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 校:东街小学</p><p class="ql-block">班 级:一年级3班</p><p class="ql-block">中队辅导员:张晶/吕克侠老师</p><p class="ql-block">参与者:一年级3班全体家长</p><p class="ql-block">编 辑:李新淇家长</p><p class="ql-block">分享内容:《童年缺爱长大后缺什么》</p> <p class="ql-block">童年对于人的一生,重要性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有很多心理顽疾,隐藏得很深,比如缺爱。</p><p class="ql-block">缺爱是众多心理缺陷的根本原因。比如胆小、懦弱,敏感,自卑等等。</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缺爱,长大后往往自卑,不自信。有时候会渐渐习惯于不被关注,不被照顾,不被呵护,不被理解进而变的独来独往,不参与别人也害怕别人进来。 </p><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意识到,我们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有着无法回避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正面的,比如父母和老师的奖励或者一次比赛的胜利。</p><p class="ql-block">有些影响是负面的,比如被父母打骂、当众羞辱等。</p><p class="ql-block">肉体上的痛苦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但是心里上的虐待简直就是噩梦!</p> <p class="ql-block">这些真实发生了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回忆的起,事件的影响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可是还有那么一些“事情”,我们虽然记不得,但它们仍然对我们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只不过这种影响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事情真的发生了,而是因为它们应该发生却没有发生。这就是童年时期爱的缺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父母足够的认可、接纳、和回应,孩子便学会了去隐藏或者压抑他们的真实感受,缺爱的负面影响就发生了。</p><p class="ql-block">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没有反抗和抵御的能力,但是他们有本能的生存策略。</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孩子为了生存,会完全的接受父母对自己情绪的回应,从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去迎合父母。</p><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如果经常体验到父母的上述行为反馈,便会逐渐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了并搁置一边,或者彻底隐藏了。只有这样,这些感受便不会再被父母发现,自己就能变相的取悦他们了。</p><p class="ql-block">可是这样一来,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最终都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了。结果,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就割裂了。</p><p class="ql-block">在这样家庭环境长大的人,时常无法感知到自己真实的情绪,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时常表示怀疑。</p><p class="ql-block">他们的情绪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压抑,没能通过父母的肯定和接纳而真实的被体验过。</p><p class="ql-block">他们的情绪没有根基,无法着陆,似乎总在一种飘渺的状态。</p><p class="ql-block">他们的外表可能看似一个健全的人,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彷徨、寂寞、空虚。</p><p class="ql-block">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哪里有什么不对,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少了什么哪里不对。</p><p class="ql-block">他们无法很好的知觉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觉察和体会别人的情绪,因此他们很难和别人建立深刻的情感关系。</p><p class="ql-block">总觉得有那么一堵墙横在自己和别人中间,因此内心时常没有归属感。</p><p class="ql-block">他们总有种感觉,仿佛自己永远在别处,不知道这个世界哪里是属于自己的。</p><p class="ql-block">童年缺爱的人,他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无法完全相信自己的决定。</p><p class="ql-block">他们也因此经常对自己的决定十分纠结,常常发现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p><p class="ql-block">童年缺爱的人,他们似乎总是为别人着想,却很少为自己着想。他们或者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无法表达,又或者体验到某种感受和需求却害怕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潜意识的声音一直在提醒他们: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们或许习惯了对别人报以微笑,但是对自己似乎额外的苛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面对自己的时候,他们经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他们成年后,他们的情感体验有盲点。他们不但无法很好的体会自己的内心状态,也很难准确的体会别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也自然比较难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们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与他们当年一样,在一个情感盲点里长大,同样缺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创伤,很难康复、很难治愈。除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借助可靠的人的帮助(比如非常爱你的爱人)让自己变得强大而皮实,别无他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缺爱的人长大后,往往有以下一些特点和问题。</p><p class="ql-block">1,社交障碍。不自信,自卑。不会表达自己的爱,在人多的地方感到无所适从的心慌。 2,即使是再自我的人潜意识中也会想委屈自己而取悦别人。 3,无力爱人,无法被爱。不认为自己值得被爱。 4,外表自傲清高,内心孤独敏感自卑。外表生人勿近,内心多想有个人来抱抱我。 5,迷恋被人追捧、仰慕的感觉,却又习惯对此表现出深深的不屑。在生活中即为极度的完美主义,要么优秀,要么去死。 6,时常徘徊在无人爱自己的失落与证明别人不爱自己的焦虑之中。 7,觉得自己消失了也不会有人觉察或者在意。 8,人情世故淡薄。日常看似情深义重的友谊都是为了迎合对方假装出来的。其实自己内心什么也感受不到。 9,喜欢独处高于一切。 10,很容易嫉妒别人。无论那个人优秀还是平庸。 11,极度缺乏安全感。小时候喜欢抱着玩偶一个人哭或者睡觉,长大后曾经因为害怕某位亲人的离世连续做噩梦长达两年。 12,怕成为别人的累赘。只要不是火烧眉毛的事宁愿自己憋着也不会去麻烦别人。 13,女生。永远学不会撒娇。 14,学不会如何安慰人。因为永远不能感同身受。 15,自尊心强,做不到放低姿态去求人。 16,总是看到人性的阴暗面。总习惯把他人想的很坏。 17,利益性很强,每当有人接近会揣测清楚各人的目的。接近他人亦是如此。 18,突发性情绪抑郁。有时有自杀欲望。 19,心中无时无刻存在着一个缺口,情绪黑洞难以填满。</p><p class="ql-block">20,比任何一个人都讨厌自己。 21,讨厌任何人和我秀恩爱。</p><p class="ql-block">22,想对所有靠近我的人说声滚,想祈求所有远离我的人靠近我。</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就真的不会幸福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童年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有很大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就不会幸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善:</p><p class="ql-block">1、学会与过去和解</p><p class="ql-block">要学着与父母和解。</p><p class="ql-block">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相信大多数父母的初衷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因为自身性格的局限,所以有些父母无法给孩子提供真正健康合理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如果只是一味地对父母的教育心存怨恨,这并不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也应该试着体谅父母,允许他们存在过失,这会更有利于我们从消极的状态里走出来,学会放下过去,迎接崭新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2、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从小缺爱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虽然外表可能显得比较强势,但他们的内心是脆弱无力的。</p><p class="ql-block">他们害怕别人看到真实的自己,因此不敢在别人面前流露出真实的自我。</p><p class="ql-block">可以试着让自己放轻松,尽管会有缺点,但也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当你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时,你会觉得活得比较轻松,同时周围的人也开始逐渐接纳你。</p> <p class="ql-block">3、学会在爱里重生</p><p class="ql-block">只有爱可以治愈内心的伤痛。</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感受爱。比如在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去感受爱的流动,让温暖的友情滋润我们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爱,才会愿意真正相信爱的存在,相信这个世界上确实会有人愿意真心接纳你的所有。</p><p class="ql-block">当你真正相信爱的存在,才能学会以爱去回馈爱,经营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