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25日,是我们南开外贸校友会成立七周年的日子,校友会组织了7.25公里,72.5公里和172.5公里三个组别的纪念跑活动,以运动的形式向校友会表白。</p><p class="ql-block">1992-2022,我们经济系国贸9004专科班的同学毕业30周年。此时此刻,我也想对全班21位同学(包括我自己)发出深情表白:“分别30年,亲爱的你们在远方可一切安好?我想你们了!”</p><p class="ql-block">1990年,感觉那年的高考空前艰难,我虽然上了本科线,想报考我们学校,也只能上专科。到学校我才知道和我一样的大有人在。还有一位同学是因为高考重大失误沦落到我们专科班的,这就是我们宁夏的李秋兰同学。高考第一门语文考完她就崩溃了,我们那年空前绝后地出了两篇作文,一篇小作文,后面还有一篇大作文,她居然没看见那篇大作文,考完和同学对题才发现自己漏写了一篇作文。用她自己的话说:“当时我都快吐了,不想考了。”要知道李秋兰同学在高二的时候就模拟参加了高考,当时语文120满分,她就考出了88分的成绩。她懵懵懂懂地完成了后面的考试,就这样还依然上了本科线,进入了我们学校的专科。由此对我们学校当时的火爆程度和生源的优秀也可窥见一斑了,不仅本科班人才济济,我们专科班也是藏龙卧虎。</p> <p class="ql-block">我到宿舍遇到的第一位同学是北京的张世英,她当时还带来了一辆自行车准备做校内通勤用,没想到我们的校园居然小到去哪儿都不超过五分钟。张世英是我们宿舍迄今为止唯一失联的同学,其实毕业后我们还有过频繁的联系,彼此多次见过面,包括她到澳洲留学回国后我们也在北京和田西茜三个人聚会过。当时我们三个人三种身份,田西茜-孩她妈,我-已婚未育,张世英-未婚,我们在一起叽叽喳喳,笑成一团,仿佛又回到了校园时代,那应该是我最后一次见张世英,后来不知怎么就失联了。校友会成立后,我们也多方打听过她的消息,却杳无音讯。宁宁,你好吗? 只愿“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宿舍第一次集体活动是1990年9月16日,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那天是王彦如的生日,和我弟是同一天。那天我们一起去劝业场,回来赶上瓢泼大雨,一个个淋成了落汤鸡。我们宿舍年龄最小的是石新丽,1973年生人,属牛。她年龄虽小,但甚是老成持重,在以后的工作中果然脱颖而出,成为了我们班第一位处级干部。</p> <p class="ql-block">我们班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是天津本地的冀军燕和杨新凌同学带我们去水上公园。这也是初到异乡的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天津人的热情好客。大学的第一个元旦,吃的是饺子,伊军调的馅,全班同学一起动手包。话说男生会做饭基本就没女生什么事了,记得特别清楚伊军调馅时的那份娴熟自信,令我很是佩服。伊军同学也是我们班失联的一位。伊军,你能想到三十多年后,还有人记得你调的饺子馅吗?我们班的另外一位厨神是李剑明同学,青海的韩海青同学前几年带儿子来银川旅游,李剑明亲自主厨,在家里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现在能请人到家里吃饭可是至高礼遇了。</p> <p class="ql-block">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我确实是老了,过去的事情在脑海中那么清晰,如在昨日。20位同学,无法一一细细道来,但每位都如同一颗朱砂痣在我的心口。时间有泪,岁月无声,我们虽然在人生的长河中只相伴短短两年时光,但30年,40年,50年......年年岁岁,朝朝暮暮,那份浓浓的情谊仍历久弥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