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儿时的回忆

皓月

<p class="ql-block">每次骑行回家路过儿时生活,玩耍的地方,总有一种想要记录的冲动。今天回来得早,索性达成这一心愿。</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出生的地方,以前往右是一条胡同,那是第一个家——老宅子,是姥姥接的生。据说赶上国家实施计划生育,老妈差点儿把我计划下去。</p> <p class="ql-block">当时左邻右舍的房子还都在,只记得他们家养了一头老母猪,有一次下了十来只小猪崽儿,好可爱。我还记得他们家孩子还是“骑猪大侠”呢。</p> <p class="ql-block">儿时与伙伴们在运河玩耍的“团结桥”,只不过这是重新修建的桥,带石头栏杆的老桥因为年久失修被划定为危桥,再也看不到了。无数次想起在桥墩上钓鱼🎣,用竹竿捅蝙蝠🦇洞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静海的母亲河——南运河,也是我们小时候摸鱼抓虾、扑蜻蜓的好地方。这里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这里当年是一个三角池塘,是大人们游泳的地方。旁边的水井则是最早供人们吃水的水源。</p> <p class="ql-block">这里当时是一个荒废的大土洼,我们在里面嬉戏玩耍,印象最深的就是“捅马蜂窝”了,超级无敌大的马蜂窝,尽管都戴了柳条帽子,还是被蛰了好多大包。不过都以为“为民除害”呢。</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田地里劳作的地方,所以现在跟庄稼也特别亲。</p> <p class="ql-block">如今叫“永安西里”了。</p> <p class="ql-block">唐官屯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据说给很多著名品牌的化妆品生产过产品,好多同学在这里工作过。至今使用的镜子和梳子还都是他们家的。</p> <p class="ql-block">都说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最有文化,最有名气,接下来的一组照片带您看看我的老家唐官屯的胡同文化,同样接地气,有历史……</p> <p class="ql-block">看房子,土坯房,不常见了。</p> <p class="ql-block">大青砖瓦房,仅仅存在几户了。</p> <p class="ql-block">触碰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河沿街的胡同最多,名字最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当年著名的“渤海商场”</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所在地,那时候叫“育红班”。</p> <p class="ql-block">透过铁栅栏门还能看到当年的教室,脑海里浮现出与伙伴们跳板凳舞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老屋子,记录了多少风雨沧桑……</p> <p class="ql-block">上学时必过的“九道弯胡同”,至少九道弯,是玩“捉迷藏”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弯弯曲曲的胡同里,有我们童年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上小学一年级的地方,那时候的下课铃声是老师用斧头敲击半截铁道轨发出的声音,悠扬绵长,声声入耳……</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也是红领巾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当年好多老师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里是不可侵犯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清真寺🕌胡同,远远地就能看到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望月楼”,我还记得跟同学来这里做礼拜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记录历史的“砖包皮”,这种墙皮也很难见到了。</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马老三烧鸡”,他们家最早研创的“酱鸡”。</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大集不在正街和中街了,都在市场里,今天恰逢大集,依旧人山人海,做买做卖……</p> <p class="ql-block">铁路🛤️边上的白水塔,历史的见证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唐官屯火车站🚉,当年要比静海火车站大多了,如今已经停运。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当年火车站两旁都是旅店、商店,好多同学的家长都在这里经营。</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刘记烧鸡”,他们家才是唐官屯烧鸡的创始人,“鼻祖”级的存在,满满的都是情结。</p> <p class="ql-block">唐官屯中学,题字的先生可是皇亲呦。我们上学时初中和高中在一个院子里。所以有了跟学哥、学姐一起训练的时光——还记得我们的那首《男儿当自强》吗?</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校——唐官屯小学,一百多年历史的学校,民国时它叫“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三街的牌楼很气派。</p> <p class="ql-block">唐官屯最大的饭店——宏达饭庄。</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电影院,最早好像两毛钱一张票,也是我们学雷锋做好事的基地。好像《红高粱》《少林寺》当年特别火。</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的“刀削面”,唐官屯地面上削面的天花板,在我的骑兵探店里出现多次了。</p> <p class="ql-block">同样二十多年的老饭店——人民饭店,最大的问题就是量大,实惠,真实惠。</p> <p class="ql-block">回到现在的家——平安东里,还能睡到热炕头,不过今天就免了,三伏天还是扇扇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