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追寻湘西剿匪的道路

翟东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赤兵,是曾经参加湘西剿匪47军老军人的后代,是在47军服役多年的老兵。他以志愿服务者身份,2020年底来到辰溪,去年在辰溪呆了大半年,今年又早早的来到辰溪,与陆陆续续从全国各地前往湘西众多志愿者,代表历年历代47军老兵,代表参加过湘西剿匪47军将士后代,代表湘西剿匪烈士亲属,代表广大关心和关注湘西剿匪的全国各地群众,潜心收集47军湘西剿匪的史料,实地勘察湘西剿匪历次主要战斗的战场,走访健在的老兵,走访见证当年战斗发生地的当地老人,与辰溪等地的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络,与湖南省委宣传部和北京的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军事博物馆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中青旅等多方联络,共同为近期纪念湘西剿匪胜利70周年活动,和打造以湘西剿匪的主题的红色旅游长远目标,振兴湘西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门见到几张原始标注地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志愿者工作,他在辰溪租房入住,潜下心来扎扎实实工作。</p><p class="ql-block">最近,我来到辰溪,来到孙赤兵租住的家。一进门就见到了几幅地图。我上前观看,图上的标注都是原始标注,我拿起手机准备拍照,孙赤兵打趣的跟我说,你尽管拍,放心拍,这些图的版权归我所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标注这些图,要翻阅多少资料,要进行多少实地勘察,走访,考察,要有多大的工作量,要跑多少山川,要付出多少心血。一年多的时间,精力,责任感,使命感,浓缩在这几张图里。看着几张图,我无法表达我的感慨,敬佩。</p><p class="ql-block">说实话,没有这份心,没有这份情,没有作训参谋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完成不了这几张图的标注。可以说,这几张图填补了过去的某些空白。</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里,孙赤兵夫妇二人陪同我夫妇,走过了辰溪,沅陵,泸溪,芷江,中方,怀化,参观了湘西剿匪时的47军军部旧址,军教导队旧址,139师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旧址,瞻仰了纪念塔,纪念碑,纪念堂,烈士墓,前往能滩吊桥,大树坳,八六一兵工厂等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滩吊桥前</p> <p class="ql-block">孙赤兵 (此行撰文)</p><p class="ql-block">能滩桥——湘川公路湖南境内三大咽喉险地之一,80年来几乎被人遗忘。抗战硝烟中多少志士仁人行走在这座桥上;湘西剿匪时期这里发生过惊心动魄的守桥护桥斗争。</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7日,47军418团在配合完成全歼大庸宋希廉集团122军后,归建140师,奉命驻守湘川、湘黔公路沿线。团长黎原从地图上敏锐察觉到能滩桥的险要和战术价值,果断挑选出能打硬仗的2营5连——“开源先锋连”,火速插到泸溪县能滩村,坚决守住吊桥,确保湘川公路畅通安全。</p><p class="ql-block"> 5连不辱使命,不顾连续作战疲劳,16小时冒雨强行军150里,按时赶到位置,接替了原先在此的民团自卫队,将战役通道要点牢牢掌控在我军手上。</p><p class="ql-block"> 一周后,二野开始了挺进大西南战役行动,主力3兵团和总部直属部队就从这座桥上经过。</p><p class="ql-block"> 刘、邓首长来到能滩桥,亲切接见看望5连官兵,王振义连长报告的抢占能滩桥经过后,刘伯承司令员高度赞扬了部队的能打胜仗、不畏困难的作风,四野的部队以实际行动支援二野进军大西南。 </p><p class="ql-block"> 邓小平政委望着桥下滔滔河水深情地说,如果没有你们的守护,没有湘川公路的畅通,我二野大军至少在这个方向上推进的不可能那么顺利。他又一次指出,湘川、湘黔公路乃至整个湘西就象一段“盲肠”,盲肠发了炎也会出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邓政委看到站在后面的几位民团自卫队员,招呼他们走上前来,见他们衣衫单薄,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不知是冷还是怕。哪经过这么大阵仗,哪儿见过共产党这么大的“官”。过去来来往往国民党军也见过不少,眼前这阵势想都不敢想。</p><p class="ql-block"> 邓政委回头对李达参谋长用那特有的四川口音幽默地说,不要把这支民团当“土匪”看待,他们还是有功的嘛。还指着随行的47军晏福生副军长说,你要关照一下你的“小老乡”们,给他们每人发一套衣。</p><p class="ql-block">​ 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刘、邓首长各自上了乘坐的美式中吉普,二野总部车队缓缓驶过能滩桥,沿着湘川公路向大西南挺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进大树坳</p> <p class="ql-block">孙赤兵(此行撰文)</p><p class="ql-block">大树坳,是个在1:5万地图上都很难发现的小山村。1950年9月22日仲秋之夜,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剿匪战斗。</p><p class="ql-block"> 47军140师警卫营和139师417团3营,相互协同,经一天一夜激战,全歼麻阳坡、茅丛寨之敌。加上之前的长途奔袭、追歼,共毙俘敌一千余名,缴获战利品无数。</p><p class="ql-block"> 我方牺牲27人。</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场战斗,原47军老军长黎原将军是这样回忆的:“……我参与指挥对大树坳之匪的攻坚战,是我在剿匪过程中唯一一次与土匪的阵地战,很有特点。……大树坳战斗,创造了湘西剿匪中第一次山地攻坚战范例,也是在湘西第一次聚歼股匪最多歼灭战典范”。此战为湘西剿匪第二阶段即重点剿匪画上圆满句号,也为第三阶段即清剿残匪奠定了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将军对大树坳怀有特殊感情,退休后曾两次来到大树坳,不顾年老体迈、舟车劳顿,每次都上到大树坳北山,从剿匪指挥所位置俯瞰战场全貌;到南山脚下烈士纪念园,满怀深情地看望战斗中牺牲的烈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听说这场剿匪战斗是40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 80年代初,兰州军区组织了一次战役勘察,我作为一名作训参谋,跟随钱锡候军长(时任21军军长、剿匪时期任417团参谋长)做勤务工作。一天,队伍来到陕蒙交界的毛乌素大沙漠,面对一望无际茫茫沙海,钱军长一指,说“这么开阔,什么都看的清清楚楚,想藏个人、车都非常困难,这和湘西打土匪时的山形地貌反差太大了”。晚上回到营地,我们几个参谋围着首长,请他讲一讲湘西剿匪的故事。首长饶有兴趣地讲了他亲身经历的大树坳战斗,特别强调湘西山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视界、射界对敌我双方影响都很大,相对来说对土匪更有利一些。他们熟悉当地情况,随便一个山头藏千把人轻而易举,如同一把沙子撒在荒漠里。战斗打的非常艰苦,我们硬是靠着顽强毅力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得剿匪彻底胜利。</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对剿匪的艰辛还缺乏直观了解,自从来到湘西,走进大山,面对满目青山,淙淙流水。尤其去年5月,我第一次到大树坳,攀茅丛寨,上麻阳坡,在深山密林里钻行了大半天。下山后大病一场,四天四夜高烧不退,差一点留下“陪伴”牺牲的烈士。经此,我对先辈的艰辛和英勇奋斗有了更深体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军95周年前夕,我同广州、怀化几位朋友、47军后代又一次来到大树坳。</p><p class="ql-block"> 车刚停稳,见到熟悉的乡亲们,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同志。先去祭奠先烈,随后在纪念园便聊起乡村振兴的大事。共同认为,大树坳虽地处偏远,但有青山绿水,有勤劳纯朴的群众,还有独有的红色遗址,紧紧围绕“结合最美乡村建设;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四句话”做文章,一定会迎来崭新明天。</p><p class="ql-block"> 时间匆匆流过,怀着依依不舍心情告别乡亲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会再来。</p><p class="ql-block"> 下回来,我们不仅是参观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交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湘西~与我们有着渊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孙你好,你是众多志愿服务者的优秀代表,你是我们的榜样,向你学习!向你致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湘西人民和各级领导的努力下,在全国各地诸多单位协作下,在全国各地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下,在广大志愿服务者的积极配合下,纪念湘西剿匪胜利70周年活动,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湘西的振兴一定能取得新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