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朔州(10):辽金名刹祟福寺

自然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院,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崇福寺规模宏敞,殿阁群居,外观古朴庄严,堪称辽金名刹,历代名声显赫。</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旧城东街北侧,当地人称大寺庙。该寺院坐北朝南,门前雄狮端坐,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该寺院由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堂、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等建筑组成,弥陀殿是主殿,是寺内最大殿堂。该寺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堂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艺术殿堂。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一进五院。一进院天王殿,亦称金刚殿,原来内供四大天王及两金刚,现塑像已无存,辟为文展室。二进院,面阔5间,进深3间二层阁楼叫千佛阁,千佛虽已不存,但名称沿用。三进院是左右相对的两座配殿,东边是文殊堂,西边是地藏堂。四进院是主殿弥陀佛殿,面阔7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937平方米,通高21米。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是中国现存辽金三大佛殿之一,也是寺院精华所在。弥陀殿的匾像、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五进院,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具有独创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