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 棚

龙人雷语

<p class="ql-block"> 跪 棚 </p><p class="ql-block"> 作者:陈广东 </p><p class="ql-block"> 跪棚,是我们老家丧葬事务中的一个习俗,跪棚者被称棚趴子。 </p><p class="ql-block"> 当人老去后,遗体(骨灰)或放五天,或放七天时,要在自家堂屋前搭一灵棚,灵棚前额挂“当大事”三个黑体大字最为醒目,表示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人人有之,最后的平等。亲人致哀吊孝,众乡亲放下活计来帮忙,故称天下最大之事。 </p><p class="ql-block"> 停放棺木的堂屋内的人为直系亲属,是哭声最高、最叹、最真的人,被称为守灵之人。棺材为南北摆放,头朝南,死者的儿子在棺材东边跪守,儿媳闺女在棺材西边跪守,都要披麻戴孝。</p><p class="ql-block"> 灵棚内,肃穆庄严,大供一桌,死者遗像依花圈立放,棚的两侧配二十四孝图文,以警活着的人尽孝道有榜样可依,地上多铺麦穰或草苫子,以便棚趴子可长时间跪卧而不凉着和挌着。棚趴子多为子侄辈及孙辈以下男性晚辈,头戴孝帽,手持哀杖子(哭丧棒,多用柳棍缠上草纸),人应多多益善,越多越显人丁兴旺,家族昌盛。 </p><p class="ql-block"> 我小的时候,最喜欢跪棚了,本家户族里,一但有长辈老去,我都会自报奋勇去跪棚,不是我多懂事及和死者多有感情,而是因儿时普遍贫苦,日常难见惜罕零嘴和水果,只为在跪棚时,可以抢食供品和果饯。烧纸的客人们准备的糖供、鲜果供和果饯,除一部分必须送到丧屋上林坟时祭拜要用的外,多可抢来吃,那可是平时不可多得美味。当外面的鞭炮一响,喇叭一吹,吊孝客人们行八拜九叩之礼,我们这些棚趴子,个个双手举哭丧棒放头前,蹶腚跪着,呜呜假哭,但双眼却紧盯端托板的人,我们会分工合作,以防这守供之人藏有私心而监守自盗,或者瞒天过海地送他想送之人。</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犹新有一次,端托板的外姓k是个大个子,他在礼毕后,有不打算送丧屋里的企图,神色极不正常。在他准备将一大包草糖向棚外甩去时,说是迟,那是快,大我几岁的本家的一个哥哥,用哀杖棍子用力点一下端托板人的腿弯,他一楞神,转头后看,胳膊一下垂,我趁机冲上去,干净利落将一大包草糖收入怀中。众棚趴子哈哈大笑,哀杖棍都举着,大有要揍他身上之势。他也自知心里有鬼,不敢再多理论,只得落荒而逃,跑出好远,才不忘嘴硬说一句“就您们陈家门的棚趴子会操蛋,不好地哭丧,抢供还用上了连环套这一套!” </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跪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前天,是享年92周岁的先勇叔下葬的日子,我满心想再跪一次棚,不是为了那口吃的,只为找一找儿时感觉、过去的旧想,但没能随愿。因为健在的广字辈人中,最大者已八十有二,跪倒就很难爬起来,我沾他们的光,广字辈的都不用跪棚,光建字辈轮流跪棚还得四班倒。 </p><p class="ql-block"> 陈家门的人员旺,是不争的事实。</p><p class="ql-block"> 我没捞到跪棚,但我捞到和家族的人一起第一个烧纸行跪拜礼。所有的到场的晚辈,头戴孝帽跪满整个大院,泣送大叔一路走好。 </p><p class="ql-block"> 这次陈庄跪棚喝杂菜汤,还有一大收获,我遇到陈庄西大坑里救我性命恩人胡汉平(他弟弟叫汉忠,和我小学同学,联想到他叫汉平)。多年不见,他也变老了,当年最可爱的人的风彩不在,但最可爱的人的气质尤存,当我提及我幼年时西大坑玩水洗澡被淹,是他及时赶到救我和燕子哥俩人之命时,他竞一脸愕然,连声说“不记得了,不记得了!” </p><p class="ql-block"> 大恩不言谢,救命之恩不敢忘。他早已不记得,而我会永刻于心!</p><p class="ql-block"> 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感恩一生中所有的遇见!</p><p class="ql-block"> 愿一生与世无争的大叔,我的一、二年级的小学老师天堂安息,含笑九泉!</p><p class="ql-block"> 世人皆同,都会老去,有棚可跪,亦然少年! </p><p class="ql-block"> 广东写于古丰凤城塔南小区 </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二年六月十九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