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漫步四川最美古街巷

王朝

<p class="ql-block">昨天(7月18日)还是火辣辣的太阳把大地晒得热浪滚滚,把小树小草晒得耷拉了脑袋,把花晒开了,把人们晒得大汗淋漓,把音乐大王知了都晒得直叫,大声的唱着,热呀,热呀!然而今天(7月19日)是凉风习习,天气凉爽,凉风像清洁⼯⼈,⽤⼀把神奇的扫把扫除灰尘,把城市装饰得漂漂亮亮、⼲⼲净净。天气很好,朋友们相约,到李庄古镇游玩。上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李庄古镇。</p> <p class="ql-block">宜宾市李庄镇,一个屹立于江边的小镇。这里有长江和码头,有古建和历史,有美景,也有美食……这里,有令人向往和着迷的四川最美古巷——席子巷。</p> <p class="ql-block">席子巷,是古镇李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条古巷,曾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美古街巷。</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这是一条建于清朝初年的老街 ,长59米,宽2.5米,因过去为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之处而得名。席子巷虽建于清代初期,但还保留有线条简洁明快的明代建筑风格,现保存完好,如今虽然没有了街市的繁闹,但却有着最为闲适的生活意境。</p> <p class="ql-block">瞧,整条街都是一楼一底的木建筑,穿逗结构,二楼清一色的木挑吊脚楼,上有屋檐,这一来就把不宽的街覆盖了,街两旁的檐口仅40厘米的距离,站在街市往上眺望,仅看见一丝天空,故而席子巷又被称作一线天。加之与长江平行修建,巷之两端另有街房阻隔,冬日寒风不易进巷,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特点,非常适宜居住。</p> <p class="ql-block">小巷两边各建门面房九间,分三次间隔时间不长而建成。(按照川南民居的建筑习俗。第二次紧邻所建的房屋,决不允许超过第一次修建房屋的高度,只能略低一点,否则意味着自己的房屋高人一筹,生出许多纠纷麻烦来。)其布局为九、五、四间,铺设街面的长石板共九十五块,巧合之数是否暗含主人尽管我明朝已经覆灭,但其皇家血统尚在,其建筑仍然蕴含我 “九五之尊”寓意,有待人们去破解这一楼百年之谜。</p> <p class="ql-block">看,在大门之外还有一扇半截小门,俗称“腰门”。腰门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关猫狗小孩,还具有一项和过去封建礼节有关的重要功能,用一句话来说,一是采光,二是避嫌。因两街两边的檐口相距较窄,纵然是青天白日,光线也极为有限,若逢阴雨,两边民居将大门完全开启仍觉光线微弱,反之则漆黑一片。若将门完全洞开让光线投进,虽可以解决光线的问题,但室内隐私被过往的行人一览无余,在房内做针线的女子们会有“抛头露面”之嫌,给人以不端庄之感,招人闲言碎语。为解决这一矛盾,古人想出在大门之外再安装一道“腰门”,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线,又可以省去因“抛头露面”惹来的流言蜚语,这可是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腰门的发明和应用,不失为古人的一项聪明杰作。时至今日,腰门除了避免妇女“抛头露面”的功能已不复存在之外,其他诸如采光、防止宠物外窜的作用依旧发挥。</p> <p class="ql-block">瞧瞧,这一条青瓦遮挡阳光雨水的小街,也遮挡了外界的喧嚣,人们不急不缓地过着悠闲的日子,挑水的,拉车的,摇蒲扇的,还有拍照的,步履都那么舒缓。</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里也是游客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巷子尽头的咖啡馆,虽然简洁,但飘香的现磨咖啡,会让人忍不住坐下来歇歇脚,一杯咖啡,一段慢时光 。</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朝</p><p class="ql-block">图片/绿如蓝、王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