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周玩转字画,字卡,一开始只是看着群里宝妈们带着孩子各种模仿名画,有模有样,还有参与投票机制评分。</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就陷入成人思维模式,整个找画,模仿画都是我在操办,没有孩子参与的成分,更没有他选择喜欢不喜欢的意见征求。结果都是给孩子的要求,希望他能配合把名画模仿了,越是着急,反而孩子更抗拒,本来就着急、坐不住的娃,要让孩子模仿得跟画里很像还真是需要一番功夫,看似简单却不简单。这个细节的造型搞好了,那个地方又缺憾,不断调整,希望完整、完美,可孩子就是不大愿意配合,他不愿意就整乱,又得重头来,简单的摆造型搞了好久,还得抓拍。自己很累,结果整出来一般般的模仿照片,基本没啥心情再发出来参与投票评分了。虽然都说还可以,但是自己这颗心有些累,没有了过多再参与的动力了!</p><p class="ql-block"> 玩字卡的时候一上来也有点着急,玩啥才能创新呢?之前玩车轨道他已经玩过了,后来我不爱玩,所以也就很少跟孩子玩车道字卡游戏。想了一下突然想起来把字卡挂起来,一开始是指读字卡,让他当小老师,可是他依然没多少动力,两轮下来就没啥兴趣跑开不指了。当时挺着急,也有些想生气,立马转念,自己如果生气不对。孩子能逼着他按自己的意愿玩嘛?不能,自己都不愿意被强迫着做自己不喜欢的事,顿时不再继续让下层脑惯性下去。怎么这么难?咋就不爱配合玩字卡呢?咋才能让他有兴趣爱玩呢?几个问题下来自己也没答案。突然想到用绳子继续夹字卡,钓鱼吧,他喜欢钓鱼,试试钓字卡鱼宝宝,果然宝贝很入景。钓的鱼宝宝跑到地上,还配合让字卡鱼宝宝游到自己的网盘里。一开始自己夹字卡,取字卡,模拟钓鱼,取鱼。玩开了,我俩抢着收获上钩的鱼,不亦乐乎!情景本身很有趣,只是没太多表达能展现出趣味性。中午午睡孩子还不忘说要陪他玩钓字卡鱼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感谢自己遇到困难多尝试了一步,找到了一个与孩子共玩的方式。以后多从孩子的兴趣点来切入,用心发现,多尝试才会有新发现。多去掉在“我”的世界里。看见孩子,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