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我(青春的岁月3)

<p class="ql-block">  青春的往事,如同一幅幅水彩画,呈现在面前。画面中有欢乐,也有苦涩。再回首时,发现每一幅画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0年五月,因随父亲去吉林省,离开了风景秀丽的家乡丹东。在与同学分别之际,有同学提议,我们女同学拍张合照吧,留给未来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距今已经52年了,每当翻开相册,看到这张照片,青春的往事就会在脑海里浮现。</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我们曾经走过的花季雨季,忘不了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我们跟随父亲来到了吉林省西北部的一个县城洮南,虽然已经是五月了,但漂零的小雪在北风的吹拂下落到脸上,就像小刀子在刮。</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火车站接站的二马车,来到了县委招待所。一周后来到了我们的新家,土墙瓦顶的一间半房。</p><p class="ql-block"> 没有自来水,离家50米的地方有一个压水井,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里排队压水。从此,在众多挑水的人中,有了我。</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二月,我参加了工作,在县药材公司做营业员。第一个月工资22元,这是学徒工资。拿到第一次领到的薪资,心里特别高兴,拿着钱反复的看,心里想买点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在同事的提议下,买了一颗山参,三片鹿茸,一斤白酒。把山参和鹿茸泡在酒里,做为参加工作后的礼物送给了父亲。(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药材公司选择的山参和鹿茸都很纯)。</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末,我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公司抽调我去参加农村工作组。书记找我谈话时说“你没下过乡,这次参加农村工作组,补上这一课。”</p><p class="ql-block"> 之后,商业系统八大公司的农村工作组的全体人员,集中在乡里,参加了短暂的培训,就到了村里。</p><p class="ql-block"> 我和百货公司的赵桂云分在一个村,她比我大7岁,有工作经验。我俩住在社员家里,吃派饭,一家吃一天。</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参加农村工作组,住在社员家里,和姚大爷、大娘住对面炕。那时的冬天很冷,又没有取暖设备。姚大娘的炕上总是放着一个火盆,里面装着大灶里没烧完的小灰。</p><p class="ql-block"> 每天晚上我们回去时,姚大娘都会说“快过来,烤烤火盆,暖和暖和。”有时还会从火盆里取出几个烤好的土豆,吃在嘴里,觉得特别的香。</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铲除资本主义尾巴。”我们去的是种植四辣(辣椒、大蒜、大䓤、烟)出名的福顺乡。</p><p class="ql-block"> 那时,除了社里组织种的面积外,不许多种。社员在自家的自留地种,也得社里批准,不许多种。</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社员们靠种四辣发家致富。现在已成了一条龙生产线,加工辣椒产品也走出了国门,出口韩国。</p>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工作三年后,被选为团干部。经常参加商业系统组织的学习培训,认识了百货公司的贾国英,食品公司的杨文洁。</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个单位离的很近,我们经常在一起讨探怎样做好团的工作。个人感情也很好,谁有什么困难都会伸出援助之手。</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春节之后,在我上学之前,我们三人去照相馆拍下了这张照片。距今已有45年了,真的怀念那年,那月。</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药材公司有两名北京知青,由于工作关系,我们走的很近,又很谈的来,便成了要好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我经常带她们回家吃饭,父母也都支持。母亲也曾带着我和大妺吃过近十年的食堂,特别向往能在家里吃顿饭,因为那是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她们每一次回北京都是我接送,每一次回来,都要给妹妹带礼物,北京的果脯。</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三年,商业系统要进行文艺汇演。单位抽调了我们6名女同志,编排了一个表演唱。</p><p class="ql-block"> 还请了剧团的一个名角,给我们做指导。(当时,我单位和剧团在一个大院里)他的一抬手,一转头,一个眼神,都特别有戏。</p><p class="ql-block"> 演出那天,他还帮忙化妆。后来这位名角去了吉林省吉剧团,当了团长,成了真正的二人转名角。</p> <p class="ql-block"> (十)</p><p class="ql-block"> 单位组织民兵训练,把新参加工作人员都抽调出来,由县武装部派来的一名现役军人带领我们训练。</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人从来没接触过枪,冷丁拿枪,感觉分量挺重的,臂力不够用。</p><p class="ql-block"> 这次训练其中有一项是射击,我们趴在地上练瞄准。练了很多天,最后我只打出了6、7、6环。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挺难忘的。</p> <p class="ql-block"> (十一)</p><p class="ql-block"> 我刚参加工作时,岁数比较小,还不满17周岁。经常被抽调出去支援其它单位工作。</p><p class="ql-block"> 那时,每年过了正月十五,县里就要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所谓三级干部,就是县乡村的书记们全集中到县里学习,培训。</p><p class="ql-block"> 我被抽调到县委招待所,在食堂帮忙。学会了两只手端6个盘子的技能,一人负责6个桌子,一次端6个盘子,上莱特别快。</p> <p class="ql-block"> (十二)</p><p class="ql-block"> 青春的美好是因为那时年轻,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尝试。七十年代中期,服装开始了悄悄的变化着。除了颜色,样式也在变化着。</p><p class="ql-block"> 我家邻居刘姨是戏剧演员,她总爱与我聊服装,讲现在南方很多地方都穿西服了。</p><p class="ql-block"> 在她的鼓励下,我买了蓝色卡其布,做了一件西服上衣。那是我第一次穿西服,感觉美美哒!</p> <p class="ql-block"> (十三)</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母亲给我买了一件宝蓝色的羊毛杉。立领对襟,那几个像蓝宝石一样的一排扣子特别好看。在脖子下和胸前,好像戴着的装饰品。</p><p class="ql-block"> 春天,我把父亲买的一块紫茄花色的毛凡立丁布料,做了一件上衣。结果被支部委员约谈了,说我小资思想严重。</p> <p class="ql-block"> (十四)</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中期,照相也是个很奢侈的事,想照相必须去照相馆。</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星期天,父亲的一个朋友岳叔叔来到我家。他高兴的告诉我们,他买了一个120相机,正在学着照相,今天就是来给我们拍照的。</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提议下,我们全家在一起照了这张相片,这是我们第一张全家福相片,距今也有50多年了。很珍贵!</p> <p class="ql-block">  文字 / 荷</p><p class="ql-block"> 图片 / 自拍十朋友提供(感谢曦东)</p><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 </p><p class="ql-block"> 者)</p><p class="ql-block"> 歌曲 / 人生就像一首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