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泌阳县第二十一小学 李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疫情当前,道路被封,居家日子里,大家如何高质量地学习和生活呢,下面来写一篇可实地操作的文章,送给正在成长路上的青少年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名可让,利可让,成长当仁不让。每个人最大的自由,不是想干啥干啥,而是每个人都拥有成长的自由。目前正处于疫情期,街上的道路被封了,但是我们的成长之路并没有封掉。没有任何人可以阻碍我们的成长,除非我们不愿意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疫情来了,政府要求我们居家隔离,我们可以坦然地接受当下,安然地活在当下。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在黑暗里不彷徨,不迷茫,温暖地爱着彩色,在彩色里也不曾过度地放纵自我而是朝圣着黑白曾经给予你的感悟与成长。无论所处境地如何,我自岿然不动,心中永远向阳,如此,便可随遇而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何做到随遇而安?如何做到安住当下?如何做到在当下里成长?那么,我们就要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下面我真诚地给出一些具体的做法,使大家在当下获得精神的富足,在疫情期非但不退步,还会完成蜕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看书。诸葛亮足不出户,可以知天下事,是因为看书;周恩来勤奋努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的肩膀就是好的书籍。所以大家可以抽这个时间进行大量阅读,从而使每一寸光阴都有意义。比如做核酸的时候,排队的时候可以看书。隔离在家的时候可以看书。可以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看书一本。可以做思维导图,可以做读书笔记,让自己的灵魂富足且安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写日记或随笔。周国平在散文《与书结缘》中写到“阅读是我的情人,写作是我的妻子”,一定要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先写观察日记。比如观察家人,观察排队做核酸的人,观察做核酸的医务人员,观察天气,觉察自己的心。这些可以提高自己的感受力,把这些写下来,就构成了每天的日记,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想。当然也可以利用假期写一本书,比如写小说,比如写小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画画。可以随手画一画今天的所有活动,画一画家庭所有的事物,画一画白天所见到的一切场景,画一画天上的云和月……画自己想画的一切,可以是现实中的,可以是想象中的。还可以找出来家中所有的书里面的插画,来模仿画一画,只要想去做某一件事,一定会找到相应的素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唱歌。为让心情愉悦,建议每天学唱一首歌。选择一首正能量的歌曲,比如感恩老师,赞美祖国的,珍惜时光的,感恩父母的,校园成长的……可以先记下歌词,没事就来唱一唱,可以帮助大家扫除抑郁。美好的歌词,在写作时可以用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还可以自编自唱自演,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看电影。看电影可以放松心情,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虽然电影是艺术形式,但艺术终究来源于生活。通过看电影可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经历。通过观看外国电影的形式来学习外语,锻炼听力和口语。通过观看国内外各种电影,可以加深对不同文化底蕴和乡土风情的理解,改变自己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以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一定要挑选一些评分高的,正能量的电影来看。在这里,我给你推荐几部:《心灵奇旅》《当幸福来敲门》《一条狗的使命》《野性的呼唤》《风雨哈佛路》</p><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高能量的电影,大家可以多看看,多体悟体悟,有助于心性的成长,从而获得前进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锻炼身体。锻炼身体不一定要在户外进行的,只要你想,在室内同样可以。那在家可以做哪些锻炼呢?建议每天至少抽出半个小时,进行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跑楼梯,站桩等,当然还可以根据网络上的锻炼教程来练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做家务。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在5~6年级,烹饪与营养方面,学生要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参与到家庭的做饭过程中来,巧妙地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给家人做一份可口的饭菜。还要求自己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说扫地,拖地,洗衣服,整理房间,给爸爸妈妈按摩按摩,讲个故事,讲个笑话等,让家庭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让生活因我们的存在而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复习和预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内容,从中得到新的体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还可以预习下一期要学习的新内容,使自己走在学习的前沿。</p><p class="ql-block"> 九、读经典。可每天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华文化的根、魂、源都在儒家经典。中国的5000年文明史,恰恰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前传2500年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华文化的根,后启2500年的智慧,经典不仅孕育了儒家,也启发了诸子百家,并开启了后世的思想,经典也是中华智慧之源。经典不仅是简单地复述历史,更不是死的文字,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尤其是信仰价值、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等。经典成了中华文明的范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寄托。</p><p class="ql-block"> 换言之,读好儒家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思过半矣”;理解和宣传好儒家经典所提倡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就能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十、下棋</p><p class="ql-block"> 茶余饭后,两军对垒,杀上几盘,不仅能调节情绪,增长智慧,还能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其乐无穷。下棋可提高人的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下棋时,两人相坐对弈,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不亚于其他体育项目。 </p><p class="ql-block"> 一盘棋的艺术表现,需要严谨的构思,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绞尽脑汁,方能取胜。稍一疏忽,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p><p class="ql-block"> 下棋还可调节心情,棋逢对手,全神贯注,能忘却一切忧思烦恼和疲劳,心中只有一盘棋,犹如气功的“意守丹田”,对于缓和紧张情绪,益心健身大有好处,使人思维活跃。 </p><p class="ql-block"> 推荐棋类:象棋,国际象棋,五子棋,跳棋,军棋,围棋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给大家列出以上十点,大家可以参考着来做,要找到自己的乐子,让自己乐活当下。建议先做出自己的每日规划,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条一条去实行。疫情期间,一心不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使自己的身心安住于当下,不但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心灵的成长。我们要做双赢的事,不做焦虑空虚的事。做有聊有趣的的人,不做无聊无味的人。</p><p class="ql-block"> 众人同心,其力断金;全家同心,力争上游。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设置境教环境,积极参与孩子制定的高质量学习生活计划,提供精心的陪伴时光,使全家人都得到身心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祝福大家身体健康,成长快乐,祝福国泰民安,山河无恙。</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