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若想成功,要么组建一个团队,要么加入一个团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单打独斗者,路就越走越窄,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选择了成功。</p><p class="ql-block"> 用梦想去组建一个团队,用团队去实现一个梦想。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团队而卓越,因感恩而幸福,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一个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站在那里的时候,在他身后站着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严要求</b></p><p class="ql-block"> 我于1970年10月到机械厂参加工作,跟八连(检修工段)钳工一组组长高成林师傅学徒。</p><p class="ql-block"> 师傅对我要求很严格,从握锉刀到刮刀,从測量到拆除机器,再到把加工好的零配件组合装配以及看懂图纸,对我一一明示。说来也是个笑话,刚入厂的那天,师傅检修机床让我取需要拆除元车长丝杆用的管钳子,我拿来的却是手钳子。气的师傅直瞪眼。狠狠地训了我一顿。也就是从此,我对检修机器由不懂到入门,最后熟悉的过程。三年学徒期满时,锉内外六方螺丝合套不漏水,基本能独立组装各种车床部件。得到师傅好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敬业委重任</b></p><p class="ql-block"> 在检修的过程中,我发现车间有生产班组技术革新、小改小革等事迹。就一边工作,再利用午休工余时间,做个采访了解,把它写成新闻稿投到公司广播站和报社发表。那一篇篇豆腐块的小文章,变成铅字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深深地激励人心,让更多更好的先进事迹不断涌现。本身做钳工检修机床就很累,再兼顾业余宣传就更忙碌了。我们那时仅有单休日,我们为把机床尽快检修好,为早日加工炼钢轧钢的备品备件,常常贡献“忠字工”。因此,下班后,倒头就睡。我年年被评为太钢报优秀通讯员、业余先进政治工作员,深受群众和领导好评。我先后被选拔任用为车间文书、厂政工科纪检、宣传干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墨情深</b></p><p class="ql-block"> 高师傅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是太原市第四中学初中毕业生。写一手好毛笔字,十分流畅。楷书秀丽,草书粗犷。让人心旷神怡。那是文革后期,八连的大字报、黑板报均出自高师傅之手。受师傅影响我来钳工一组后,就把连里的宣传工作接手过来。我们也经常参加厂革委会组织的政治运动会议撰写文章。</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蹉跎岁月,学校停课耽误了读书的黄金时间,我们尝到了知识不足的苦头。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学爱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成为八拜之交莫逆之交。那夜校、政治理论班、刊大、电大留下我们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三年春,我们一同步入太原师专听取文学讲座。我们漫步文学知识的海洋傲游,亚非文学、欧美文学让我耳目一新文学概论文学鉴赏使我得以充实,古代文学现代汉语让我如痴如醉,钟情于书海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 已经而立之年的我们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时间不足,下班后、夜晚和休息日充分利用。不懂就互帮互学,认真详细记录学习笔记。每天骑车往返二十里去师专上课,期末考试复习总是熬油点灯到深夜。</p> <p class="ql-block"> 凡有学习机会,您看那右一田赋才来自农村能吃苦,上焦炉一干就是十年;您看右二武立贵从军旅到工厂,永不服输志坚如钢著书立说;再看左一这位女教师最哥们,每每难题总是首先解决。我们从机械厂、耐火厂、焦化厂和教育处奔向求知路,汇于一处不约而同 ,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绝不放弃,废寝忘食;不屈不挠 ,乐观开朗;自强不息,顽强坚毅。我们自学成才,考取了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我还获奖省部级以上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取得了经济师、高级政工师证书。</p> <p class="ql-block"> 今虽逾花甲仍不服老。挤出时间赋诗造句,舞文弄墨习画弹唱,老年大学合唱团有我们,模特大赛奖杯亦有摘取,社会公益活动也有我们,疫情防控我们冲在第一线。我们也常常相聚回忆青春之火,倾谈学习和工作的苦与乐,我们是同窗,我们是战友,我们是同事,我们更是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代永不生锈的螺丝钉!</p> <p class="ql-block">(第一帧图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