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  有两部电影我每年都要看上一遍《安娜卡列尼娜》和《乱世佳人》。最近的一次看完《安娜》我总想写点什么,但是心绪难宁。今夜又是窗外雨潺潺,对于这样的环境我情有独钟,我可以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灵魂深处。是的,我念念不忘——安娜!</p><p class="ql-block"> 以前每次看到安娜卧轨的情节时,我总是要回忆托尔斯泰在书中的描写:伏伦斯基抱着安娜的尸体痛不欲生,万分悔恨自己不该负气离家,留下孤独的安娜独自承受痛苦煎熬。我总为伏伦斯基的这种痛苦而大快人心,他终于感受到了痛苦。他会自责悔恨一辈子的。然而这一次再看,我不这样认为了。安娜并不是要以死来报复这个不值得托付的男人。如果她是为了让伏伦斯基痛苦悔恨才选择结束生命的话那么安娜的死是毫无意思的。以前我的理解太狭隘了。</p><p class="ql-block"> 我仔细的看着她临死前在车站的细节,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不停的人流……她在哪里?她要干嘛?她是谁——她是一个失去了她最爱的孩子的母亲,成为了别人的情人,而自己还需要不断的逼迫对方承诺是爱自己的,不断的需要酒精麻醉神经,不断的承受着因为对方不在身边而自己产生的各种胡思乱想的煎熬……安娜输了,输的一无所有,她以为自己为爱痴逛,抛家弃子追求了自由的生活与真正的爱情,最后她发现自己已经可怜到需要佛伦斯基不断的证明是爱她的她才有安全感。难道她自己不明白吗——这种承诺自己都觉得是虚假而毫无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尊严何在?就在那一瞬间安娜明白了!人间不值得!她不能再忍受自己这样卑微,这样“无理取闹”,这样自己都觉得自己可耻的存在!唯有死亡可以解脱她千疮百孔的灵魂,唯有死亡可以换回她完整的自尊!唯有死亡可以找回真正的自己。于是她看着列车开过来,微笑着倒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唯一不舍的是心爱的儿子,对不起了,伤害已经发生……</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论文我写的是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当时我特别相信特蕾莎的灵魂与肉体的爱情,当特蕾莎做不到萨宾娜与托马斯那样灵肉分离的“相爱”时,注定她只能是悲剧的结局。唯有死亡可以让她保持灵魂的自由与尊贵。今天看来,安娜正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灵魂已经不在纯净,无法忍受自己曾经信仰的爱情是一场虚空,无法忍受这种苟且的生存状态,她是勇敢的追求了自己灵魂与肉体的统一,即便这二者有过短暂的分离。</p><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我这样欣赏安娜,一点也不妨碍我喜欢斯嘉丽!是的《乱世佳人》斯嘉丽!</p><p class="ql-block"> 为了生存她可以连续三次嫁给自己其实并不爱的男人,而在每一段爱情之间她心中常驻着——艾希礼!这个其实并不适合她的男人!她始终以为自己爱的是艾希礼,直到最后在一片迷雾之中才发现那个在大雾中亮灯的指引着她走出迷雾的地方就是瑞德给她的家!</p><p class="ql-block"> 其实斯嘉丽是更高级别的灵肉分离,这种现实的婚姻只是她生存的手段而在她心里她一直忠于自己的爱情,她一厢情愿爱着的艾希礼!</p><p class="ql-block"> 斯嘉丽是勇敢强大的,她从未把自己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男人身上,为了活下去婚姻也不过是一场交易。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坚定的去努力!所以她从未让自己陷入绝望,从未让自己无路可走!</p><p class="ql-block"> 我想明白了——安娜让我时刻记得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守护尊严,斯嘉丽则告诉我必须依靠自己,永远不要磨灭生存与战斗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感谢托翁与米切尔的经典著作,每次阅读与观影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