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5000年历史,璀璨的文化,更有13亿的热情中华儿女,陈履生博物馆,是由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和新坝镇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全世界第一座绿色博物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占地15亩,由汉文化博物馆,陈履生美术馆和竹器博物馆组成。</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博物馆中陈列的每件展品,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展现,七月盛夏,太阳热烈挂在天空,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了,我们来感受历史的承载!</p> <p class="ql-block">正式的启动仪式,馆长给我们仔细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汉文化博物馆,陈列了3000余件的陶器、陶俑、青铜器、画像石等等,展现了汉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美的魅力,反映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裸展的方式,让我们能近距离欣赏千年前的展品,感受古人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各种陶器,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汉代的十弦琴,上面的浮雕,极致的吧漆工艺,琴瑟和鸣,言由在耳。在水里泡了2000年的帛画,看上去已经很脆弱,但仍光泽鲜明。不得不感叹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二楼是陈履生个人画展。通过在生活,工作中细心观察,不懈努力,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第一届大学生,每一幅画作都结合生活,又揣摩创新。</p> <p class="ql-block">陈履生所画的梅花,以直立的姿态,一改古人梅花出斜枝的结体方式,和古人所追求的老干的苍劲味道相比,更具有耐人寻味的现代意味。他画的梅花,注重枝干的穿插,于千变万化中表现出严谨和精心。他的这种结体方式脱离了古代的范式,来自于生活,和对于生活中的梅花的悉心观察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三楼竹器,扬中四面环江,芦,柳,竹特产,远近闻名,家家户户都有几件生活竹器。三楼有近6000件展品,每一件都跟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件都是精美编制,都是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社会实践,就是要锻炼我们的能力,大家一起参与,分组讲解,有的声情并茂,有的娓娓道来,有的略带羞涩,总之是各自精彩。</p> <p class="ql-block">高二(11)班高振源同学给我们详细生动的讲解了陈履生一副特别的画作,这副画中,长江边上,芦苇不远处,上世纪70年代新坝老百姓集资建造的自来水取水口,还有上世纪90年代长江上第一座扬中老百姓集资的长江大桥,这副画正反映了自强不息和小岛办大事的扬中精神。</p> <p class="ql-block">短暂而充实,三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结束,感谢博物馆馆长和讲解员的耐心指导和讲解,感谢家长们的配合,也感谢同学们自己认真对待。特别感谢司马戎爸爸的辛苦奔波!</p> <p class="ql-block">最后高二(3)班何芷心妈妈,给我们做了总结报道,高振源也给我们讲了他的深刻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秦砖汉瓦,唐诗宋词,每件文物,每件展品都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智慧革命中的结晶,都是祖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也在为今天文化艺术创造提供借鉴。我们应继续传承,将这些优良传统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省扬高中第一次社会实践圆满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