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拉尔汇合——呼伦贝尔草原摄影采风之二【闲行碎影·2214】

苏扩善

<p class="ql-block">在海拉尔汇合——呼伦贝尔草原摄影采风之二【闲行碎影·2214】</p><p class="ql-block">苏扩善</p><p class="ql-block">7月20日下午4点,呼伦贝尔草原摄影采风团相汇海拉尔。</p> <p class="ql-block">20名成员来自三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贾维远老师和宋传刚、张治慧、吴洪超、王海彦、李祥等5位新朋友,加上我共7人从大庆城中心出发;8点整与从哈尔滨赶来的张慧队长和马国滨老师,在绥(芬河)满(州里)高速大庆北汇合;10点半在黑龙江与内蒙交界处的阿荣旗,从长春而来昨晚住在齐齐哈尔的李有刚、张晶夫妻归队,组成三台车11人的北上兵团,下午4点到达呼伦贝尔。</p> <p class="ql-block">王长军带领的东进支队,其他3人慕平斌、任树东和王宏,是他在西安摄影界的多年相识。他们17日晚到张北,18日早进入内蒙古,从西乌旗到东乌旗,19日晚到达阿尔山。一路镜揽草原风光,比我们早两个小时来到。4人风尘仆仆却毫无倦色。他们支队的佟玉洁老师,是今天从西安乘飞机直接到呼伦贝尔的。</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摄影界的朋友在当地迎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近700公里行程,从松嫩平原到兴安岭高地,一路蓝天白云,满目青翠。尤其那棉花糖形状的淡积云,一朵朵仿佛在眼前,追赶它却远在天边。留下印记的是,在大庆油田叫“三厂”的地方,我想用手机拍张“磕头机”留作纪念,一脚踏进路边的草丛里,蚊子“轰”地腾起来。前后不到两分钟,我的脖子上甚至隔着头发的头顶,留下了4个包。贾老师在车里边打死的一只蚊子,手上的血殷红殷红。</p> <p class="ql-block">晚饭期间,呼伦贝尔摄协的朋友,给我们介绍了呼伦贝尔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丰富的民俗、美丽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2007年夏我曾走马观花游览呼伦贝尔。今天听朋友介绍,忆当年感受,我的敬酒词脱口而出:“人好景好发展好,山美水美文化美,天大地大格局大。”</p> <p class="ql-block">海拉尔是草原上的一种野草,可以食用,因为历史上曾拯救过遭遇灾荒的牧民,草原人便把居住的地方改名海拉尔,毡房前的河流叫海拉尔河。这就是今天呼伦贝尔市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在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扎赉诺尔人,经过秦朝时匈奴统一草原的胜利,汉唐时和中原一体,到元朝成吉思汗的马队从草原出发书写辉煌,清康熙年间正式在呼伦贝尔建城。从古至今,世代绵延。</p> <p class="ql-block">我认为呼伦贝尔草原的文化特征是格局大包容性强。宽广的胸怀成为北方草原多民族的发祥地,在融合中发展成就了它在世界草原中的垄断地位,一曲《鸿雁》能让民族文化铭刻于史诗经典,甚至雷声一响就可催生出珍奇的不朽菌品。</p> <p class="ql-block">正如有首歌的唱词:草原母亲我爱你,呼伦贝尔大草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