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盛夏7月,万物并秀。一群热爱生活的哥哥姐姐们集结成团,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场旅行缘起于今年春节期间的聚会闲聊,黑龙江是世界第八大河,中国第三大河,是世界第一大界江。作为龙江人没有好好的游过黑龙江,我们都感到非常遗憾。大美龙江之旅让我们无限期许。暑期来临,期待的旅行是时候兑现了,姐姐们热情高涨,选举了团长、副团长,秘书长、财务部长,衣食住行各负其职,精心的策划了沿中俄边境线“两极穿越”的自驾游旅行攻略,设计了统一的文化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期间受疫情的影响几度放弃,或许是姐姐们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感动了上天,幸运的最美边境线G331—“两极穿越”自驾游之旅最终成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5日,多年未见的郑哥、赵姐从天津远道而来,久别重逢是人生的一大幸福,部分家人们相聚在鸡西,团长作部署,大家分工协作,为出行做准备。最美边境线G331国道-“两极穿越”自驾游正式启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1日早7点我们一行13人在鸡西市城子河高速收费口集结,开启最美边境线G331—“两极穿越”自驾游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第一站鸡西到抚远黑瞎子岛,全程580公里,用时6小时。路上听郑大哥讲解鸡西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一方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旅行使人心情愉悦,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金句频出,前所未有的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路雨下的很大,像瓢泼一样。原定顺路去佳木斯二道河农场看万亩大地号,因为修路封道而取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午2点到达黑瞎子岛,黑瞎子岛具有着地理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双重概念,是去抚远东极必须打卡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黑瞎子岛我以前去过,伙伴们去岛上游玩,我和刘画家、闺蜜选择在外围转转,各种去找东。看看全国只有一个人的镇子乌苏镇、观赏乌苏里江风光,听乌苏里船歌,感受当地渔民生活,去东方第一哨,了解胡耀邦题词的英雄第一哨,这里哨兵每天为祖国迎接第一缕阳光,最东的邮局,攻略很美好,实际运行大相径庭,按导航绕了半天只找到一块乌苏镇的牌子,进去里面杂草丛生,乌苏镇早已不存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块牌子,让人感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荒凉。询问水质监测站的一位同志,才知道新的乌苏镇在抓吉。远远望去的第一哨,因疫情不对外开放,只可远望不可近观,风景还是很美的,老刘家著名的画家在这里画画留念,我们拍照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间入住抚远市内佳佳宾馆,6间房972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抚远是祖国最东端的小城,乌苏里江自南向北,黑龙江由西向东,两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就是抚远。抚远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黑龙江相望,每天太阳最早从这里升起,小城干净清爽宁静,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城”的美誉。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2日早东极广场。到了抚远一定要去东极广场看日出,能成为全中国第一个看见太阳的人,想想就激动到无法入睡,凌晨1点半就起床前往东极广场,天公不作美,阴天,太阳迟迟不肯露面,在东极广场转了一圈,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世界如此的宁静。4点钟回来又睡了一个回笼觉,醒来阳光明媚,大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早餐后前往鱼博馆,这里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淡水鱼博物馆,各种鱼的展示,我们都被震撼到了,第一次看到鲟鳇鱼,认识了三花五罗十八子,了解到大马哈鱼的生活习性,博物馆二楼还展示了赫哲族人打鱼的生活场景。抚远这座因鱼而生的中国最东的城市,值得来打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后在江边停留10分钟,10点钟前往同江,路程190公里,用时三个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没看到早晨第一缕阳光,天公给我们安排了一场云朵盛宴,天高云淡,云蒸霞蔚,云卷云舒,云淡风轻,变化多端的云朵让人浮想联翩,60后的我们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公主和小王子,想象力无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回归生命的本真,找到简单的快乐,这也是旅行的意义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午2点钟到达同江小不点鱼馆品江鱼,餐后前往津街口赫哲族聚居地,这里有玻璃栈道,鱼皮画,因为吃江鱼耽误了时间,到那里已经是下午5点钟,景区已关业,只是在赫哲族文化馆外面拍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间入住在同江宴道大酒店,6间房776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旅行中喝茶的仪式不能少,小酌后,煮一壶茶,颇有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此情此景,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茶喝完了,消暑解乏,世间的俗事烦恼也消失殆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3日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同江三江口广场,这里是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处,在抚远与乌苏里江汇合,流到日本海。广场上有“同三”公路零公里起点标志和赫哲族博物馆,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在赫哲族传统居住的撮罗子、地窖子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圆柱形尖顶式建筑,展馆里有鱼皮画、兽皮衣服,再现了赫哲族狩猎、捕鱼、信仰等生活场景,因为要去看鲟鱼放流活动,很匆忙的看了十多分钟就出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很幸运的赶上了中俄边境鲟鱼类增殖放流活动,能亲手将一尾尾鱼苗放回江水里,为黑龙江的渔业资源贡献一份力量,大家觉得功德无量,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0点钟从同江前往嘉荫县。全程411公里,用时近8小时,汽车行驶在G331国道上,一路景色绝美,林海、庄稼地、轻纱帐、采蜂人都美的让人惊呼不已,路上不能停车拍照,车辆行驶中的照片视频,不能完全展示沿途的美丽风光,只能用眼睛把它们摄在脑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哥哥们以40迈的龟速醉架在“醉美龙江G331边防路”上,道路两旁不时有“此处可能有老虎出没”的牌子,更显原生态自然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野外就餐,一幅田园风景画。在黑龙江畔玩水,姐姐们第一次钻了玉米地,人在画中,画在景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7点到达嘉荫县,入住金凯大酒店,7间房951.4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4日,早餐后7时出发前往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用时2个半小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风景优美,有山有水、有峡谷、有瀑布,有深潭,被称为黑龙江的小九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午1点从茅兰沟出发一路沿着醉美龙江边防路G331向黑河进发,一路赏美景及美丽的乡村,参观了逊克县党建示范村-卫东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在逊克县赫哲族人开的山珍小农庄吃了当地特色美食,炖江鱼,老板独创做法,别有风味,好吃到了没朋友。黄瓜、豆角、茄子是自家菜园的,菜还是那个菜,味道还真就是不一样,这个小农庄不但饭菜味美原生态,而且处处充满了文化气息,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一顿饭吃出了文化的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饭后走进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逊克县奇克镇边疆村-俄罗斯族第一村,这里有俄罗斯风情的广场、围墙、套娃,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博物馆,采访了蓝眼睛大鼻子的说着东北话的中国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4号这一天行程满满,累并快乐着。全天候陶醉在美景中,意外遇见的坤河美景更让人惊喜难忘。坤河达斡尔族村坐落在中俄边境黑龙江畔,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南部,距市区 45 公里,村东紧临中俄界江黑龙江,村北为公别拉河与黑龙江交汇处。千里龙江,最美坤河,实至名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间入住黑河市江畔云朵商务酒店。7间房2100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5日,今天在黑河休息调整一天,晚间还是住在黑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时间不赶,可以尽享慢生活,有人说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的走,那今天就是旅行中最浪漫的一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早起去了黑河大早市,早市人来人往,各类货品、早餐丰富多样,物美价廉,顶花带刺的黄瓜1.5元一斤,豆浆2元1袋,土豆丝卷饼5元1张,整个黑龙江的城市物价相差不大。市井生活尽收眼底,充满了人间烟火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早餐后去往瑷珲古城,参观了瑷珲历史陈列馆、知青博物馆,接受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在陈列馆附近的玛瑙摊上我们购买了逊克的玛瑙项链,逊克是红玛瑙之乡,这里的玛瑙还是可圈可点的。据说佩戴玛瑙项链可以改善睡眠,让人心情愉悦,不知是真是假,不过购买的过程还是蛮愉悦的,花钱买到开心就是值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后我们到黑河国际自驾营地拍照游玩,画面很浪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到市区照例要到黑河市博物馆看一看,结果是没有展品的博物馆,在博物馆旁边的街道有很多俄罗斯商品店,疫情原因人很少,店铺都在打折甩卖,我们买了俄罗斯的巧克力、糖、酒,貌似捡了很大便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按照攻略到黑龙江公园走一走,没有找到马占山公馆,也都累了,回宾馆休息,结束这走走停停、慢慢游游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6日,离开黑河前往呼玛的画山,车程272公里,用时近5个小时。到达画山附近,去往画山的路因黑龙江涨水临时被封了,与卡口的工作人员沟通了好久无果。呼玛是大兴安岭的腹地,画山是我们这次旅行的重要打卡地,一步之遥没看到,大家心情很失落,我们决定明天再来看看情况,今天折返回到呼玛的鹿鼎山,冥冥之中到是遂了我的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来到鹿鼎山,登上山顶,俯瞰呼玛河的静美,古风古韵,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的从容与淡定油然而生。</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鹿鼎山的痴念来自于金庸的小说《鹿鼎记》,大清的龙脉、宝藏,都让我浮想联翩。脑子里想的都是金庸笔下白衣飘飘,大侠巅峰对决的场景。衣带飘飘天涯路,予我一匹马,我与你仗剑天涯,笑傲江湖,江湖上亦会留下姐的传说。</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间入住呼玛金色港湾假日酒店,7间房1188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7日,昨天因为去往画山的路段被堵遗憾的返回,今天一早大家都急切的等着消息,团长告诉我们可以通行了,60后的我们都激动的蹦了起来像个孩子,虚惊一场后的幸福很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呼玛县到画山40多分钟的车程。画山,名字美,山更美。黑龙江最美的江段在画山,果然名不虚传。画山山势陡峭,临江的山似刀切斧劈般迎江而立,与俄罗斯对岸一山隔江相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的第二个景点是龙江第一湾,从画山到龙江第一湾,396公里,用时要7个多小时,百度、高德地图都提示中间有修路地段不能通行,费了很多周折,经过明白人的指点,不走“第一湾”收费口,直接导航到兴安镇,这条路省时还不用交费,但是也有林场人值守,能不能放行,看运气了。这段路能进景区,但还在建设当中,非常难走,穿行在一片片亭亭玉立的白桦林中,一路曲折颠簸,也一路风景如画,无限风光在险峰,让我们忘记了旅途的劳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龙江第一湾”,是黑龙江水自源头静静地流过150公里后形成一个完美的欧米伽Ω形状,它是全球唯一的地处两国边境线上完美“Ω”的最美江河湾!由此形成了金环岛、银环岛,和北极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用了近5个小时到达了北极岛观景台,几经考验终不放弃,终于看到了这个神奇的江湾,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姐姐们乘风破浪的精神而骄傲,江山如画,你我亦可谓豪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龙江第一湾到北红村62.5公里,用了一个多小时,搓板路考验司机的车技。 晚间入住北红村北红宾馆,7间房560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饭后在村子里逛逛,这里有很多俄罗斯的后裔,我们买了他们做得俄式面包,味道还不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村子里处处是风景,傍晚9、10点钟夕阳才西下,早晨2点多钟天就亮了,整个村子悠然、安静、温暖,像世外桃源。</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黑龙江在村子北面穿过,江水缓缓向前流淌,奔流不息。那一刻,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间的一切杂念、烦恼都随奔流的江水而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转眼鬓已斑白,更懂得敬畏自然、珍惜当下。</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8日。从北红村出发前往北极村,100公里车程,将近2小时到达。北极村是“两极穿越”的终点,我们都换上了文化衫,准备好好记录一下这一光辉的时刻,奈何大雨,没有留下集体合影。雨中的北极村朦朦胧胧的反而更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去北极村的感觉是各种找北,最北一家人、最北邮局、最北供销社、最北银行,尽情找北,享受找到北的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北极村爱情广场,有爱的人都要在这里打卡留念。亲情、爱情、友情,爱在北极,终生不渝。一生情、一辈子、一起走,往后余生,唯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北极村出来到漠河,76公里,用时1小时。晚间入住漠河骏怡连锁酒店,7间房840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19日,从漠河开往加格达奇460公里,5个多小时,入住加格达奇乐助酒店。7间房843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里刘画家见到了20多年未见的王老师,久别重逢、把酒言欢,这一刻是旅行中的幸福瞬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王老师领我们参观了大兴安岭民俗博物馆,让我们与这里当年铁道兵和知青用过的老物件、留下的老照片不期而遇,这也是这次旅行中的幸福瞬间。这家民俗博物馆完全是刘馆长几十年的个人收藏,展品3000多件,刘馆长自己雕刻的根雕、墙壁上的绘画都栩栩如生,充满了风土民情,满满的年代感,民间藏龙卧虎,高手在民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行程到这里,北找到了,大家也都疲劳到了极限。去根河、额尔古纳还是回大庆,意见不统一,去,大家都感到很疲惫,而且据说这段路特别不好走,不去,又感到遗憾,团长画的圈没走圆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团长给我们讲了使鹿部落的故事,探寻中国唯一的鄂温克人“使鹿部落”;还有看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发源地;额尔古纳亚洲最美湿地等。王老师给我们讲了嘎仙洞,讲了拓跋先祖,讲了巫山云雨;而且去根河是中国的冷极,我们就实现了三极穿越;所有这些都令人神往,让大家很兴奋,欲罢不能,所有人又像是打了鸡血,感性战胜了理性,明天将继续将行,看来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2年7月20日,我们从加格达奇出发第一站来到了嘎仙洞风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嘎仙洞因拓跋鲜卑族的先祖居住在这里而成为古迹,洞内石壁上当年北魏皇帝拓拔焘祭祖的碑文清晰可辩。站在洞口,里面深幽昏暗,肃穆神秘,让人敬畏。几千年或是几万年,鲜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人类的发展如此的神奇,不禁想起一个千古哲学的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命题千古无解,众说纷纭。神说“认识你自己”。准照神谕,活成自己就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拓跋鲜卑历史博物馆,大气恢弘,完整的再现了拓跋鲜卑人走出森林、草原,建立北魏王朝改变人类历史的历程,回望历史,不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充满膜拜,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每个人都没办法不老,但我们可以走出去看看,来一场“文化苦旅”,体会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想后的放松,或许我们还可以更年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嘎仙洞风景区古迹历史,唤醒了我们对文化古迹的极大兴趣,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内蒙古阿里河鄂伦春博物馆,到的时候是中午马上要闭馆的时间,馆长是鄂伦春人,中午没有休息,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领着我们一个展区一个展区的介绍,展厅内有他们用来居住的用兽皮做的撮罗子,兽皮衣服,嘎拉哈,还有大量鄂伦春民族历史文物,和他们生活的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路上,我们哼唱小时候唱过的“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回味和感受着鄂伦春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着向跟河进发,道路果然不出所料,一路胳膊肘弯路、搓板路,大坑套着小坑,汽车是40、50迈的速度行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沿途在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区外围看看,据王老师介绍这里曾是文革时期耗资27亿修建的军事重地,时间关系没有进去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途还买了著名的甘河的干豆腐,比较薄,好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跟河必去敖鲁古雅看驯鹿,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居住的部落,位于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他们被称为“使鹿部落”和“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我国境内迄今唯一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最后一代纯正血统的驯鹿鄂温克人仅有30余人,赖以生存的驯鹿只剩600余头,到了以后才发现百度的这些介绍也都是概念和故事了,想象中的原始部落,都已经商业化了,驯鹿苑的收费有些欺生宰客,时间也晚了,所以我们没有进去和驯鹿亲密接触,些许的有一点点遗憾,好在行动快的小伙伴们拍了照片和视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间入住王老师介绍的小宾馆,7间房490元,便宜但环境条件太过原始,老板人倒是很淳朴热情,为我们准备了牛羊肉,价格便宜花费不过500元,肉质鲜美。我们大家一起动手穿串烤串,来一顿烧烤盛宴,不愧是内蒙古的牛羊啊,真香!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就要吃烧烤;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都在吃烧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吃烧烤!唯美食不可辜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手把羊肉就着野生韭菜花,也是人间美味,感觉这里的啤酒特别好喝,平时不喝酒减肥永远在路上的女生,也都情不自禁的开怀畅饮,大快朵颐,滚蛋吧,减肥君。撸串喝酒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需醉倒。酒微醺、人微醉,时间凝固定格在这空气中都弥漫着美好的夜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又是满满当当累并快乐的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21日,离开跟河前往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晚间入住牙克石市泰合宾馆,7间房1121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这里历史上最低气温达到过零下58摄氏度,比漠河还要冷。被称为冷极,额外多走了两天的行程,实现了三极穿越。离开前在跟河地标性建筑前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跟河到额尔古纳再到牙克石,一望无际的绿油油大草原、灌木丛,湿地、金灿灿的油菜花、悠闲自在的牛羊,额尔古纳河这一路波澜壮阔,风光无限,名副其实的风景在路上。我们中途几度停车观赏,走走停停,把美景深刻在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闲看风生水起,聆听远古回声,这是亚洲最美湿地额尔古纳湿地的广告词,其中的意境只有自己在风景中慢慢的体会和感悟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最吸引我来到这里的还是黑龙江作家迟子建的那本《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书中描写一位90多岁的老人讲述鄂温克人的故事,而我们在湿地不早不晚恰巧遇到了这样一位90多岁的鄂温克老人,仙气飘飘,像书中描述的一样,“历经岁月沧桑的老人,手举烟袋,在缕缕青烟中回望过往的岁月。苍凉而悠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又是一次不期而遇而又神秘的幸福瞬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7月22日,从内蒙古牙克石市出发返回大庆。全程535公里,用时6小时。下午3点到达大庆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公务未能同行的家属为我们接风洗尘,至此,最美边境线“两极穿越”自驾游完美收官。也到了和郑哥赵姐、霞妹一家、闺蜜丹红说再见的时候,大家依依不舍的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期许,未来可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小伙伴说这次旅行时间短,效率高,收获多,可谓三极穿越之经典路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现在回想旅行中的经历觉得有很多幸运,也有很多的不可思议,每天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疯狂忘我,穿平时不能穿戴的服饰,随心所欲,真像是得了精神病。但正如霞妹说的那样,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今流行说的一句话: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够亲身体验,人生岂不是很丰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郑哥为这次出行做了精彩的概括,姐妹们接龙补充,形成以下完美的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行12天,行程4500公里,一群同乡、同窗、同事加好友,一生情、一辈子、一起走、一杯酒。沿着醉美331、332国道,最长中俄边界线,走进一湾(龙江第一湾)、一口(三江口)、一洞(嘎仙洞)丶两沟(太平沟、茅兰沟)、两山(鹿鼎山、画山)、两岛(黑瞎子岛、北极岛),穿越三极(东极扶远、北极漠河、冷极根河),畅游四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四河(坤河、呼玛河、根河、额尔古纳河),寻访五村(俄族笫一村、赫哲族文化村、北极村、北红村、逊克县党建示范村),参观七馆(扶远鱼博馆丶瑷珲历史陈列馆、加格达奇民俗收藏馆、知青博物馆、拓拔鲜卑历史博物馆、鄂倫春族博物馆、同江的赫哲族博物馆馆), 经过一区(加格达奇区)三县(佳荫、逊克、呼玛)五个县级市(抚远、同江、漠河、根河、牙克石)三个地级市(鸡西、黑河、大庆),参与了中国黑龙江2022年度中俄边境水域鲟科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一路上有大江河、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相伴,无尽江山收镜里,几多美媚入画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姐姐们乘风破浪,哥哥们保驾护航。一路听风听雨闻花香,观山赏云看江河,吃鱼撸串尝人间烟火,喝酒品茶聊百态人生。稻田麦浪见证爱的告白,青山绿水镌刻初心誓言。目光所及皆是风景,心之所向皆是美好!往后余生,唯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做了一个搬运工,将郑哥制作的精彩视频,伙伴们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做成了我自己的美篇,限于美篇照片数量的限制,还有很多照片没有收录进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文中不拘于文法和句读,只为日后的回忆留下底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去经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暖阳下,坐在摇椅上慢慢摇的你我,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翻看着这些老照片,留不住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唯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就是我心里的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