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终生难忘的考试

袁进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回忆的专列上,透过车窗,欣赏着自已曾经经历过的一幅幅一幕幕画卷。尽管过去了几十年,随便看到一幅画卷,心情仍然激动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上小学到退休,这几十年没少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唯独1979年在军校学习时的一次考试,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九七九年我在长沙铁道兵学院学习,当时我们学的金属工艺课,所用的课本教材和湖南大学是统一的。由于我们是军校,学制短,在校时间少,课程学习比地方院校快了很多,所以,我们在专业上学习是拼了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我们这些人都来自最基层的连队,又都是文化大革命洗礼后过来的人,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进军校深造难得的机会,我们把能用在学习上的时间,绝对不会浪费一分一秒,原来说的见缝扎针和钉子精神被我们这些人全释的淋漓尽致,比如,在大礼堂看电影时,放映前的几分钟时间里,容纳两千多人的大礼堂,听不到说话的声音,能听见的全是哗哗翻书的声音。因为部队看电影是集体活动,又属于政治任务范畴,所以,不管学习任务有多重,集体活动都要参加这是纪律,所以放映前的几分钟,大家都不舍得浪费掉,都会充分利用,不舍得让时间白白流失掉。一寸光阴一寸金,被我们这帮人用实际行动理解的恰如其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把能用的时间都会充分利用上,每日三餐我们是站队去,饭后各自回到宿舍,只要从食堂出来的学员,动作都是一样一样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开始背公式或定义,边走边背,有的背着回宿舍,有的去操场,每天晚饭后,操场上就像赶年集一样,上千人在操场上复习功课,有坐在草地上的,有站在原地不动的,有漫不经心地来回移动的,但没有跑步的,没有闲聊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熄灯后,我们确定班主任不再来查铺后,在被窝里打开手电再学一个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我们在学习上的拼搏和务实的的精神,尽管我们学业课时少,但我们能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从点滴做起,让时间确实变成黄金,变成无价之宝,不浪费,不流失。所以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对所学的课业确保胸有成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金属工艺课结束前,两个学院决定统一命题,严格考试,其目的一是检验学员的学业水平,二是检验老师的教学能力,三是两个学院比赛一下所学成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班是参加比赛的单位,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学院参赛队,考场各学院设立一个,由两个学院的领导和教授监考。我们这个考场大家都不陌生,在此之前我们在这里上过课,这是一个小型的会议室,能容纳二百多人。考试那天,每个考生前后左右各隔开一排桌子,防止考试失真。我们进场后,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下后,一批监考老师鱼贯而入,考场的过道上站满了人,监考老师多到我们都不敢相信,可这又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班七十个学员,后来听班主任说监考老师是三十五人,平均每个监考老师看两个考生,实际这一切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几天前就设计好的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考试时,除考前老师把要求布置完以后,整个考场就鸦雀无声,能听见的全是人的呼吸声和作卷子时写字的刷刷的声和翻阅卷面的纸张声。作题时,没一个交头接耳的,没一个对卷面提出异义的,没有一个消极对待的,都是认真审题和正确答题,大家的态度是积极的,严肃的,九十分钟的考试时间,人人都在认真思考每一道题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仔细认真地计算着每个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其他课目考试时,监考人员一般也就两三个人,就是加上我们班主任也不超过四人,这次监考三十五人,算得上是一个监考队伍了,我分析,这次考试可能是人类考试史上的唯一的一次监考队伍最大的一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谢谢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袁进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7.2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