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高山清渠〗有感 <p class="ql-block">生命在世间停顿的时间本就短暂,而他却用尽一生去书写那碗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团长,你从朝鲜归来,放弃了转业回家乡的机会,却跑到了这黔北的大山里来,你看,这群山峻岭,山路崎岖,最主要的交通还那么不方便,您到底是为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开始总是那么简单,而简单的故事也总是那么感人。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便被《高山清渠》的开幕深深吸引,让人不由得想继续看下去,去看看那个纯朴的1953,去看清《高山清渠》的每一个故事和每一个细节。</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生活也是我期望的,但我要兑现在战场上对贵州籍牺牲战友的承诺,我要替他们建设家乡,改变他们的故里,向那大山要出清泉与粮田,这就是我徐宏良来这里的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 朴实的回答,不需要过多的文字去渲染与修饰,就能表述清一名中国军人最真挚的情感与承诺。我喜欢这样的故事,身体也在不经意间被这《高山清渠》焊牢在沙发上。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样一段简单的对白,更多的是内心对军人那份敬畏,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信守诺言。</p><p class="ql-block"> 空寂中的大山、曲折里的山路、陡峭下的萧疏……是多少人避而远之不敢触及的,可是他没怕,来得是那么坚定,这或许就是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今日之中国才变得如此强大,变得如此有威望,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此刻才可以悠闲得坐在沙发上回望历史。所以,对于那些艰苦的过去我们不能遗忘,也不可以遗忘!</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祖国的大好河山,每一寸土地都值得我们去珍惜,都值得咱们用双手去创造”</span>这是徐宏良书记在去草王坝村路途中的肺腑之言;<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条山路上,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有人给你点燃了一个火把,这个火把就是党,就是组织,火把给你照亮了前面的路,你可以大胆的走向光明”</span>这是徐宏良与黄大发在屋内的对话;<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那一年,张巧玲才二十三岁,这片干疲困裂的土地还要夺走多少鲜活的生命才肯罢休”</span>这是黄大发妻子死后的一段独白……《高山清渠》一个隐藏在贵州大山里的故事片段,有太多太多的细节让我们去感慨与感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黄大发,贵州愚公者,中华之大智慧人物也”一个为洗脸都还要去四处借水的小山村,硬生生地让他在三山九崖上修筑起主渠长七千二百米,支渠长两千二百米的水渠,让草王坝村变成了一颗贵州深山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span>黄大发一生勇于担当、持续不息的奋斗践行着当年入党时许下的诺言,三十余年里如一日的坚持着。现在1935年出生的他虽已步入耄耋之年,可是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多久,他的故事都永远不会跟随仓促的时间失去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