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阳]2022年7月19日</p><p class="ql-block">星期二</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打卡任务同昨天: </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茶文化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第三节 中国茶文化精神</p><p class="ql-block">新书27~38页</p><p class="ql-block">旧书16~22页</p><p class="ql-block">🍀今日金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学习时代,如何构建自己的学习能力,尤其是高效学习能力,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重要秘诀。</span></p><p class="ql-block">🌹 知识点汇总:</p><p class="ql-block">1、广义茶文化的含义?</p><p class="ql-block">狭义茶文化的含义?</p><p class="ql-block">2、茶文化的核心内涵?</p><p class="ql-block">3、中国茶道精神是?</p><p class="ql-block">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4、茶艺的三种形态?</p><p class="ql-block">5、茶艺包括泡茶技巧和饮茶技巧,泡茶技巧包括?饮茶技巧包括?</p><p class="ql-block">6、茶艺属于实用美学、生活美学、休闲美学的领域,具体表现在那几方面?</p><p class="ql-block">7、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p><p class="ql-block">8、20世纪70年代,中国( )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开始广泛使用。</p><p class="ql-block">9、中国茶艺定型和完备阶段在( )?</p><p class="ql-block">10、明代茶艺最重要的贡献是( )的定型和发展。</p><p class="ql-block">11、中国茶艺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p><p class="ql-block">12、茶艺的重点在( ),重在品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 ),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p><p class="ql-block">13、茶文化与一般饮食文化有很大区别,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 )?</p><p class="ql-block">14、风格最独特,影响最大的茶艺,乌龙茶茶艺出现在哪个朝代?哪个地区?为什么?(有点儿脑筋急转弯,不用考虑太复杂[偷笑])</p><p class="ql-block">15、从事茶艺工作的人员除了为顾客服务之外,还肩负着普及( )、推广茶文化的任务,应该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章 茶文化基础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节 中国茶文化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 知识点汇总:</p><p class="ql-block">1、广义茶文化的含义? </p><p class="ql-block">答,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p><p class="ql-block">狭义茶文化的含义? </p><p class="ql-block">答;狭义的茶文化是专指精神财富部分。</p><p class="ql-block">2、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p><p class="ql-block">答:①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p><p class="ql-block">②茶道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p><p class="ql-block">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依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思想,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p><p class="ql-block">③茶道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是以一定环境氛围为基础的,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是品茶约会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p><p class="ql-block">3、中国茶道精神是?</p><p class="ql-block"> 答:中国茶道精神是“和、静、怡、真”。</p><p class="ql-block">中国茶道精神,是和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性格的养成、中国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是中国民族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的背景下的一个分支。</p><p class="ql-block">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为中和之道;</p><p class="ql-block">二为自然之性;</p><p class="ql-block">三为清雅之美;</p><p class="ql-block">四为明伦之礼。 </p><p class="ql-block">4、茶艺的三种形态? </p><p class="ql-block">答:一、潇洒自如的品茗;二、营业性的茶艺;三、表演型的茶艺。</p><p class="ql-block">5、茶艺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泡茶技巧包括?饮茶技巧包括?</p><p class="ql-block">答: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p><p class="ql-block">饮茶技巧包括 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形、味、韵的体味。</p><p class="ql-block">6、茶艺属于实用美学、生活美学、休闲美学的领域,具体表现在那几方面?</p><p class="ql-block"> 答:具体表现有:茶艺包括环境的美、水质的美、茶叶的美、器具的美、艺术的美。</p><p class="ql-block">而泡茶的艺术之美,又应该是泡茶者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容貌、知识、风度和内心精神思想的统一。</p><p class="ql-block">而饮茶同样要强调美,应该与粗俗的、低劣的品茶者严格地区别开来。待客之道也应该讲究艺术,讲究心灵的相通。这样的茶艺才达到了艺术的准则和要求。 </p><p class="ql-block"> 当然,泡茶与饮茶的技艺只是外在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是对茶文化精神的追求,是一种文化观念的融通。茶艺是对茶文化哲学层面的、观念层面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这种表现形式应该是外在与内在的一致的和谐。</p><p class="ql-block">7、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p><p class="ql-block">答: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p><p class="ql-block"> 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p><p class="ql-block"> 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p><p class="ql-block">8、20世纪70年代,中国( 台湾 )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开始广泛使用。</p><p class="ql-block">9、中国茶艺定型和完备阶段在( 唐代 )。</p><p class="ql-block">10、明代茶艺最重要的贡献是(瀹饮法 )的定型和发展。</p><p class="ql-block">11、中国茶艺的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 答:不论何种茶艺,都体现出中国茶艺的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一是哲理为先;</p><p class="ql-block">二是审美为重;</p><p class="ql-block">三是个性为要;</p><p class="ql-block">四是实用为佳。</p><p class="ql-block">12、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p><p class="ql-block">🌸 茶艺的重点在( 艺 ),重在品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 道 ),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p><p class="ql-block">13、茶文化与一般饮食文化有很大区别,它除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p><p class="ql-block">14、风格最独特,影响最大的茶艺,乌龙茶茶艺出现在哪个朝代?哪个地区?为什么?(有点儿脑筋急转弯,不用考虑太复杂[偷笑])</p><p class="ql-block">答:出现在清代。</p><p class="ql-block">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p><p class="ql-block">🌸 因为乌龙茶出现在清代,广东和福建都是乌龙茶的产区。</p><p class="ql-block">15、从事茶艺工作的人员除了为顾客服务之外,还肩负着普及( 茶艺知识 )、推广茶文化的任务,应该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