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编者按;在第96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笔者以自己亲身经历,于去年写就的关于学校与部队军民共建的美篇,分享给更多朋友,了解这段难忘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笔者张学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7月31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中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 为下八湖农场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从下八户有了解放军的生产基地,解放军的子女就开始在下八户的学校上学。大孩子在下八户中学就读,都是骑自行车。小孩子在三连学校(后来的三中附小)就读。部队农场一辆拖拉机,每天四趟,在坑洼不平的泥土路上,咣咣铛铛将10来个孩子送到三连学校,放学后再接回家,冬夏无常,风雨无阻。这辆拖拉机基本上不能承担农耕作业,只能接送孩子,一点都不能耽误。孩子们忍受颠簸不说,寒冬腊月坐在拖拉机拖车里受冻,可以想象是什么滋味。炎热夏天,孩子们土头土脑,到哪里能洗把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5年,部队和学校协商,解决部队孩子上学的问题。这两年,正是一二一团教育实行学区管理,经费包干时期。作为片区中心学校,有一定的管理自主权。三中管理的下八户几个连队学校,处于变革调整阶段,六队学校最早撤并到三中附小,十三连、十四连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只有两三个学生,处于撤销合并或者维持上课状况。这时候,小学老师(包括合同老师即临时聘用教师)略有富余。我们便和部队领导陈本善教导员,高艳章场长商量,让部队农场收拾几间房子作教室,我们学校选派合格老师到部队任教。老师仍然由三中管理,课堂用品学校提供,食宿由部队保障。部队按照两位教师的工资额度与三中结账。部队领导完全同意,立即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很快,解放军部队农场一所5个年级只有12名学生的学校成立了。三中委派张兰和董桂花两位老师首先走马上任。吃住在部队,工作在部队。另外,部队再给配两名战士参与教学。都是复式班,每个星期要备三个年级的课。不论如何,面对面手把手教他们各自年级的知识。期末在中心校同堂考试,部队学生和中心校同年级相比,名列前茅。学生虽然不多,但是教学工作需要从头适应。两位老师传帮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蹚出一条新路,创出一个好的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此,36232部队农场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读书,再也不用乘坐拖拉机到三连三中附小去上学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6年8月,学校委派陈新美和冯淑芝两位老师前往部队学校任教,保持了比较长的时间。最后,学校的学生从十几名增加到22名。在陈教导员,以及后来的黄茂林教导员的支持关照下,学校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无比活跃。那年8月份,石河子报刊登陈新美冯树芝二位老师到部队任教的事迹照片,标题为《拥军学校“两朵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直接与三中领导协商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的部队农场教导员陈本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拥军学校两朵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左:陈新美 右:冯淑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两位老师和她们的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孩子们,你们还记得你们小时候的学校和老师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课外时间,两位老师研究教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适逢解放军的师领导在部队农场召开现场会,师首长和老师孩子们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 为下八户三中办军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驻扎在哪里,就把爱国主义教育做到哪里,这是解放军的光荣传统。1984年部队农场教导员陈本善带领两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到三中作报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而到一二一团二中、一中学校作报告。随之,解放军捍卫祖国领土,打击外来侵略的战斗故事和爱军崇军之热情,风靡全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陈教导员的爱国主义教育演讲给广大师生以极大的鼓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更好履行解放军职责义务,也为了满足学校要求和学生的渴望,为了祖国的未来,部队农场敏锐抓住中央和军委要求进行国防教育,举办青少年军校的信息,有意在三中开办少年军校,有效加强青少年国防意识,培养青少年的组织纪律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5年3月,团场第三中学聘请驻军36232部队官兵任教官,率先开办少年军校。首期军训历时5天,全校9个中学班参加训练,参训人数402人,训练课目主要是队列、投弹、射击等。军训结束后,经考核3项总成绩都在良好以上。到1989年,该校共举办少年军校5期。累计参训人数达1647人次。会操大会上,陈教导员铿锵有力,极富鼓动性的总结讲话,激励着广大师生。继第三中学之后,团第一中学也于1991年2月正式成立少年军校,开展青少年军训活动。1992年军训改在每年暑期开学前,对高一、初一新生进行定期训练。由团人武部、预备役营、36232部队下巴湖农场和学校联合组织实施。到 1997 年,该中学共举办少年军校5期,每期训练时间不少于 40个小时,累计参训教学班 58个,参训人数2965人。每期军训,经考核,达到预期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任教导员陈本善,继任教导员黄茂林和三中校长张学民,书记张有玉对此非常重视,也对全面发展部队农场和一二一团三中的军民关系非常重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5年8月,三中和36143部队农场签订军民文明共建公约。使多年的军地关系更加密切。公约包括部队生产经营和学校勤工俭学方面相互支持,学校为部队建立小学校,部队为学校举办少年军校,开展国防教育,加强部队和学校之间互相来往,深化军民关系,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8年4月,部队农场生产连派出教官,给三中初一初二初三9个班举办少年军校。学员们人人严肃认真,意气风发,个个生龙活虎,斗志昂扬。期间穿插给军校学员开办爱国主义教育课,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他们的思想素质,提高国防意识。一个星期以后会操时,部队农场和一二一团都有领导参加。会操结束以后,是打靶环节。初三学生70人参加,每人5发子弹,老师30人参加,每人10发子弹。这种军校训练规格,可以说,在全团全农八师前所未见,绝无仅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校军训的开展,同学们的思想素质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同学们对三中有了较强的自豪感。事后,军民双方召开座谈会。三中给部队农场锦旗一面:“赠36232部队农场: 文明共建好”。给生产连锦旗一面:“感谢生产连为我校军训:师生练英姿,校园长雄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翻看史料就知道,2001年4月颁布国防教育法,党和国家、解放军充分肯定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青少年军校活动。我们学校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展少年军校,进行国防教育的学校。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教导员陪同解放军部队首长出席一二一团一中青少年军校结业典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左至右:郭泉庆校长 李光亭主席 费振飞政委,解放军邱团长,黄茂林教导员 张耀武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二一团学校青少年军校普遍开办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 军民共建 亲如一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民文明共建公约签订以后,部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双方人员尤其是领导层来往更加频繁。每逢节庆日,都要互相前往祝贺。大型活动,互相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7年5月1日,一二一团第15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团部一中召开,部队农场派出汽车,送下八户区运动员和团体操表演队员到一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运动会,三中大放光彩。三中分别由任伟老师和罗新艳老师任教练的初中男女篮球队双获冠军。三中用全团学校唯一的一辆车头车厢为一体的蹦蹦车,制作一辆彩车,从驾驶室到车厢尾部,全部包装升高。车上有不同层次学生装扮的各类人物表演,车顶上的大型奖杯可以转动,放射异彩,在运动会上受到广大师生和职工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种彩车,团场还是第一次见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中初中男女篮球队分别荣获冠军。最右边一位是总教练任伟老师。第二排左一蒲新民老师,左二张学民校长,右一张建民老师,右二宋秀江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荣获冠军的三中初中女子篮球队站立者中间一位为教练罗新艳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八户三中的彩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彩车上学生妆扮的工农商学兵人物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 月29日,三中学校举办庆祝六一活动,下八户各连队小学生都要到三中学校参加。一二一团政委费振飞等团机关10多人和教育中心领导前来祝贺六一儿童节,也是祝贺三中在五一运动会上的杰出表现。解放军部队邱团长,黄茂林教导员,师部干事,团参谋等5人前来祝贺,同时观看部队小学生的表演。一二一团一中,中心小学主要领导,六队,十二连,十四连,二十连等单位领导或代表前来祝贺,带来丰厚的节日礼品。这次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各小学和初中一年级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游艺项目,各位老师,单位领导都有个人捐款。这是延续多年的传统给小朋友捐款。部队农场的干部个人同样捐款,奉献爱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二一团政委费振飞亲自带领团机关团委一行10数人来三中祝贺六一儿童节快乐,同时祝贺三中在运动会上的突出表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7年7月30日,部队农场邀请我校领导赴宴,庆祝八一建军节。学校到十三连买一吨好瓜赠送解放军。学校教师宣传队带着参加团场八一文艺汇演的节目,到解放军农场慰问演出,受到农场官兵热烈欢迎。8月1日,36232部队邱团长邀请学校的宣传队到部队团部演出,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此事极大鼓舞了三中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三中教学实践的积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中宣传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7年教师节,部队农场为感谢三中几年来对部队农场的大力支持,也为了祝贺教师节,给学校每位教师赠送毛料西装一件。此举轰动全团,感动了学校全体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二一团纪委书记孙秀荣,团委书记魏国庆,干事陈新德以及教育中心赵主任前来祝贺。部队农场纪副场长等3人前来祝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年,三中初中升学率全团名列第一,勤工俭学和军民共建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得到团场领导和师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三中被评为团、师先进学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9年,驻军部队和第三中学双获新疆军区和农八师“军民文明共建”先进单位称号。教导员黄茂林获得兵团军民共建先进个人称号,时任三中校长蒲新民将获奖证书送达黄教导员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下八户三中和下巴湖农场接续奋斗,共同抚育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导员黄茂林夫妇漫步下巴湖农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飒爽英姿 不负韶华。黄茂林同样把青春献给部队农场建设事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那时的解放军干部,学校领导都是那么纯朴,那么扎实,只知道干,不知道占。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勤奋努力,尽力而为。只要对方需要,只要能表达一份心意,就积极执行,不打折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亲戚越走越亲,关系越拉越近。几年来,每逢六一儿童节、教师节,部队农场必然来到学校慰问祝贺,不是来放电影,就是放录像。每逢八一建军节,学校必定派人前往慰问祝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一二一团号召全团干部职工为新建炮台小学教学楼捐款,部队农场的干部个人共捐款1000元,奉献自己一份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农场领导变动了好几拨,学校领导也换了好几届,但是下八户三中和下巴湖农场的友好关系始终没有变。双方领导不单是单位之间关系密切,个人关系也非常亲密和谐。逢年过节,双方领导互相到对方家里作客,双方的家属也互相熟悉,嘘寒问暖,祝贺新时代,享受新生活。谁家有事,相互关心,需要帮忙,立即出面帮助。本人于1988年8月离开下八户三中,到团部中心小学工作。但是和历任农场场长相处过程中,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学到许多优良品质和工作方法。想想那个时代,真的令人难以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两个儿子,虽然考入的只是普通大学,但是由于受到解放军部队的熏陶和影响,老大张旭东及时抓住解放军到学校招聘人才的机会,1995年应招入伍,成长为光荣的解放军上校军官。老二张旭晖学习哥哥也走从军之路,于1998年入伍,最终成为一名海军大校,为祖国深蓝海防事业做贡献。孙子在海军航空大学就读,已经成为了一名海军航空兵学员。我从年轻时就敬仰解放军,崇拜解放军,希望儿子成为解放军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一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9年于炮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8年8月1日于石河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祝贺部队农场老同志节日快乐,健康长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注:1992年,一二一团第三中学撤销,并入一中,三中附小并入团部中心小学。2001年末,36232部队下巴湖农场撤销,终结其作为生产基地的历史使命,农场原址移交自治区经贸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社会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往昔的峥嵘岁月,成为永久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惟愿我们的人民军队,我们的建设兵团更加兴旺发达,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下巴湖农场和下八户三中还健在的老同志身体健康,晚年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 感谢部队老同志和部分三中老师的大力支持,为我完成这篇拙文提供信息,提供照片 。有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及时纠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