,不妨全文转载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80年5月14日 星期三 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病假的最后一天。昨天晚上和德才约定,今天下午去辽宁工业展览馆参观“辽宁优质产品展览”。</p><p class="ql-block"> 我俩在北站天桥下巧遇,然后先去了太原街,退还了《电影画报》。午后的太原街没有上午热闹,行人少了许多,路上不是很拥挤,走起来也轻松些。在这条宽不到20米,长不到500米的繁华商业街上,一天不知有多少行人和顾客打这里经过。人们进商场购买衣物鞋帽,进相馆拍照留念,进书店购书学习文化,进电影院欣赏电影,进饭店品尝美味佳肴。来这里购物,人们往往是空手而来,满载而归。因为各个商店的橱窗里商品丰富,琳琅满目,品种齐全,物美价廉。从商品的摆设和广告上依稀可以看出“五一节”的痕迹。和联营公司对过的沈阳工艺美术大楼,是在原址新建的一座五层高的大楼,大楼的外墙体上镶着白色的釉面砖,给人以清新亮丽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步入大厅,人群熙熙攘攘,顾客你来我往,四周的柜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工艺美术商品。也许我是建筑工人出身的缘故,我注意观察了大楼的结构和内部装饰。楼内结构以中间的一排柱子为左右对称格局,线条明快,布局合理;大理石柱子棱是棱角是角,柱面光滑如镜;地面是水磨石抹灰工艺,铜条横平竖直,几何图案分明。大楼一至四层全部开放。尤其是四楼真是工艺美术品的汇展,有各种绘画书法作品,有各种造型各异的瓷器古玩,大到各式屏风,小到玲珑剔透的玉制品,一看价签都是上百元,让人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太原街,我和德才骑车来到辽宁工业展览馆。文化路和青年大街是我市南部的重要交通干道,在两条路的交叉口新建了一个转盘,解决了因红绿灯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也美化了周边环境。雄伟壮丽的辽宁工业展览馆就坐落在转盘的西北角,馆前是一处绿草茵茵的方型广场。从公路边向这里望去,透过青翠松柏欣赏展览馆,不但颜色很搭配,富有美感,而且还有一种纵深奇妙的感觉。董必武题写的“辽宁工业展览馆”七个大字遒劲有力,在阳光的辉映下光彩熠熠,分外夺目。这个大气磅礴的建筑物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风格的结合体,是一件很有观赏价值的建筑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辽宁优质产品展览”设在展览馆西侧大厅。穿过绿树掩映的甬路,来到馆前,抬头仰望,门上方横额上写着“辽宁优质产品展销”几个大字。我真的好幼稚,竟然不知道参观需要凭票入场。德才买来票,我俩存好车,进入大厅。</p><p class="ql-block"> 里面的人真是很多,声音很嘈杂。好多人都围在自行车、电视机、录音机展台前,不愿离去。我凑上前看了看,有沈阳产的白山牌新型自行车,有鞍山产的梅花牌女款自行车,有沈阳产的百花牌电视机,还有大连产的录音机等等。顾客们在展品前指指点点,啧啧称赞,购买的欲望溢于言表。但这里的商品都是展品,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货,让乘兴而来的顾客们很是失望。有的顾客气愤地在留言簿上写道:“华而不实,光展不卖,令人遗憾”的话,来发泄不满情绪。</p><p class="ql-block"> 我俩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正准备回去时,看见电视机展柜前突然站起了一长排,我和德才正纳闷儿的时候,听见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放电视票了。”我俩恍然大悟,德才吩咐我赶快去排队,他到前边寻机“加塞”去了。我这才意识到德才约我来可能就是奔电视来的。但这消息是真是假也搞不清楚,反正也没事就排队吧!等了二十多分钟,也不见有人发电视票,排队的人都有些等着急了,大家嚷嚷着,埋怨着,还互相打听着。</p><p class="ql-block"> 正在大家犹豫的时候,从柜台里面走出个小伙子,他手里攥着几张粉红色的纸,难道那就是电视票?真是啊!他从排头依次发,只发了十几张就没了。后面的人拼命往前挤,刚才还好好的排顿时乱了,只听那小伙子大声喊道:“别挤了,发完了。”顾客根本不听劝,大家一齐往前拥,把小伙子挤进了柜台里,他“滋溜”一下钻进了里面,再也没有出来。</p><p class="ql-block"> 德才人小机灵,他“加塞”成功,非常幸运地得到了最后一张电视票,但排在他后边的那位大姨却异常失望,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可咋整,儿子下月结婚,啥都备齐了,就差电视了,没电视新媳妇不过门。”大姨急得眼泪都要下来了。见此情景,德才刚才还兴奋的表情一下子凝固了,他瞅了瞅那位大姨,也许他动了恻隐之心,也许他感到自己的“加塞”妨碍了他人,他转过身走上前,把那张电视票给了大姨。“大姨,这张电视票给您吧,别耽误您儿子结婚。”说完德才拉起我就走了。后面传来大姨喜极而泣的“谢谢”声。</p><p class="ql-block"> 回家路上,我问德才:“咋把电视票送人了?”“那张票本应该是那位大姨的,我要是不‘加塞’,最后这张票是属于她的。”德才说。“那你不买电视啦?”我问。“以后再说吧!我要是不把票给人家,恐怕这辈子我良心上都不好受,把票给了她,我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这比买电视还让我高兴。”是啊!电视机可以晚一点买,但这良心债不还就没机会了。孰轻孰重,德才的选择是正确的。</p> <p class="ql-block">  到了市政府广场,我俩分手了,德才向西骑去,夕阳的余辉正洒在他的身上。我想人都有“私字一闪念”的时候,我们没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境界,但能够做到不“损人利己”也是值得称道的。</p> <p class="ql-block">  写这件事丝毫不影响德才在我心中的形象,相反却更让我感受到他的善良,人都是自私的,但能在利己与利他的抉择中,选择利他就是高尚的。</p><p class="ql-block"> 1983年9月,我要结婚了,从收拾房子到举办婚礼,德才和照民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德才帮我装饰屋子,大到家俱摆设,小到饰品挂件,德才左掂量,右琢磨,为了喜庆,细心的他连钉子帽上都贴上了红纸,使简陋的偏厦新房有了那么一点温馨。</p><p class="ql-block"> 在选择迎亲人选时,我毫不犹豫地让德才陪我去接亲,因为他彬彬有礼,见多识广,能说会道。</p><p class="ql-block"> 那时不许用公车接亲结婚,又反对大操大办,我只能骑自行车接亲,德才见我那辆红旗牌自行车有些破旧,就把他那辆新车擦得锃亮借给我,这样和媳妇那辆梅花牌新车就般配了。</p><p class="ql-block"> 天还没亮,德才就赶来了,忙里忙外,还拿来了照相机,自己买了135胶卷,为我留下了珍贵的结婚照片,每次翻看那些照片,让我想起的不仅是结婚时的情景,更有德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现在学摄影既是受德才的影响,也是对德才爱好的继承,有时我想,若是德才不走,我们一起探讨交流摄影的体会,或一起去旅游采风,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p><p class="ql-block"> 接亲路上,我骑在前边,德才陪在后边,不时叮嘱我注意事项,说改口时别不好意思,大方点,大点声。在我们四个铁哥们中,德才的对外交际沟通能力是最值得称道的,令我钦佩和羡慕。婚宴上德才、照民、玉龙三人帮我照顾客人,没吃好,也没喝好,直到傍晚才离去。他们心甘情愿,没有一点挑剔,这就是同学,这就是朋友。</p><p class="ql-block">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照民1984年结婚,德才1985年结婚,他俩结婚的新房都是我负责抹灰的,之前德才姐和照民二哥的新房我也担当了抹灰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德才身材瘦小,其貌不扬,受先天条件的影响,在个人问题上也多经波折,但他的聪慧和才华赢得了同厂一位女工的芳心。</p><p class="ql-block"> 1985年9月,德才步入了新婚殿堂。婚礼的前些天,我和照民天天往德才家跑,能做什么,就帮着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德才的婚宴是在家里办的,需要买些肉和肘子,这些全由在副食商店的母亲帮着解决了。结婚那天安排我负责后勤工作,更准确地说是看管和摆放烟酒糖茶,照民协助厨师打下手,玉龙负责照相。那天办了二十多桌酒席,一直忙碌到傍晚,德才一家人吃团圆饭时,我和照民、玉龙告辞回家。</p><p class="ql-block"> 德才家的条件比我们三家好,婚礼办得也体面,当时的四大家用电器——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应有尽有,在同龄人中不能说是首屈一指,但却是令人羡慕的。</p><p class="ql-block"> 四个好兄弟都结婚了,组成了家庭,一年后又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又各自忙自己的工作,那几年我们来往的少了,但逢年过节,德才总是要到照民和我家来看看,给老人拜个年,问个好,而我和照民也常常结伴到德才家,给德才父母拜年,嗑嗑瓜籽,聊聊家常,延续着我们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1988年春节前,为建设新北站,我和照民所居住的团结路地区拆迁,当年11月份回迁。</p><p class="ql-block"> 为庆祝乔迁之喜,年底我把德才和照民请到家里做客,媳妇炒了8个菜,哥仨边喝边聊,从下午喝到晚上。</p><p class="ql-block"> 见我和照民迁进了新居,住进了楼房,德才也想挪动挪动,他说:“指他那个单位分房得猴年马月,事业单位福利好,分房快。”我问有合适的去处么?他说:“有是有,主管他们企业的就是一家研究所,在南塔附近,但是咱没文凭,不太容易进,不过事在人为,只要有希望咱就努力一下,成了算,不成也没啥。”德才上班后一直在质检部门工作,他的认真,他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他需要的是机会和打点,在这方面他强于我和照民。因此,我相信他会成功,愿望能够实现。</p><p class="ql-block"> 果然不出所料,两年多后,德才住进了位于铁西高楼香鸡后面的楼房,一个50平方的二居室。91年开春的一个星期天,我和照民来他家造访,屋子收拾的干净利落。其妻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德才弄了几个菜,我们在一起小酌。</p><p class="ql-block"> 唠到换房,德才深有感慨地说:“太不容易了,我先是通过关系调进了研究所,分房时有三个人与他争房,人家都是大学生,我的优势就是工龄和业务,研究所重视文凭,也讲究论资排辈,我没文凭,但咱下过乡,算工龄,其实领导是想分给大学生的,但我据理力争,领导没招了,出了个馊主意,说想分房就腾出现工作岗位,安排大学生,我问那让我做什么,所长说去化验室工作,这个工作没人爱干,经常接触一些有毒物品,如汞什么的,我权衡再三,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工作时戴上口罩、手套,没什么危险,就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听着德才的讲述,我和照民有些担心,叮嘱他工作时注点意,小心些,别大意。德才笑了笑说:“没事,放心吧,我能拿身体开玩笑吗?”六年后,德才患上白血病,与他的职业肯定有必然的联系,他为了老婆孩子住的舒适一点,把命都搭进去了,每想至此让人扼腕叹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3年社会上掀起了同学聚会的热潮。这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德才呼我,我回电话,他说下午1点在165中学门前集合,请王老师和几个同学聚一聚。我准时赶到学校门口,看见了久别的王老师,刘德才、郭东云、于照民、宋慧珍、李静已经到了,看着发福的李静,我没认出来,仔细端详,才看出她年轻时的模样,那个扎着水辫的校篮球队队员。</p><p class="ql-block"> 大家打两辆车去接董玉龙,在百鸟公园附近接上玉龙,我们去了北陵公园,德才带着相机,我们在公园里合影留念。之后来到辽宁大学附近的一家饭店进餐、喝酒、畅谈。饭后,东云意犹未尽,张罗着出去唱歌,又打车来到和平大街上的辽宁妇女会馆,东云要了啤酒、红酒,边喝边唱,直到喝的微醉才散去,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多了。</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四个兄弟又多次小聚,我和德才、玉龙串拢照民挑头组织一次同学大聚会,起初照民不同意,我和德才给他戴高帽,说你是团支书,你带头组织在情理之中,我们帮你策划,说得照民有些动心,玉龙说不用大家破费,我赞助一万元。</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这次聚会增添点色彩,德才说有裕你写点东西吧,我欣然应允,写了一首打油诗,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了中学4年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 欣闻聚会,夜不能寐,偶吟杂诗,以寄情思,愿与同窗好友共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玉龙一别十八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犬相会生感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终将干戈化玉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并肩携手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里依惜旧时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见同窗情先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孤灯月影思不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凝上笔端作心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雪初霁入校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事国事两相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笃信书有黄金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阵妖风心俱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福陵嬉水登天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昭陵留影有玄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湖落水一时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山小憩黄昏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辞旧迎新在子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舞升平何时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录音机里欢声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堪称中学我一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七指示放光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了工厂再下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旗开关赚微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财落锅贴满口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育场里大竞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年年总分名第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巾帼须眉齐奋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占鳌头不客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八年间几相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邂逅无语默默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态炎凉不相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愧对四年同窗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华正茂天地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暗恋单恋正青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生须眉好钟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怀春豆蔻闺庭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种相思埋心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恨茫茫往事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红酥手已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丝渐白近老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梅竹马并蒂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比翼双飞本无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道无缘结连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斯人憔悴独徘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恩怨尘封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启友情新殿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蹉跎岁月一挥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抖去风雪和寒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恩师已是双鬓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年逾花甲天命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年教诲终生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桃李满园受爱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乱世之秋辞校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南海北把手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阔天地何作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腔热血心欲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纵横人生大舞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韶华退去多感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扼腕长叹光阴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笑问客再何时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旧时同窗今日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逢一笑泯恩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放眼未来心连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争朝夕手牵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是星期天,来了30多名同学,上午9点我们在165中学集合,人到齐后,王老师打开一所教室,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p><p class="ql-block"> 在简短的见面会上,照民做了致辞,王老师给大家讲话。王老师说,看见同学们,我感到非常亲切,虽然时间过去了18年,但同学们很精神很年轻,我很高兴,祝福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来到附近的八一公园踏青,照相、录像。转悠了近一个小时,同学们分别打车或乘车前往中街的一家回民饭店,之所以选择回民饭店是考虑到铁广鸣和杨玉华两位回族同学的饮食习惯。</p><p class="ql-block"> 在饭店,我们见到了教物理的付常丽老师,付老师对德才大加赞赏,物理老师和物理课代表一阵窃窃私语,聊兴大发。德才不胜酒力,但那天高兴也喝了不少,作为组织者之一,他向老师敬酒,向同学敬酒,照应周全,礼仪周到。抽空还帮着玉龙摄像。</p><p class="ql-block"> 好多同学都是十几年未见,今天相见格外亲,男生就是一个劲地喝,话全在酒里;女生就是一个劲地聊,话比酒还多。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有的同学先走了,剩下的十几位同学又打车惠工广场旁边的天涯宾馆,在一楼卡拉OK厅唱歌跳舞,直到很晚才散去。</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总体上还算可以,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由于玉龙没有兑现诺言,聚会只好实行AA制,每人收取50元;聚会拍摄的录相,答应给每位同学制作一盘录相带,也未能做到。</p><p class="ql-block"> 照民为此挺上火,也很没面子,德才没说什么,但我感觉到他心里也不爽,毕竟我们是组织者之一,言而无信不是我们的品行。事情过去好多年,有时在同学小聚上,还会被人提起,这让人很是难堪,德才不在了,玉龙脑血栓了,照民又不经常参加聚会,我只好出面解释,有什么责怪我都听着,理解就理解,不理解就怪罪吧!我做不到拿得起,但我能够忍得下。</p><p class="ql-block"> 1996年夏天,郭东云张罗一次同学小范围聚会,德才呼我,可是我的BB机没电了,没能参加。事后听德才说,参加聚会的有柳玉林、郑仁福、李丽祥、宋慧珍、李静、董玉龙等人。</p><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之后,李丽祥请同学去她姐开的一家洗浴中心洗澡,大家在哪洗了澡,玩了一会就散去了。在这里之所以要写这件事,一是因为这是德才最后一次参加同学聚会,二是在这次聚会上他见到了李丽祥。一年多之后,德才就病倒了,再也没能回到同学中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7年10月5日下午,照民呼我,我回电话,听到了非常不幸的消息。照民说:“德才病了。”我问,“什么病?”他说:“初步诊断是白血病。”我提高了音调,不敢相信地问道,“什么?白血病,怎么可能呢?”照民说:“德才姐说的,他本人还不知道,暂时还得瞒着他。”我说:“那咱俩去看看他吧?”照民说:“我在红十字会医院门前等你。”我说:“半小时后我就能到。”</p><p class="ql-block"> 我下楼骑上车直奔红十字会医院,路上我在想见面时说些什么,只能给他安慰和精神鼓励,一想到这种病不好治,治愈率也很低,我的心就揪紧了,我不敢往下想,德才太年轻了,刚过40岁,正是人生的好年华,怎么会患上这种要命的病,苍天真是无眼,把这样的不幸降到我最好同学的头上。</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意识到德才的病与他的工作有关,经常接触那些有毒材料,难免不被感染上,虽然德才是很细心的人,但时间长了也难免疏忽大意,唉!德才啊,德才,你怎么就不多加小心呢!</p><p class="ql-block"> 照民表情凝重地站在医院门前,我存好车走过去,我俩相互对视,一时竟默默不语,此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暗暗地为德才祈祷,希望他能度过这一难关。</p><p class="ql-block"> 在血液科病房,我俩看见了穿上蓝白相间病号服的德才,他面露微笑,可那笑很不自然,很不由衷,我从中看到了笑容背后这场病给他精神上造成的影响和压力,德才是聪明人,他肯定会意识到这场病给他带来的不测,他或许装作不知情,目的也是想安慰年迈的父母和妻子女儿。</p><p class="ql-block"> 我和照民故作轻松地和他寒暄、聊天,佯装不知地问他怎么了,得了什么病?德才眨了眨眼睛,那眼神似乎想从我们的表情里看出什么端倪,然后叹了口气说:“大夫说是血小板有问题,还没确诊。”我和照民借题发挥,说血小板好治,多吃点肉皮就好了。德才抬头看看天花板,无奈地说:“但愿这么简单。”当他低下头时,我看见他的眼睛有一点湿润,我和照民的心更难受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德才的妹妹来送晚饭,把话题岔开了。德才吃完饭,还要输液,我和照民陪他到晚上8点多钟,他一再催咱俩回去,我俩就告辞了。</p><p class="ql-block"> 出了病房,德才媳妇送我俩,我俩每人给了德才媳妇200元钱,治好德才的病需一大笔费用,这点钱只是表达一点心意。当时我所在的单位非常不景气,一年只开半年的工资,经济上也相当拮据,若是现在,我和照民会给两千,甚至两万。说这些不是想说我俩多善良多慷慨多够朋友,而是恨当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好同学好朋友需要的时候,却没能给他最鼎力的帮助,怨谁?怨单位不给力,更怨自己不争气。</p><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我和照民隔三差五就到医院去看他,有时结伴去,有时自己去,反正是谁有时间谁就去。我去的时候经常给德才带些报纸杂志,让他看书读报,以分散他的注意力,还给他讲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一起聊天,一起侃大山。虽然身患重疾,但德才对天下大事还是很了解,并有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他讲我们就听,做他的听众,这样他的心情会好些。我们把德才患病的消息告诉了玉龙,玉龙带着礼物过来看他。病情是瞒不住的,大概两个月后,德才就知道了自己患了白血病,化疗是痛苦的,德才以最坚强的意志坚持着化疗,与病魔进行着抗争,那种对生命的渴望着实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每次化疗后,听到各项指标有所恢复,我们都替德才高兴,但看见他躺在病床上蜷宿着身子的痛苦样子,我们又十分地心疼。化疗有疗效,但也是对身体的伤害,每一次化疗都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非常人所能承受。</p><p class="ql-block"> 1998年春节就要到了,德才或许预感到这可能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节了,为了能够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他积极配合治疗,使各项指标稳定下来,回到家里与父母过了最后一个团圆年。</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三,我和照民去看他,给他买了些营养品,陪他说说话,聊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精神上给他安慰。</p><p class="ql-block"> 春节后,考虑到红十字会医院费用较高,德才转院到中捷友谊厂职工医院治疗,虽然离我单位远了,但我和照民还是坚持每周去看望他一两次。</p><p class="ql-block"> 9月份的一天下午,我和照民、玉龙来到医院,正好德才姐和姐夫也在,我们待了一下午,快要走时,德才心里好像有什么事,他伸手拽了一下玉龙,我们又坐下,他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想见一见李丽祥。”</p><p class="ql-block"> 玉龙说:“没问题,她家住哪我知道,我去她家找她。”德才脸上露出既喜悦又有点不好意思的表情。德才姐和姐夫送我们,出了医院大门,姐姐要请我们吃晚饭,我们仨一再婉谢,德才姐泣声道,“你们仨是德才最好的同学,在明知没有回报的情况下,又花钱又买东西,我们家里非常感动,请你们吃顿便饭,也是表达德才对你们的谢意,你们无论如何要答应。”姐把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就不近人情了。</p><p class="ql-block"> 在沈海立交桥北侧的一家饭店,姐姐、姐夫和我们仨一起吃了顿晚饭。期间,德才姐唱了一首歌——《好人一生平安》,德才姐唱得如泣如诉,泪流满面,我们听的也是泪湿双眼,那顿饭在我的一生中是难以忘怀的,姐姐对弟弟的深情、姐姐的无助,都在泣声中表露出来,都在那泪水中流溢出来,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情不自禁,只有让泪水自由地喧泻,才能减轻一点点心的疼痛。</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德才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每一分每一秒对他都特别的宝贵!</p><p class="ql-block"> 一周后,玉龙告诉我找到了李丽祥,并说下午去看德才。我把消息通知了照民,下午3点多我俩来到了医院,为了给德才一个惊喜,我们没告诉他李丽祥来看他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半小时后,走廊里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德才的脸上现出异样的表情,顷刻之间,就兴奋起来,喜形于色地说:“李丽祥来了!”</p><p class="ql-block"> 是的!李丽祥来了。德才想见的人来了。当李丽祥款款步入病房时,德才不顾虚弱的身体坐了起来。李丽祥放下买的慰问品,和德才握手,德才没有松开手,李丽祥就坐在床边,两人亲切的交谈起来。</p><p class="ql-block"> 说到往事,德才如数家珍:“李丽祥,你长相好,身材好,体育好,100米、100米跨栏、跳远比赛你都是第一,可是有项比赛你总是第二,你知道吗?”李丽祥说:“多少年的事了,早忘记了。”“我告诉你,是200米。”李丽祥说:“你记性真好,记的这么清楚。”</p><p class="ql-block"> 德才像个孩子似地笑了笑,接着说:“那年新年联欢晚会,你唱的《我失骄杨君失柳》,唱得真带劲,没想到你还会翻跟头。”德才停顿了一下,仿佛要鼓起一股勇气,又像是一种庄严的表白,他脱口而出七个字:“我欣赏你,喜欢你。”</p><p class="ql-block"> 德才的脸上有一丝红晕掠过,而李丽祥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你咋不早说呢?我也不知道啊!”德才的眼睛也湿润了。两双手握了许久,我相信两颗心在那一刻是共鸣共跳的。</p><p class="ql-block"> 那个场面非常地感动人。德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肺腑之言说了出来,即使是爱慕、是暗恋,但我们相信那是最纯真最圣洁的感情。歌德说,哪个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女子不善怀春。处在青春期的男生爱慕、暗恋一个女生,或女生爱慕、暗恋男生,都是正常的,都是天经地义的。即便我不如你,我配不上你,但我也有爱你的权利,你可以不接受我的爱,但你不能剥夺我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李丽祥哭红了眼睛走了,德才目送她到门口,挥了挥手,就倒在了床上,两眼盯着天花板,他应该为完成这个夙愿而高兴,但那遥远的往事又勾起了他的记忆,他默默不语,我们不敢打扰他,陪坐在旁边,就让甜蜜的回忆慰藉他那即将离我们远去的心吧!</p><p class="ql-block"> 德才患病期间,同学郭东云、佟秀娟、宋慧珍、李静、李影等前往医院探望慰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我单位安排中级知识分子去青山沟疗养,行程两天。</p><p class="ql-block"> 行前我到医院看望德才,德才精神状态挺好的,我和他说了去疗养的事,说回来我再来看他。德才说你去吧,我没事,还叮嘱我路上要注意安全,天凉了山里冷,多穿点衣服。我说放心吧,别为我操心了,多保重。</p><p class="ql-block"> 我告辞出来走到门口时,回头看看了德才,德才也正望着我,我向他摆摆手,就走出了病房。</p><p class="ql-block"> 德才媳妇送我出来,我说嫂子你回去吧,照顾好德才,我回来就来看他。</p><p class="ql-block">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我和德才的最后一次见面,两天后我从青山沟回来,却得到了德才逝世的噩耗。我捶胸顿足,后悔莫及,知道这样我就不出门了。</p><p class="ql-block"> 事后听德才姐说,18号德才病危,弥留之际,他的亲人都到了医院,照民和玉龙也赶到了,他没看见我,嘴里嗫嚅道:有裕、有裕……德才媳妇一连呼了我十几次,令人遗憾的是我的BB机不能省内漫游,所以我根本就没收到传呼,唉,即使我收到恐怕也赶不回来,毕竟那里离沈阳有几百公里的山路。</p><p class="ql-block"> 没能在德才生命的最后一刻守在他的身边,送他最后一程,这是我心里永久的痛。虽然时间过去了二十年,每每想起,心里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懊悔,作为德才最好的同学和朋友,在那一刻没和他在一起,心里总是觉得对不起他,辜负了他对我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19日早上,照民母亲来到我家(我们住在一个小区),告诉了我德才逝世的消息,我急忙赶到德才家,对德才父母进行了安慰,然后回到了单位。</p><p class="ql-block"> 到了单位什么事也没心做了,满脑子都是德才的影像。小学……中学……下乡……工作……30多年的相识、相知、相处的故事一段段、一幕幕的呈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为表达对德才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我当即奋笔疾书,以四字词组的形式写了一篇祭文,概括了德才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我拿到复印社打字并复印了二十份,送到德才家,交给德才姐,德才姐很是感动,感谢我为德才做的这一切,并把祭文交给德才媳妇保留。</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原文手稿和打字稿我找不到了,应该是夹在哪本书或杂志里了,但我找了多次也没找到,这样的疏忽是对德才的不敬,对此我深感愧疚。</p><p class="ql-block"> 20日是德才出殡的日子,我和照民、玉龙早早就来到德才家,德才的父母异常憔悴,眼睛红肿,看见我们虽然没有落泪,但那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遭遇,想一想就让人撕心裂肺。</p><p class="ql-block"> 6点刚过,王仁老师来啦,德才姐握着王老师的手哽咽道:“王老师,您的学生掉队了。”王老师对德才姐进行了安慰。</p><p class="ql-block"> 接着,郭东云、李影、李丽祥、佟秀娟、宋慧珍、刘文敬、杨书丽、李存生来了。</p><p class="ql-block"> 6点半,送葬的车队起动,在深秋的萧瑟晨风中向中捷友谊厂职工医院缓缓驶去。</p><p class="ql-block"> 中捷友谊厂职工医院的太平间,狭小而阴暗,我的好同学、好朋友静静地躺在那里,双眼微闭,脸色苍白,经过与病魔一年的搏击,他太累了,他安详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太可惜了,他只有41周岁,年迈的父母等他孝顺,可爱的女儿等他养育,同学聚会等他参加,要做的事情好多好多……</p><p class="ql-block"> 想到这儿,我的眼泪涮涮地流了下来。入殓师指导才十一二岁的女儿给德才开光,孩子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听着令人揪心,令人不忍,那是一种怎样的生离死别啊!</p><p class="ql-block"> 起棺,我和照民、玉龙,还有德才的一位同事四人轻轻地抬起德才的灵柩,缓缓走出太平间,亲人们把一块白布撑起遮光。德才女儿在前边捧着父亲的遗像,她呜呜的哭声撕碎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几位女同学的脸上挂着泪花,李丽祥不停地抽泣。我在心里默念着,德才,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在文官屯火化场,我们肃立默哀,向德才做最后的告别。德才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哀乐声起,送别的人们向德才的遗体三鞠躬,与其亲属握手,表达哀悼之情。当亲人们作最后告别时,悲痛的气氛达到了极点,德才女儿呼唤“爸爸”的哭声令天地同悲,让山河同泣。</p><p class="ql-block"> 德才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值此他逝世二十周年之际,我写这篇长文,表达对他的无限哀思和深切缅怀。</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同学,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谈情说爱连载完,吾家小史还在写作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