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情

心系远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79年夏,张文举师长(左1)陪同陈再道司令员(左3)视察南疆铁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山情</p><p class="ql-block"> ——部队生话琐忆(2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巍巍天山,茫茫戈壁。</p><p class="ql-block">那是当年南疆铁路穿越的地方,数万名铁道兵战士为此而洒下辛勤的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如今,40多年过去了。那天山雪戈壁风战友情仍不时萦绕心头,其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老师长曾洒下的两次热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南疆线的施工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而20团施工的新光隧道,却一度落后于全线的形象进度。这是全线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也是管区内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师长张文举带工组住进了设立于隧道口的团指挥所,就地解决施工中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新光隧道,地处天山深处,全长2023米,进口和出口在垂直落差50米的同一方向上,是全线两座“灯泡”形的盘山展线隧道之一。但较之另一座“灯泡隧道”,这里的地质条件更为复杂,施工中蹋方、冒顶不断,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解决这一问题,须要从技术和掘进两方面同时攻关。</p><p class="ql-block">4月28日晚饭后,张师长来到担任隧道进口上导坑掘进任务的20团2连,连长封必虎、指导员刘宏德向他汇报了连队的施工情况,他对连队干部“四班倒”带班作业、食堂伙食改善等具体措施表示满意,接着再到掌子面看施工现场。此时,老连长封必虎刚刚探家归队,年轻的指导员刘宏德决定陪同,封必虎却认为自己马上要转业了,应该站好最后一班岗,再陪师长到工地,值最后一个班。在现场,他陪师长看完了掘进中的掌子面,把师长送出隧道口到指挥所休息,又返回掌子面带班时,为躲避迎面而来的运碴轨道车,不慎从上导坑摔到下导坑,致头颅骨折。</p><p class="ql-block">张师长闻讯后,迅速赶到团卫生队看望,并指示马上联系附近的6师医院和14野战医院的专家前来救治。但终因脑颅粉碎性骨折严重,于上午10点闭上了眼睛。</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消息传到团指挥所,张师长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封必虎,1959年2月自苏北的一个农场入伍,在连队摸爬滚打近20年,被战士称为老虎连长。今年组织上已确定他转业,前天刚刚在探家期间联系好工作回到连队,明天就要到团里办理转业手续,而今天却为了让他放心不下的工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p><p class="ql-block">对于封必虎来说,眼前的张师长更是他以前的老团长。1970年在襄渝线上,铁道兵决定从8师每个团抽调一个营,组建4师20团。其中的1营,就是张师长担任36团团长时的1营,而作为2连连长的自已,正是老团长培养起来的一代连队干部。之后老团长调任6师,自己由襄渝线转战通古线,最后配属6师施工来到南疆线,想不到这次天山深处的重逢,竟成了生离死别的永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南疆线进入收官阶段。6师管区的施工进展顺利,于8月7日提前53天铺轨到达库尔勒,古老的絲绸之路即将响起时代列车的长呜。而此后不久,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铁道兵部队进行整编,南疆线的5、6师合并,组成新的铁道兵5师,6师番号撒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久,铁道兵的一位副司令员来到南疆线,组织5、6师的老师长和新5师的师长,进行辖区的巡视和交接。</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自库尔勒出发,塔什店、焉耆、和静、巴仑台,看望沿线部队,察看重点工程,一路上行。到达天山奎先达坂下的胜利桥时,走在前面的张师长的车嗄然而止,后面的车子也都停了下来,张师长走到副司令跟前说:报告副司令员同志,我的管区到此为止,我不能陪你前行了。</p><p class="ql-block">不是说好了一起到5师的吗?副司令员连同新、老5师的师长都来相劝,张师长不为所动:我只能到这里了,再见!</p><p class="ql-block">调转车头,张师长返回到了巴仑台。在这里留守的30团,已是沟内仅有的一个团,留守的官兵热情接待老师长。在饭堂张师长看到这些昔日的老部下,动情地说:“副司令还让我到5师那边去,这怎么可能呢?”说到这里,他眼含热泪,声音硬咽,在座的无不动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在南疆钱施工的6个团,除已编为5师的27、28团已分别在塔什店、库尔勒施工外,乌拉斯台和巴仑台沟的4个团,26团和代管的4师20团已于上年“每师撤销一个团”中撤编了,19团已归建4师调往山东兖石线,剩下的30团也在本次整编中撤编,团部里仅剩不多的留守人员。曾经繁忙的施工现场,如今只剩下一座座空落的营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前排右2,当团长时的张文举师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7.17于山东济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