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又是一年荷花盛开的季节。清晨走过幽静的荷塘,田田的是荷的叶,婷婷的是芙蓉般的花,花儿出水很高,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淡淡的荷的清香。我喜爱莲,不仅在于她的卓世而立,更在于她至纯至清的品性——纯净,细腻、柔软、坚韧。风过生香,花开见佛,她香远溢清的体息像极了母性的情怀,她润泽的花瓣总让我感觉到温馨与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芙蓉流年如梦,莲花飘拂淡淡香,四十年前的半田方塘荷花永远开在我的心田。她香远溢清,弥久如新的气息穿越岁月的河流,沉淀在我的心头。那是七十年代,由于父亲病重,母亲无睱照顾众多年幼的孩子,于是我被送到了距家几百公里之外的淮北平原,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大姨,也第一次见到荷花。记得那是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和二表姐去田间打猪草,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大片荷塘,虽然是初秋,荷花依然开得茂盛。层层叠叠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水塘,星罗棋布的荷花像天界下凡的仙女凌波而立,在一池碧波中轻轻搖曳着。表姐涉水给我摘了一朵粉色的荷花,我来不及细嗅便举着花儿一路奔跑。刚进院门便遇到收工回家的大姨,大姨那时三十七、八岁的年纪,一身干净的素色衣服,虽然身居农村,但身上依然保留了大家闺秀的气韵。大姨手捧莲花,慈爱地笑着,将挂满汗珠的脸埋在花朵里,夕阳映照着荷花,也映照着大姨,那张在莲花里笑脸如靥的脸庞,虽然没有不胜凉风的娇羞,却是如此的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后三年的寒暑假都是在大姨家度过,大姨给了我安稳无忧的童年。大姨家有六个孩子,无论我们如何调皮,生活如何艰辛,大姨从不责骂孩子,她慈毌般的笑容是从心底盛开的莲花。七十年代,农村的生活还是很艰难,吃饭时,大姨总喜欢往我的碗里多加点饭。,有时她会把我拉进灶房的隔间,偷偷塞给我一块很紧俏的云片糕,慈爱地挡在我的面前,并告我不要告诉其他姊妹。在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云片糕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件奢侈品,但大姨却把它给了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后再见大姨已是二十年之后的深冬,大姨陪同生病的姨夫来我工作的城市看病,六十多岁的大姨已是青丝染霜,岁月己在她明熙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寒冷的病房里大姨搂着我,像见到久别的孩子那样,笑着,笑着,眼泪滑落到她不再丰腴的脸庞。此后的曰子,我经常在病房陪伴大姨,大姨依然是慈祥的,和善的,她历经沧桑的脸像深冬里的荷叶,“绿裙难胜寒,任西风,削落霞冠。”,她倔强而又平静,坦然而又淡然地面对岁月所赋予她的一切,困苦与恩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花开盛夏又一年,只是尘世中没有了大姨的身影,大姨用慈母的笑脸和五谷杂粮温暖了一个孩子的心,在一幕幕平凡的烟火里升起温暖的爱意,让慈爱的花香氤氲四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轩窗 竹翠湿,案牍荷花香”今晚我又走过荷塘,掬一缕花香,将流年的岁月折成一瓣盛开的清莲,守一份清静、一份安暖、一份素心、一份温良让岁月生香。</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