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诗词学会赴蔡村镇赵村里采风作品选(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示范乡村振兴好 青山绿水任流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访乡村振兴改革示范区泾县蔡村镇之赵村里</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余泾</div> 浓厚的絮云,恣意翻腾,想遮住所有的蓝天。蜿蜒的月亮湾中,汀溪河的滩地与河岸上,生长着许多树干苍虬、枝叶茂盛、寿逾百岁的枸杨。怡人的夏风从大树间幽悠生起,随意拂过周围的一切,搅动皖南梅雨季里总有些燠闷的空气,在汀溪河水面上飐出细细的涟漪,也将些许清爽吹送到人们的身上。 “金蔡村,银孤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听说过,和“溪头都的干子,榔桥的伞,黄田的姑娘不用拣”一样,都是在泾县流传很久很广的民谣。它们用直白通俗的语言,彰显了当年这些地方在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形象和经济、社会地位。<br> 上世纪,蔡村的富裕主要是因为毛竹和煤炭。蔡村有“安徽竹乡”“华夏毛竹第一镇”的头衔。后来,乡镇小煤窑全面关停,而毛竹也因经济建设和建筑、生产、生活材料的快速发展、更新与替代,毛竹的使用需求量大幅下降,不过原来的十之一二。<br> 蔡村镇党委政府困难面前不低头,坚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全镇群众,另辟蹊径,以“华夏竹镇”“皖南茶乡”“影视佳境”“旅居胜地”为基础,立足优美山水环境和资源走全域生态旅游发展之路。作为泾县第一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乡镇,蔡村镇正在精心打造省级“赵村里•乡村振兴改革示范区”。 根据县委有关领导关于作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的泾县诗词学会,应该为乡村振兴尤其是文化振兴服务,为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指示和建议,泾县诗词学会在主管单位县文旅局和蔡村镇党委政府、蔡村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诗词爱好者前往赵村里开展采风创作活动,以记录歌颂蔡村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发展成就。<br> 镇文化干事岑杰和驻蔡村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童副队长陪同我们参观赵村里。通过交谈,知道岑杰是郎溪人,别看年纪轻,工作资历可不浅。走在观光柏油路上,岑干事兴致勃勃的为我们介绍赵村里的昨天、指点已成现实的今天、描述将要实现的更美好明天。 岑干事说,作为省级乡村振兴改革示范区,赵村里由专业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精细的发展规划,由安徽蔡村置业有限公司运营:村民以各自所有的房屋土地入股,但仍然居住生活在各自的房屋里,由公司在原有村舍基础上,综合土地、山林、河滩、水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运作规划建设经营。<br> 安徽蔡村置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蔡村村原党支部书记方平介绍:按照规划,示范区以自然开放实景,让游客充分享受沉浸式体验,将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汽车影院区、萌宠乐园区、儿童漂流儿童水上乐园区、竹林泳池区、草地节会区、音乐主题民宿、野奢民宿区、水上民宿区、悬崖餐厅、五彩花田区、风吹麦浪区、乐谱花园、湿地区、湿地民宿区、幻影森林区等等等等。如今已建成的有一米菜地区、星空帐篷区、音乐舞台、青年旅社、皖南小院、悬崖酒店、竹隐山居、河湾清坊、怀旧墙绘、时光记忆馆、农民广场、沿河景观长廊,还有污水处理厂。全部道路、河滩堤岸和环境卫生都做了整治修葺。村里还有火龙果大棚种植采摘区。 方平说,我们公司门口的这株大树你认识吗?还记得当年的流行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吗?告诉你,就是在这拍的!这棵老杨树就是那个“月亮湾村”的标志!赵村里所以被选为“乡村振兴改革示范区”,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抬头看老树,虽然四十多年过去,雷电又无故劈去了它西北面的一根大枝,可它依然苍干虬劲、枝叶茂盛,任春雨润泽、夏阳暴晒、秋露霜寒、冬雪欺凌,只淡然闲看头顶白云变幻,送脚边绿水潺湲。默默见证着赵村里的变化和发展。<br> 我们在林荫下卵石步道上惬意地行走,步道与环村柏油路相通,路边鲜艳的花儿在任性灿烂,青茵茵的草地与翠绿的竹林树林相融,绿树修篁遮掩着各式民居,整个项目已经初具规模。 走入村里,穿进往日追忆摄影打卡区,似乎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策划真好!唉,老夫欣学少年样,也跟着打卡拍几张照片,作为对往日追忆的留念。 嗯,放下茶杯,尝尝这个“笋宝宝”贩来的冰峰汽水吧。是不是记忆中当年的味道? 也穿越一下吧。噢,心脏激动起来,难以平复。<br> 别挤哟,快让我看看代销店里来了什么好东西。 哦,这墙有年头了。这面泥土夹碎石夯筑的旧墙,算个古董啦。<div> 上午的村里没啥人,除了不时的鸟鸣,似乎没看见鸡犬猪,只有几处小的修整工地上传来机器声,各有三五人在劳动。</div> 村中有个不大的“赵村里超市”,卖些烟酒杂货。门前的空地上有株茂盛的大桂花树,主人说它今年77岁啦。围着树砌的四方形护池上铺了木板,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休憩,舒心的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庞上。<br> 抓拍了一张年轻妈妈喂抱在婆婆怀里的婴儿吃西瓜的照片,征得同意又拍了一张以后和他们攀谈起来。他们告诉我,赵村里现在是杂姓聚居,以王、姚二姓为多,赵姓只有两户了。王、姚皆由长江以北迁来,王姓来自挨着长江的无为县,姚姓则来自皖西南的桐城。全村共有40多户,不到200口人。人均田地不到1亩,山林也只几分,现在土地都流转了,青壮多出外打工,村里多是老弱妇孺。和我聊的那位王姓村民,看上去60多岁,可他却说自己77了。嘿,我还真没看出来。他过得确实好啊!他告诉我,独自生活,老伴去世了,子女不在身边。除了依靠“低保”,还有“老保”补贴生活。所谓的老保,就是年满60岁的农民享有的老龄补助,会随着年龄增长相应增加。 赵村里位于蔡村集镇南边,由镇政府驻地麻园口向南往月亮湾,出蔡村集镇,右转从滚水坝上驶过汀溪河,或往上游约3百米处右转,从标志性的悬索“连心桥”上跨过汀溪河,就到了赵村里。这个原本幽闲的小村庄,就坐落在由西边旵山(即泾县古八景之一“旵山夕照”之旵山)和南来东转北去的汀溪河所怀抱的山、溪之间的一片平川上。 现在,村里的残破老屋已所剩无几,各种形状、不同结构的新楼则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彰显了赵村里的经济不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新旧对比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让我们直观地看见赵村里发展前进的历程。<br> 蔡村镇位于泾县城东北15公里,东、北与宣州区接壤。 离开赵村里回县城以后,我去查了1980年代泾县地名办编印的《泾县地名录》,上面记载当时赵村(里)是38户,181人。再查阅有关史志,想了解赵村里的历史和人文,却无所获。我虽然没搞清楚赵村里的赵氏何时从何处到此聚居,但我知道是赵姓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生活,建成了“赵村里”。虽然现在赵村里赵姓人口已经很少,但是我相信,今日赵村里的村民们,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将家乡建设成环境优美、经济富裕、文化繁荣、安居乐业、令人向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br> 月亮湾的笑声,还将继续回荡在美丽的青山绿水间。<br> 注:2020年6月30日,蔡村镇入选安徽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乡镇名单 2022第5期 总第18期<br>主 办:泾县诗词学会 <br>图片拍摄:东辉、俊华、於泾<br>策划编制:徐於泾、陈虹<br> 202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