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7年我们高中毕业,距今正好45周年。按照惯例,应该组织一次同学聚会,同学们以及老师们,大家见见面,叙叙话,但疫情当前,一时无法相聚。思来想去,谨以此文作一些回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校徐市中学在撤乡并镇后已于2012年的下半年并入董浜中学,徐市中学的办学史在10年前的那个夏天戛然而止,原地重建了徐市中心小学,徐市中学的历史浓缩在徐市中心小学陈列室的一隅。对于我们毕业于徐市中学的人来说,母校不复存在了,是一个无法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回想2017年毕业40周年的聚会,我们在中心小学里活动和留影,没有了母校徐中这个平台,一种陌生感油然而生;没有了母校徐中作为背景,总觉得话题因缺少了场景的烘托而显得单调。提起母校徐中,总有一种淡淡的失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市中学是1957年在智林寺内创办起来的,直至文革期间停课都只有初中部,1968年秋复课才开办了高中,仅招收为数不多的学生组成1个班,据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只有33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曾任徐市中学第一任校长,既是领导,也是当年仅有的5位教员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1972入校就读初中时,一个年级有三个班了,前面几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一部分留校当了老师。当时学校很简陋,一个大殿,两排平房,三颗古银杏树是醒目的标志。古银杏的树荫下是学生们课后嬉戏追逐的地方,三个人才能合围的银杏树,留给我很多美好的记忆,每年银杏果成熟时,学校会安排校工摘下银杏果分给大家品尝,那是我们期盼许久的美味,是最开心快乐的时刻。我刚进初中时在大殿里上课,大殿内安排了不同年级3个班同时上课,这边老师讲课,那边老师就让大家做习题,相互间倒也没多大影响。在我就读初中、高中的整整五年中,是老师带领学生们艰苦创业,建设学校的5年。寒暑假及课余时间我们大都在校办工厂里劳动,教化学的周炳华老师带着我们用“银镜反应原理”做玻璃镜子;教物理的吴仲威老师带着我们“解剖电机转子、定子和线圈”维修电机;劳动课全体学生缝劳保手套;学生们把捡到的旧砖头带到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用锤子砸碎后当石子,用来铺“洋灰”地坪,小山似的一堆旧砖头砸得手上起泡了,大家都砸不动了,曹藕芬老师就给我们讲故事、带领大家唱歌,给大家鼓劲。后来买来了砖瓦,一块块都是老师和学生从运输船上接力搬运到工地,终于盖起了一栋小楼,大家在崭新的教室里上课,大殿成了体育馆,里面添置了兵乓球桌和双杠、高低杠等器械。高中时大殿已拆除又盖了新的教室。徐中不仅教了我们语、政、外、数、理、化等文化知识,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意志坚韧、勇于担当的良好品德,使我们一辈子受益,在此要感谢母校,感谢所有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1977年7月,我们77(1)班高中毕业生与班主任郑益民老师的合影照。我作为77(1)的班长,当年和团支书顾永昌一起配合班主任郑老师带领全班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和各项义务劳动,是德、智、体、美、劳先进班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高中毕业后下放农村当了一年知青,1978年离开家乡在外求学、工作,但每年探亲都会去母校转一圈,看到母校盖起了新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很是欣慰。上世纪80年代初,徐市中学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曾经受到省政府的嘉奖,一度成为江苏省的明星中学。当时我在南京工学院读书,黄权保校长来南京开会领奖受到了省长的接见,事后来学校看望了我们几位徐中考出来的学生,我为母校的成就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2007年毕业30周年时,77(1)班在教学楼前的合影,也是同学们最后一次在徐市中学内的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老父亲得知他亲手创办的中学将被合并停办时也曾向有关部门谏言劝阻,他是那么的依依不舍,但却无法改变结局。有一阵子常见他为此失落惆怅,自言自语地说:好好的中学没了,以后徐市的孩子们上学就离家远了。我常劝他想开点,现在交通方便,都有私家车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如今徐市中学虽然已不复存在,但那些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努力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尽管徐市中学停办了,但校舍从无到有、校貌从旧到新的变迁深深的刻在我的记忆里;师生情、同学情亦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每次来到徐市中学原址,望见仅存的古银杏树,耳边彷佛就响起当年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祝福各位老师!</p><p class="ql-block">祝福各位同学!</p><p class="ql-block">愿大家吉祥安康!</p><p class="ql-block">愿我们早日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