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笔者参加工作近44年,有16年变电运行工作、6年调度运行工作的经历,担任过班组安全员、部门安全员,参加过省公司级的安全工作检查和安全性评价工作。现在是一个地市公司的安全督查人员。虽说,在安全工作的道路上走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面对当前的安全管控工作是一片茫然。因为随着安全管控细则的细化,无论是安全督查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对《规程》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工作人员不会干了,自己也不会查了。</p> <p class="ql-block">虽说自己是督查人员,但是,面对安全督查工作也有一种莫名的压力。就说戴安全帽,《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进入作业现场应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人说“进入变电站的大门就要佩戴安全帽,也包括生活区”;有人说进入变电站的控制室可以不戴安全帽,但是,如果是控制室和保护室之间没有隔断,就必须佩戴安全帽。虽说,我在330千伏变电站曾经工作了16年,但是,当别人告诉我这些规定时,也让我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一个地市公司安全督查人员不戴安全帽被违章通报,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这些奇葩的规定都来自哪里,我也不知道哪位伟大的文学家把作业现场理解成变电站的生活区、控制室、保护室(这些场所确实有作业除外)。前不久,一个不熟悉电力系统的管控人员说,线路运维人员清理鸟窝属于高空抛物。此后,工作人员就伸手去将鸟窝里的木柴一根根的取下,放在背包里,从高高的铁塔或电杆背下来。因为,大家都知道,高空抛物已入刑法,它不属于违章了,近年来,有不少人因此到监狱报到了。可是,清理鸟窝那属于高空抛物吗?一个安全管控人员不小心说错了话,竟然导致众多作业人员去冒险作业,后果很可怕。</p> <p class="ql-block">线路运维人员都知道,鸟窝里面有许多铁丝,如果线路带电的情况下,一根根去拆鸟窝,很容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线路跳闸事故。2010年在青铜峡某林场大院内一10千伏线路,雨天鸟窝起火,引起线路跳闸,烧断光缆的事情。现场鸟窝掉落的铁丝足有2斤多重。因此,即使是戴绝缘手套拆鸟窝也是非常危险的,何况我们有些工作人员还不戴绝缘手套去拆鸟窝。</p> <p class="ql-block">日常工作中,安全督查的层级多,大家对规程制度的认识、安全管理水平各有差异,对作业人员的指导意见也各不相同。作业现场经常有作业人告诉我说,听张三说的,听李四说的,很少有人说规程制度规定的。甚至有人把我的指导意见“反过来”去误导他人,说是我说的。我告诉他们说,谁的都不要听,就听规程制度怎么说,凡事都要有据可查。可是,大家说,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大家在安全措施宁多不少的理念下,肆意对安全措施逐级加码,以至于现在大家都不看规程制度,就看违章通报的内容。因为,违章通报的内容就是对规程制度最好的释义,哪怕他是被逐级加码的,甚至是片面的、错误的。</p> <p class="ql-block">安规中的规定,不可能面面俱到,作业现场的工作环境、作业条件千变万化,我们既不能生搬硬套安规,也不能降低安全工作标准,更不能逐级加码,特别是规程制度不太明确的内容,我们还是要通过案例读懂弄通规程。</p><p class="ql-block">现在部分班组人员结构失衡,老师傅年龄大,文化水平偏低,对计算机办理工作票、操作票一筹莫展。年轻人实际工作经验欠缺,虽说,对计算机比较精通,死记硬背规程制度如鱼得水。但是,把规程制度与实际应用起来非常困难。办理工作票、填写操作票、撰写三措一案,犹如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坐在办公室经常与规程制度打交道的管理人员对规程制度都一筹莫展,对于技术力量薄弱的工作班组来说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安规好困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