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接力连组建纪要

大林(Nathan Zhao)

<p class="ql-block">当年装备63A型接力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根据侯启盛、李降明、张仁意等老战友记忆整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969年3月6曰,在云南省建水县城关填新寨村组建了总字122部队直属通信营接力连,按照当年部队序列是四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由架线连(三连)排长、大学生兵郑俊兴负责组建工作。无线连(二连、住在老鹳塘)派岀3名同志:张仁意、张天武、王文重;架线连(三连、住在城关镇)派岀13名同志:郑俊兴、罗士金(司务长)、孔庆明、段运忠、谭庆祥、王金标、柏宏祥、刘振海、崔吉芳、刘老兵、宋立志、丁青和(卫生员)、闫国胜(给养员);通信营营部牛定敏同志,共计17人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4月16日,干部李平荣把1969年入伍的河南省南阳市和沁阳县、搏爱县的新兵带到接力连后,代理副指导员工作一个多月后,又调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6月,警卫连指导员朱立华调到接力连任指导员。同时,也陆续调入一些干部战士。朱立华到职后不久,成立了接力连党支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经过民主选举和通信营党委的批复同意,接力连党支部由三人组成:朱立华指导员任党支部书记,赵全力技师任组织委员(后提为副连长)、郑俊兴任宣传和青年委员(负责团支部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接力连党支部成立后,依据4月份刚召开的中共第九次党代会通过的新《党章》对党员的条件,陆续分批开展了发展新党员工作。第一批发展新党员张仁意,第二批发展新党员张天武、孔庆明。</b></p> <p class="ql-block">接力通信训练</p> <p class="ql-block">训练中的休息瞬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969年11月底李降明、朱林园、候启盛先后从福州軍区调到接力连。连队干部两人连长侯啟盛,指导员朱立华。全连编制四个接力站,每站都有一个干部负责。一站站长李降明、二站技师(干部)赵全立、三站技师(干部) 黄𧗠直、 四站技师(干部)朱林园。罗华金司务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此后,干部又做了一些调整。罗士金司务长因工作需要调到其他连队工作,崔庆明由无线连调入接力连任司务长,后因战备值班工作需要又调回无线连做报务员工作。孔庆明提为司务长。郑俊兴因工作需要调到机关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至此,接力连干部已配备齐整,接力连就全力开展了正规的通信专业接力机训练。全连唯一一套携带式63A型接力机是李降明带人去县城通信仓库领出来运回新寨驻地,并组织开箱验收,后来以李降明为主组织开展了专业学习训练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接力连党支部还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连队工作需要,开展了直接从战士中选拔提干工作,经过司令部直属党委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生效。1970年3月提升了张仁意、王金标、孔庆明等一批新干部,解决了基层干部缺编困难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地区发生了7.8级强烈大地震,在二炮部队初创的艰辛时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通信营党委根据上级指示立即派出了以侯启盛连长率领的以接力连官兵为主体,有营部王良伯医生和二名修理工组成的抗震救灾抢险突击队,奉命紧急奔赴曲江灾区第一线,为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做出了积极、有效的突出贡献!是接力连组建初期最值得歌颂的功绩!</b></p> <p class="ql-block">侯启盛1958年入伍,1963年3月入党,1939年1月出生,曾任接力连第一任连长,2021年获得首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李降明1964年入伍,1966年5月入党,曾任接力连站长、连长,2021年获得首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张仁意1968年入伍,1969年8月入党,曾任接力连站长,2021年获得首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70年5月,李降明升任接力连副连长。当年底,张发年调任接力连任副指导员,赵全立升任副连长了。此后,连队干部配备是:连长侯啟盛,指导员朱立华,副连长李降明、赵全立,副指导员张发年。除了上述文章中提及的人员外,初创时期还有:文书王朝松(1968年),给养员鄔成金;干部王敬虎(1968年)。1968老兵:王文忠、谭清祥、段云忠、庞福元、任清双、催吉芳、宋立志、牛定敏、丁清和;1969年老兵:郭凤刚、周天金、王长寿、牛振有、李再忠、杨振才、杨国文、闫立文、郝金茂、朱喜顶、何爱泽、李鲜如、李志山、张德玉、张次云、苏保安、范克顿、王建国、刘志强等官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他们都是创建接力连的功臣!在二炮军史上应该都有他们的英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连队是军队的细胞,若干个连队就组成了一支部队。连队是战斗力的基础,是创造和传承优良作风的载体,是培养铁血硬汉的熔炉,是学习进步的大课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经历过军旅生涯的战友最难忘的时光大都在连队!老连长、老排长、老班长、老兵都令人终生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一支通信连队的艰辛组建也许在军史上不怎么起眼,但正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连队,也有无数个默默付出和奉献的军人,坚定执行命令,坚持埋头苦干,才会铸成今日火箭军这样气势磅礴令人仰视的伟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向军中创业者致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