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过年,又叫春节。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p><p class="ql-block">古时候,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直延续到现在。</p><p class="ql-block">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腊祭”或腊月廿三的祭灶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p><p class="ql-block">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但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p><p class="ql-block">过年,是咱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其它民族没有的。</p><p class="ql-block">海内外所有的华人,无论你信仰什么,都过咱中国的年。信仰耶稣,也要过咱们中国的年;信仰佛教也过中国的年。</p><p class="ql-block">什么才是“年”?为什么要“过年”?为什么中国人都有刻骨铭心的过年情结?</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中国人对传统节日要死守着不放?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p> <p class="ql-block">传统源于大道智慧,体现天人合一思想</p> <p class="ql-block">咱们看,过冬的时候啊,所有的草都枯黄了、都干了,一把火就烧尽了。</p><p class="ql-block">但是为什么到了春天的时候,春风一吹它又发芽了呢?</p><p class="ql-block">而且发的芽,一定是传承了它的基因,不会变种,对不对?</p><p class="ql-block">你们说为什么?</p><p class="ql-block">因为它的根没有断。嗯,根没断,根没变!</p><p class="ql-block">虽然有一年一年的变化,但是草木却永远是一次一次的“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天地给他们保留了根。</p><p class="ql-block">这是大自然展示给我们的智慧呀!是自然之道啊。</p><p class="ql-block">正是源于自然之道的思索,于是咱们老祖宗,自然联想到咱们民族,咱们家族如何延续发展,如何延绵不绝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如何养护我们生命的根,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家族的根!</p><p class="ql-block">这个对我们民族至关重要的传承根脉、认祖归宗的过程,就是过年!</p><p class="ql-block">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年文化!</p> <p class="ql-block">地球绕太阳一周,新的一周是不是要到来?而新的一周和旧的一周交替的时候,地球是不是要经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p><p class="ql-block">地球上的草木是不是也会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的周期循环呢?</p><p class="ql-block">那么,依据天人合一思想,我们人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我们说“道德礼规”,道的功能是德,德的表现是礼,礼的作用是规。不能明道先积德,不能积德先复礼,不能复礼先守规。</p><p class="ql-block">而我们凡夫俗子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君子,是不是就应该用“礼规”来顺应天道呢?</p><p class="ql-block">而这些礼规延续下来不就是传统吗?连根养根的礼规不就是过年吗!</p><p class="ql-block">于是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接续根脉的这些礼规,这个风俗呢?就是过年。</p> <p class="ql-block">🍀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p> <p class="ql-block">春节(别称:新春、年节、天腊、岁首、新年、大年,英文名:Spring Festival)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日期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1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多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处在一种主体与对象之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主要有道家、儒家、佛教三家观点。</p><p class="ql-block">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p><p class="ql-block">在禅宗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秤谌看,仍有点象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p><p class="ql-block">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听到“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天与人有什么关系?也许有人会说:“天是天,人是人,这怎么能合到一起,天与人又怎么能谈到关系”?但是,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宇宙与人是“全息对应”的,不能分开看。中国的经典《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无不渗透着天人合一的文化,人与自然、与宇宙万物的合一。</p><p class="ql-block">“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全息宇宙观”的真谛。天就是大自然,就是宇宙。人就是人类,就是我们自己。合一就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互相感应,阴阳激荡,合发共振,浑化一体,和合统一。</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人体有365个穴位, 一年刚好365天。</p><p class="ql-block">人体有四肢, 一年有四季。 </p><p class="ql-block">人体有12条经络, 一年刚好12个月。 </p><p class="ql-block">脊椎有24节, 一年刚好24个节气。 </p><p class="ql-block">人有7窍, 一个星期有7天。 </p><p class="ql-block">再比如古代人所说的人体内的小周天,其实代表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这一系统;人的脊椎有24节,随着身体的循环,每一个骨节都会发生相应的感应。而根据对这些微妙变化,古人体会到了一个周期应有的变化节点,更巧合的是这24个变化节点和大自然一年的24个变化节点完全吻合!</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人与大自然的运转规律完全吻合! </p><p class="ql-block">所以,人身上每一点都在宇宙之中有着其对应点。通过反观与内视,所有的星系都会在人体之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比如五脏之中的28星宿,比如命门之中的银河系。“静”的本质就是不断提高自己与自然的共融能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人本天地之气而生,故而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和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持机体阴阳平衡。我们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