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幸福

山水草木

<p class="ql-block">  那是多年前,终于闲下了,我与妻决定外出旅游。朋友们都说四川九寨沟很值得去,我们就首选九寨沟。</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从北京乘火车抵成都,又从成都乘大巴,沿湍急的岷江而上,经汶川、茂县、松潘,一路观赏了藏羌民族风情,看到了地震后祖国各地援建的学校、医院、民居和街道,以及正在开掘的成都至兰州铁路遂道。许多建筑物和工地上都飘扬着五星红旗,展现出民族精神的顽强与坚守。</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乘汽车时间最长的旅游,行程约430公里,行驶近9个小时到达九寨沟。</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的山峰、森林、翠海、飞瀑之美,美到极致;九寨沟的空气之清爽,令人陶醉。神奇的人间仙境,用文字难以描绘。只能用眼睛、用心、用呼吸去观赏、体验、享受。</p><p class="ql-block"> 出九寨沟后,我们在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乡的一个藏寨酒店小住一日。这个海拔近3000米的酒店,是按原来村落的民宅改造而成的。时间虽短,却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具有藏寨风情的乡村酒店,蓝天、白云,巍巍群山,潺潺溪水,绿草野花,木栈道,清爽的空气。还有,在酒店做清洁工的藏羌回族妇女。</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与妻下榻酒店后,便迫不及待地去酒店周边领略高原风光。当时是旅游淡季,住酒店的客人极少。院子周边很寂静。一只黑色藏獒趴在草地上张望着,让人感到紧张。头一回来到陌生的少数民族地区,妻有点不适应,没敢走太远。</p> <p class="ql-block">  突然,只见远处山坡小路上有几个人向我们招手,看那装束像藏族同胞。她们的招手,让我们感到一丝友善。我们也向她们招手,彼此的招手,是一种温暖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从山坡上下来的是4位妇女,大概都在50岁上下。其中一人还推着小车。她们穿戴民族服饰,头顶一样的白色遮阳帽,可能是因为干活,衣帽都不太整洁。她们微笑走向我们,边走边说:“扎西德勒!”。虽然我们不懂藏语,猜想也是“您好”一类的问候语,便连忙学着问她们:“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毕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少数民族同胞,我们与她们的对话都是小心谨慎的,生怕哪句话不当,冒犯了她们的风俗习惯。没想到,她们却很健谈,尤其是那个年纪稍轻、红红脸庞的妇女,快言快语,讲起话来眉开眼笑。</p><p class="ql-block"> 原来,她们就是当地的村民,被酒店聘为员工,负责打扫酒店院子和周边环境卫生。</p><p class="ql-block"> 她们的不同服饰让妻好奇,妻问她们:“你们几个人的服饰怎么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年纪稍轻的妇女指着另外3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介绍说:“她们两个是藏族,这个是羌族,我是回族。”</p><p class="ql-block"> 我问她:“你是回族怎么穿着牛仔裤?”回族妇女说:“我是为了干活方便。”</p><p class="ql-block"> 我们仔细端祥回族妇女的装束,她戴着白色盖头、穿着紧身牛仔裤、脚上穿着绣了花的鞋,传统与时尚的打扮,透出新潮与活力。她还指着一位年纪最大的藏族妇女说:“她不会讲汉话的。”</p><p class="ql-block"> 看得出来,那位年纪最大的妇女一直慈祥地看着我们,似懂非懂我们的对话,嘴里还喃喃低语着。 </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藏族妇女、一个羌族妇女只能简单讲几句汉话。妻问:“你们4人3个民族,看样子相处挺好?”回族妇女一下子挽着年纪最大的妇女胳膊,歪着头,得意地说:“我们天天在一起,好着呢!”紧接着,回族妇女抢着问:“你们从哪里来?”。妻回答:“我们从很远的北京来。”</p><p class="ql-block"> 她们的表情一下子兴奋起来,回族妇女又抢着说:“我们都去过北京。”</p><p class="ql-block"> 啊?这让我们没有想到,她们生活在这么偏远高原乡村,竟然都去过北京。</p><p class="ql-block"> 回族妇女说:“去年过“三八”妇女节时,乡里组织全乡80多个藏羌回族妇女,从黄龙坐飞机到成都,又从成都坐飞机去的北京。”</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兴奋起来,好像找到共同的话题。妻连珠炮似地问她们:“去故宫、天安门了吧?去王府井了吧?还有长城?”</p><p class="ql-block"> 我们满以为她们会夸夸伟大的首都北京,可没想到,她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相互间会意地笑笑,好像有难言之隐。</p><p class="ql-block"> 当时场面有点尴尬,空气凝固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回族妇女摇着头,撇着嘴说:“哎呀,你们北京楼太高、车太多,人挤人,让人透不过气来。哎呀,北京不好,不好,不如我们这里好。” </p><p class="ql-block"> 我们愕然。妻赶忙打圆场,说:“是呀,是呀,还是你们这里好,滿山绿色,这树这草跟水洗过似的那么鲜亮……。”</p><p class="ql-block"> 回族妇女紧跟着说:“那可不。我们这里的天蓝、水好,空气好,人也少,到处都是美景。”她手指前方说:“你看,那是一片湿地,再看北边有九寨沟,再看西边有若尔盖大草原。再看南边有黄龙,黄龙你们还没去吧,那里的五彩池比九寨沟的翠海还要清澈呢。”她如数家珍,俨然像个热心好客的主人。 </p> <p class="ql-block">  的确,大自然赋予那里湛蓝的天、雪白的云、清澈的水、丰茂的草木、清爽的空气。那里没有鼎沸的市声、没有拥堵的车流、没有混浊的雾霾。</p><p class="ql-block"> 从4位妇女淳朴的话语中,我们感觉,她们虽然生活在高原的大山中,但乐观豁达、顺应自然的精神非城里人可比。她们的幸福不仰赖于物质是否富足,而是简单、平淡、安宁。能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和大自然亲近就是幸福。这让生活在物欲横流、车水马龙、水泥森林的大都市的我们无语了。 </p><p class="ql-block"> 我试探着提出给她们拍张相,她们爽快地答应。妻与她们合影时,回族妇女还摆了个优美的pose,甜美美地笑着。这是5个女人的幸福合影。拍好后,让她们观赏实时画面,回族妇女说:“嗯,你的这个相机像素高。”我惊讶她的摄影知识。</p> <p class="ql-block">  回北京后,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图片社放大洗印那张合影照,并分别加上膜,接着又到邮局用挂号信寄至遥远高原上的藏寨酒店,请酒店转交4位藏羌回族妇女。</p><p class="ql-block"> 不久,酒店给妻手机发来短信:“照片已经送给我公司员工,她们收到后很开心,她们还记得你们,欢迎你们再来。”</p><p class="ql-block"> 女儿为布置新房,在我们四川行拍摄的100多张照片中反复挑选,最终选择了一张藏寨酒店外的田园风光,镶框挂在客厅墙上。她说:“这景色淡雅,幽远,像油画,看着让人心中纯洁、安静,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摄影、文字:山水草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