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和毛主席的卫士赵太和的故事

阿鹏

<p class="ql-block"><b>小品里有句时髦的台词: “浓缩的都是精品”;实则,个子大的也不乏“精华”。记者在长春市朝阳路采写的“赵大个子”,就是一位非凡之人,也堪称是见证一段历史的“精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赵大个子,大名赵太和,是河北省晋县(今晋州市)人。他给毛主席当过九年卫士,因为个子长得高,在毛主席警卫班18名卫士中,属他能够“居高临下”。警卫班战士与毛主席合影留念,只有他,一米八四的大个子站在毛主席身旁。没显得很“娇小”。</b></p> <p class="ql-block"><b>在毛主席身边,赵太和认识了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那是1948年秋天,赵太和25岁,毛岸青比他大一岁,两个年轻人相遇后,情趣相近,开始虽无深交,但彼此留下的印象不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51年8月的一天晚上,赵太和接到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的电话,说毛岸青病了,让他立刻一起到中宣部翻译局去护送毛岸青到医院。赵太和知道毛岸青的身世,在白色恐怖时期,年龄尚小的岸青,曾遭到特务的拳打脚踢,脑部受了伤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赵太和随田家英把患病的毛岸青送进医院。经医生诊断,毛岸青患的是精神分裂症,应让他住院治疗。毛主席非常心疼儿子,但仍作了一番叮嘱: “一,对医院不要说是毛泽东的儿子;二,岸青住院期间,医疗、病房、生活条件等方面,不要有任何特殊,要与其他患者一样对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赵太和只好在毛岸青的住院登记表上,填写了岸青在上海流浪期间使用的化名“杨永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随后,开国领袖的儿子也与普通患者一样,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病房内,与平常人一样接受普通治疗。倘若说还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有赵太和在身边陪护,同时配合医护人员给毛岸青治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期间,毛主席虽不便亲自探望儿子,却多次委托秘书田家英到医院看望岸青,了解病情。看到毛主席把对儿子的疼爱留在心里,却不让病中的儿子享受一点高于百姓的特殊待遇……赵太和更加崇敬毛主席,也尽心竭力地看护、照料毛岸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转眼6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毛岸青的病情有所好转。赵太和又陪他回到中南海东八所门诊部继续治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期间,许多人来探望毛岸青。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室主任的张文秋,每周至少来一次。每次见到张文秋,毛岸青都亲切地喊她“张妈妈”。要是几天未见,毛岸青就会露出焦急的样子,问:“ 张妈妈怎么还没来?”渐渐地,赵太和看出毛岸青与张文秋有一层亲密关系。后来得知,当年张文秋与杨开慧是情同姊妹的好友,曾一起在白区开展地下工作。张文秋对赵太和说:“开慧牺牲了,如果我不帮她照顾好后代,怎能让九泉之下的开慧瞑目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毛岸青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常独自静坐沉思,加之久居病房,难免有郁闷的时候。一天,他对赵太和说: “赵叔叔,让我到外面看看怎么样?总在屋里待着,我受不了。”赵太和何尝不想陪伴岸青到外边走走,也让他宽心。可是医护人员从治病角度考虑,怕他出去后情绪波动,贻误治疗效果,所以不让岸青离开病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鉴于毛岸青的病情,有关部门曾建议送毛岸青去苏联治疗。但毛主席不同意,理由是,不愿给苏联方面添麻烦。经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再三请求,毛主席最后才点头同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52年1月,中央警卫处派赵太和、孟月华,国家卫生部派一名护士,中宣部翻译局派一名翻译,一行四人护送毛岸青赴苏联治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时值寒冬,车开出山海关,朝东北方向行进,车外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国际列车的暖气最高只能烧至七八摄氏度,穿上棉大衣,也难抵寒冷。毛岸青病情发作时,不时吵闹,也有病态的过激行为。赵太和心疼不已,更担心在这八天九夜的旅途中,万一照料不周,发生不测……他几乎没合眼地守护在毛岸青身旁,喂饭、喂药,讲故事,好言相劝,尽量让毛岸青高兴。到了晚上,怕毛岸青着凉,赵太和把自己铺上的毛毯盖在毛岸青身上,自己冻得缩成一团,挨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八天九夜漫长的旅途过去了,终于到了莫斯科。办妥了毛岸青住院治疗等手续后,如释重负的赵太和下榻到莫斯科红场旅馆,疲惫不堪地一头扎到床上,一气睡了两天两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赵太和等四名陪护人员完成了任务就要回国了。惜别时,毛岸青的神智非常清醒,他两眼含着泪水,紧紧握住赵太和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赵太和嘱咐毛岸青,听苏联医生的话,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回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57年中央机关精简,赵太和被分配到长春市公安局。这时在苏联的毛岸青尚未康复,治疗到1960年才回到国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回国后的毛岸青,念念不忘曾经不辞劳苦看护他的赵太和。不久,毛岸青到大连疗养,给赵太和写信并附寄照片,以示怀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8年9月3日,时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副军级研究员的毛岸青,到东北调研时专程到长春约见赵太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天,赵太和闻讯非常高兴,当晚。就赶到南湖宾馆去探望在此下榻的毛岸青。阔别26年再相逢,毛岸青、赵太和都成了双鬓染霜的半百之人,四目相望,眼睛湿润了,心里有多少话要倾诉,二人促膝长谈,互相问了工作、生活和家庭情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日,毛岸青、邵华夫妇及儿子毛新宇一家与赵太和合影留念,珍存下多年的情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95年12月1日,是毛岸青的“张妈妈”张文秋的生日。邵华给正在北京办事的赵太和打电话说: “你过来吧,妈常叨咕你呢!”这一句话,也融入了毛岸青全家人对赵太和的情感。赵太和赶去为张妈妈祝寿,和他们一道度过了亲情融融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前些年,只要有空进京,赵太和就会去毛岸青家看看,叙叙友情,道声珍重。即使俩人不见面,逢年过节也要打电话问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赵太和,此生念念不忘的就是:当过毛主席的卫士;做过毛岸青的好朋友。熟悉他的朋友说: “瞧人家‘赵大个子’,难怪有那个精气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注:当年毛主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无论年纪大小,毛岸青等子女必须称他们为叔叔或阿姨。)</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