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莫宣卿

苗安东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莫宣卿。</p><p class="ql-block"> 作者:苗安东</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神童,莫宣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也是岭南第一位状元,考中状元时只有十七岁。因为年轻,皇帝亲自设宴招待,赐诗鼓励,并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莫宣卿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幼年丧父,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随母改嫁,能考上状元,不是一般的聪明,寒门出贵子,白屋出王侯。可惜的是老天不公才子命薄只活了三十四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死于台州别驾上任途中,令人惋惜!下面就谈谈莫宣卿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謚孝肃。公元834年生于广东省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根据莫姓族谱记载,父早逝,为遗腹子,母改嫁至邻村莫姓为妻,继父家庭条件比较好,乐善好施,供应莫宣卿上学。莫宣卿,幼聪慧,博闻强识,十二岁中乡试秀才第一名,有神童之誉。据说他七岁就能作诗,堪与三国曹子建媲美,有诗为证:“吾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英俊天下有,孰能佑圣君(详见《全唐诗》)。”如果不说作者是谁,谁知道是一位七岁幼童写得呢,才气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自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至唐宣宗年间,二百五十余年岭南从来没出过状元,到唐宣宗851年奇迹出现了,有一位从广东山区来的孩子年仅十七岁,进京参加科举考试,通过笔试殿试一举夺得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当朝状元,并且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填补了岭南科举史上的空白,轰动京城!</p><p class="ql-block"> 十七岁,作为现在的人来说还属于少年,但在古代已经是成年人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莫宣卿虽然考上状元,因为太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不可能委以重任,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内阁大学士,这在当时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是个十七岁的孩子啊,前途无量!</p><p class="ql-block">然而,人的命运不光是铺满鲜花的大道,更多属于崎岖而不平坦的小径。因为莫宣卿是南方人,想把母亲接到京城居住,母亲因适应不了北方生活不愿进京,说什么也不愿来京城居住,莫宣卿迫不得已向皇帝提出申请到南方做官,便于照顾母亲。皇帝答应了莫宣卿的请求出任台州别驾(台州知府),本来两全其美,可惜的是在公元868年上任途中因病去世,终年三十四岁,令人惋惜不已!从少年考中状元到英年早逝,成为人生最大的悲剧,五福寿为先。</p><p class="ql-block"> 通过莫宣卿一生的遭遇说明,莫宣卿之所以能考上状元,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首先在其聪明,并且不是一般的聪明。状元这个名字,是古代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吧,甚至有些人连想也不敢想,但莫宣卿做到了,你能说是一般的人吗?我是从考学过来的,深知考学的难处。现在考个名牌大学都这么难,你说古代考状元举人有多难吧!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其次是人的寿命,人一辈子,无论富贵贫贱,身体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永远不要亏待自己的身体,要象对待小孩一样时时刻刻呵护自己的身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至于名利地位,随缘而已,王充《论衡》云:“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高处不胜寒。</p><p class="ql-block">苗安东2022年7月23日撰并上传</p><p class="ql-block">苗安东2020年4月30日子时撰并上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