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去年正值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去年七月一日,我从上海来到革命圣地延安。</p> <p class="ql-block">7月3日上午坐公交来到枣园,游览当日的第一个红色景点。枣园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AAAAA级风景区,位于延安城西北约8公里处。枣园因枣树众多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是一户地主的庄园,后来他将园子卖给了驻防延安的一位国民党师长。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将其收为公有,改名为“延园”,但大多数人仍称其为枣园。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枣园又名延园,院内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幸福渠”横穿园林而过。园林中央坐落着中央书记处礼堂,依山分布着5座独立的院落,分别是中央书记处领导的旧居。</b></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于1941年开始修建,至1943年竣工,共修窑洞二十余孔,平瓦房八十余间,礼堂一座。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先后在这里居住。1944年至1947年3月,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b>中央军委枣园作战室旧址。 1943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毛泽东迁往枣园办公后,中央军委作战部第一局派出精干参谋在枣园开设作战值班室,负责人为王振柱。</b></p> <p class="ql-block">枣园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机要局。中共中央机要局旧址。1937年1月,中央机要科随中央进驻延安,邓颖超、陈琮英、刘英、李金德先后担任科长。1942年4月4日,中央决定成立机要管理委员会,康生、叶剑英、王守道、李质忠担任委员,同时,组建中央机要局,康生兼任局长,李质忠任副局长,下辖中央机要科、军委机要科、情报机要科。</p> <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中央决定取消中央机要局,军委机要科、情报机要科合并于中央机要科,李质忠任科长。</p><p class="ql-block">1944年10月,改称中央机要处。中央机要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与各抗日战场和地下党组织之间的密码通讯联系,机密、及时、准确地传达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令及作战部署。</p> <p class="ql-block"><b>机要室曾三办公室。曾三祖藉湖南,1940年3月到西安做秘密情报工作,同年11月返回延安。在延安,曾三先后任中共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处长、第二室副主任兼政治处主任,中央办公厅机要科政治协理员、中央秘书处处长,并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和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解放后担任要职,文革中受到廹害,1990年逝世。</b></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中央机要处随中央机关转移至晋西北,部分机要人员随中央转战陕北。</p><p class="ql-block">1948年4月,中央机要处随中央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b>中共中央行政办公室旧址。 中央办公厅行政处成立于1943年3月,处长邓洁。</b></p> <p class="ql-block"><b>中共七大选举出来的五大书记铜像。</b></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领导人居住区之前,中庭有一组当时的中央五大书记的铜塑像,从左至右分别是: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p> <p class="ql-block">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军民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约斗争,并取得全面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五大书记雕像前是游客拍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央领导人旧居。</p> <p class="ql-block">中央领导人居往区。</p> <p class="ql-block">中央领导人旧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时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1943年10月,毛泽东由杨家岭迁到这里,在此继续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主持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枣园写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著作。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和民主,避免内战,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实现又一次历史转折争得了主动权。</p><p class="ql-block">1945年12月,移住王家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参观毛泽东旧居。</b></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挂有数幅照片:1.毛泽东、朱德同美军观察组包瑞德上校在机场。2.1945年,赫尔利来延安,毛泽东在机场迎接。3.毛泽东、朱德在延安会见美国特使赫尔利。</p> <p class="ql-block"><b>周恩来旧居。周</b>恩来是1944年10月由杨家岭搬到这里的。周恩来在这里居住的那些日子,作为中共代表9次往返于延安、重庆等地,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途中多次遇险,最后都是有惊无险、化险为夷。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 11月,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大部分成员离开南京,回到延安。在延安的十余年间,周恩来在延安只住了3年多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国统区激烈复杂的谈判斗争中。</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旧居。1944年12月,周恩来由杨家岭迁到这里。为商谈废除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等问题,周恩来曾九次奔波于延安和国统区之间。抗日战争胜利后,和王若飞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斗争,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1月,由于国民党召开伪国大,一手关闭了谈判的大门,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由南京撤回延安。947年3月13日,周恩来移住王家坪,18日同毛泽东一起撤离延安。</p> <p class="ql-block"><b>朱德旧居。</b>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迁到这里。在抗日战争向国内解放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头,朱德肩负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的重任,协助毛泽东处理军机大事,签发了《命令冈村宁次投降》等命令,1947年元旦,朱德发表巜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的广播词。</p> <p class="ql-block"><b>彭德怀旧居。</b>彭德怀是1943年9月从前线回到延安的,10月由杨家岭移住枣园。彭德怀在此居住期间,积极协助毛泽东、朱德等指挥华北战场,并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代表中央军委起草了许多重要电文。1945年6月,彭德怀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彭德怀与中央军委制定了保卫延安的战略部署,挫败了国民党突袭延安的阴谋,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b>彭德怀旧居。</b>1947年3月2日,彭德怀为方便与毛泽东、朱德等研究部署西北战争的作战方针,又从枣园移住王家坪。</p> <p class="ql-block"><b>彭德怀旧居。</b></p>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旧居。</b>1943年1月,刘少奇由杨家岭迁到这里,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运动。刘少奇参加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在党的"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做了系统的阐述。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根据时局变化,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1947年3月12日,刘少奇撤离延安。枣林沟会议后,刘少奇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前往华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1937年3月16日,任弼时到达延安,洛川会议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出师华北。1938年3月回国后,任弼时参加书记处工作,兼任中央秘书长,筹备"七大",负责陕甘宁边区与晋西北的工作。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后,任弼时进入中共核心领导集体,为中央机关正规化建设和边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47年3月12日,任弼时由这里撤离延安。</p> <p class="ql-block">朱德和任弼时。</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旧居的隔壁就是张闻天的旧居。1944年秋至1945年10月,张闻天居住在这里。张闻天是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作风民主,谦虚谨慎。毛泽东多次赞扬他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坚持集体领导的民主作风,称他是我们党的“明君”。</p> <p class="ql-block"><b>张闻天旧居。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张闻天曾先后在凤凰山麓、王家坪、杨家岭居住。张闻天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干部教育部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等职。延安整风运动中,张闻天带领两个调查组赴陕北绥米地区和晋西北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写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报告。在此居住期间,主要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著有《中国革命纪事》等书。1945年10月20日,张闻天由此去东北工作。</b></p> <p class="ql-block">张闻天旧居。</p> <p class="ql-block">警卫岗亭。</p> <p class="ql-block">书记处礼堂。</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旧址。书记处礼堂亦称职工俱乐部,于1941年建成。春节期间,中央领导同志经常在这里接待来拜年的群众秧歌队。大生产运动中,在此举行过纺线比赛。抗战胜利时,我军受降和配合苏军作战的七道命令在这里签发。</p> <p class="ql-block"><b>中央管埋局在延安陈列馆。</b></p> <p class="ql-block">延安枣园是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这次枣园革命旧址之行,重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走过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b>学习和宏扬延安精神,让延安精坤永放光芒。</b></p> <p class="ql-block">枣园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枣园文化广场坐落于陕西延安枣园西北面,比邻枣园革命旧址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该广场以红色文化为灵魂,由“延安·1938”主题街区、“长征之路”4D影院、“陕北艺术大舞台”以及文化艺术广场等核心文化体验项目构成,于2015年10月1日全面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b>枣园文佻广场雕塑。</b></p> <p class="ql-block">浮雕。</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红色烂漫。</p> <p class="ql-block"><b>离开枣园坐车到杨家岭苦命旧址,途中下车参观延浅扰京知青博物谁。2021.7月延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