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蓬——地震后的名称“临建”

老马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给天津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据《天津通志·大事记》和《天津通志·地震志》记载:全市死亡24345人,重伤21497人,有67%的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市区68%,郊区、县65.2%)。</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地震后通过上面数据就可以看到天津当时的惨状,我当时还在北大荒插队没有赶上,可心情可想而知家里还有一大家子人呢,是回家看看还是等消息,一直犹豫不决但已开始做回家准备,还不错第三天接到家里电报:“全家平安”,四个字一颗心才算放平,当时我们一起下乡的没有听到不好消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过年回来才真正知道当时的惨状……我们住的美院宿舍还算不错基本没有塌房,只是一些女儿墙堕落,但是大院没有了到处都是临建棚。我家窗户正对的大槐树下是我家临建,后来还成了我的婚房。哈哈这就是许多知青结婚成家的第一间房子,后来又住过平房、独单直到现在的偏单,越来越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看看这些照片就可以了解一下当时震后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震后除了互救的群众,首先进入救灾现场的主力军还是解放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医院都搭了帐篷伤员在这里治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震后数年,天津地区余震不断,很多市民不敢搬回自家的危房,依然住在用竹杆、木棒、篱笆、苇席和黄泥搭建起来的临建棚里,生活状况苦不堪言。那时的临建棚,在全市建得满大街都是。很多操场、体育场、公园、河边、广场,甚至马路两旁也见缝插针盖满了临建棚,路中间留一条窄窄的通道。整个市区搭建了抗震棚23万间,256万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些大水泥管是当时修建下水道时剩下的,放在路边不太热闹的步道上,这时就成了最安全临建棚,把一头堵死另一头挂个帘子就成最好的房间,虽然小点但却最安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天津市安置震灾无房居民住房及拆除临建棚实施办法1981年6月27日天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批准 1981年6月3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施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为了尽快解决震灾无房居民的居住困难,改善城市交通和市容,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办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和职工、居民,都须顾全大局,遵守本办法,为尽快消除地震造成的灾害作出努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凡在马路、人行道、里巷、公园、绿地、体育场、楼群之间、学校场地及其他公共场所搭盖的临建棚,无论属于单位或个人,都必须拆除。院落内的,震灾无房居民和落实人的政策的无房居民所居住的临建棚,在其分得住房后,必须拆除;其他闲置的临建棚,也应拆除。建筑工程已完工的工棚,必须拆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为安置待业人员就业而搭盖或使用的临建棚,经妥善安排后,抓紧拆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出租、倒卖临建棚均系非法行为。出租、倒卖的,其非法收入,由当地区、县人民政府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依法惩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凡经再三教育,拒不拆除临建棚的,要强行拆除;对无理取闹,谩骂、殴打工作人员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以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就这样也没有拆干净,留下许多违章建筑,也成了后来孩子大了结婚无房的一个解决办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标准的临建棚,在地震纪念馆可以看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当时以掌握地震知识和一些小道消息为荣。而且还成立了许多地震观察小组负责值班和一些仪器的监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直到现在一些老居民区还有这样的临建棚,只不过不在住人,而是成了仓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