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四海的美篇

云游四海

<p class="ql-block">  怀念那些说走就走的旅游岁月:小国都的奇闻异事</p> <p class="ql-block">  2015年,有个旅行社的朋友推荐我们应该去尼泊尔一趟,那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古迹,而且自然景观也非常原生态。对于我们这些旅游爱好者,只要是好景点,基本不想放过。那年大妹晋卿刚刚退休,我们商量后就报了名。记得那次的出发时间是5月19号。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我们出发,尼泊尔于4月25号发生了8.1级大地震。这种天灾对于这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无疑是雪上加霜。我们的旅游也只能告吹。当时我就想,尼泊尔估计是再也没必要去了。因为8级多的地震,古迹基本上成废墟了。</p><p class="ql-block"> 那曾想2016年4月,又是那个朋友专门打电话告诉我们,说去尼泊尔旅游的线路重新开启了。并且告诉我们听去过的人们反馈回来,说地震后的尼泊尔还值得一去,并且四川航空公司承包了这条线路,为了吸引游客还给出许多优惠政策。这真是个好消息,在这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要再来一次大地震,那可能真成废墟了。我们抓住机会很快报了名。4月8号,我们乘坐大同飞往成都的航班,到成都转乘国际航班飞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p> <p class="ql-block">  在飞机上俯瞰珠穆朗玛峰:4月9日一早,我们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飞经拉萨机场经停3个小时,办理好出境手续后就向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飞去。其实拉萨与尼泊尔只有一山之隔,即喜马拉雅山。所以在飞机上俯首凝视,喜马拉雅山脉与珠穆朗玛峰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在巴德岗的杜巴广场,感受尼泊尔人(尼瓦尔族)人的尼历新年。</p><p class="ql-block"> 巴德岗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一座城市,是尼泊尔的文化艺术中心。这里居住着尼泊尔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尼瓦尔族。巴德岗的绘画和建筑等文化遗产年代久远,它混合了北方艺术和南方的神话哲学,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宝塔、寺院、石雕,印度教的神像、宫殿及私人艺术楼等,是这座城市的主要历史遗迹。这些尼瓦尔族保存完好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因此,早在1979年,位于巴德岗的杜巴广场,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巴德岗到处都在向人们展示它繁荣的尼瓦尔文化,在杜巴广场经常举行尼瓦尔节日,如尼历新年、神牛节、德赛节和提哈节,都是最具吸引力的盛大节日。故人们称它为活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杜巴广场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广场,也是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广场。这里汇集了石雕、木雕及金属雕刻等建筑精品。享誉世界的金门就在这里。金门正对面的石柱上方,矗立着布帕亭德拉•马拉国王塑像,还有本土美术馆、五十五扇窗宫殿、瓦特沙拉•难近母庙、大钟和刻有性爱木雕的帕苏帕提庙,是广场上最吸引人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4月9号我们一下飞机,地接导游就驱车把我们带到了巴德岗的杜巴广场,因为这里正在举行尼历新年的庆典活动。下午三点我们到达了杜巴广场,一下车,眼前的景象着实令我们大吃一惊。中国的人口密度已经够大了,大型的集会活动也参加过多次,但当我看到杜巴广场上的人,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觉得还不够,但我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词语。地接导游是个尼泊尔小伙子,他的汉语不是很流利,我们第一次接触他,觉得他表达的意思不很明白,他说:这个地方很乱,你们不要进去(指杜巴广场内),你们要是出了事我不管你们。我们当时很郁闷,心想这是什么意思呢?既然来了就是要看看的,什么也不让看,领我们来这里干嘛呢?团里的人们(主要是太原和大同人)听他这么一说,都以为是治安有问题,就各自找个安全地方休息去了。我和妹妹觉得里面那么热闹,为何不去看看呢?我们俩手拉手插着人缝钻了进去。唉呀!那场面太壮观了。硕大的杜巴广场里面除了庙宇就是石雕。庙宇的台阶上、石雕的肩膀、手臂、头上都坐满了人。广场中心还有人在表演节目,有八个人抬着一个亦车亦轿的东西,里面坐着什么人根本看不清。人群里呼喊声吵闹声一浪高过一浪。广场里的每一个缝隙都填满了人。我和妹妹好不容易挤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拍了几张照片,再往里就挤不进去了,如果硬挤进去,恐怕就找不到到团队了。我们感觉场面确实有些混乱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几天,我们和导游熟悉了,觉得他还是个不错的导游,很有责任心。在一块儿时间长了,觉得交流起来也顺畅了。我就问他为什么那天不让我们进杜巴广场,他才告诉我们说,没有让你们进去确实是个遗憾。因为你们来旅游能赶上我们过新年实在难得。我那天是想告诉你们人太多不要乱跑,万一走丢了不好找。结果没有表达清楚,让你们错过了这个宏伟场面。听完他的表述,我们真是无语了,好在我们还进去了一下,其他队友根本没敢进去。我真想说:你真是个“误导”。</p> <p class="ql-block">新年的杜巴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地震是尼泊尔永远的痛:加德满都的打塔卓雅广场是这个城市最古老的一部分。打塔卓雅庙和苍古娜拉扬神庙是这个城市中最古老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庙体的窗棂廊柱、飞檐走壁上全是精美的木雕。这组层层叠叠的木雕建筑群被称为开放的博物馆。2015年4月25号的一场大地震,这些精美的建筑被毁于一旦,因为已经无法修复,只能让这些断壁残垣永久地留在这里作为城市伤痛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地震后那些精美的断壁残垣,只能暂时用木棍支撑着,何时能够修复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2015年尼泊尔地震时,杜巴广场的老皇宫建筑群遭到严重破坏,这是部分皇宫倒塌后掉下来的精美木雕。</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的古老建筑物基本都是纯木质结构,并且屋檐窗棂都雕刻得非常精美,一场地震都掉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人的幸福指数很高,他们尼历一年374天,有300多天都在过节。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筹备欢度节日。节日里工人罢工、商店关门是常事。他们崇尚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这是印度教妇女在丈夫祈福日中,一大早天刚亮,就去萨利河洗澡净身,为自己的丈夫祈福平安、健康、幸福。</p> <p class="ql-block">  在“丈夫祈福日”中,妇女们穿着盛装集体洗浴,为自己的丈夫祈福。</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人的婚俗:尼泊尔女人一辈子必须结三次婚。第一次是在2——3岁时,她父亲要给她选一个又大又饱满的罗汉果(尼泊尔的罗汉果有咱们的碗那么大),看好良辰吉日送给他女儿。第二次结婚是把女儿嫁给太阳,这个时间是定在女儿初潮时。当第一次发现女儿来例假,就把孩子关在一间黑房子里不能见太阳。这期间只有妈妈可以进去,别人谁都不能进。妈妈每天除了送饭外,主要是培训女儿生儿育女的知识。关七天例假结束后,妈妈把女儿领到太阳下享受温暖、拥抱太阳,这样第二次婚就结玩了。第三次结婚就是找到了真正的男人,结婚那天女儿要接受妈妈或其他长辈女人的现场培训,就是如何第一次与真正的男人去相处。这时候她丈夫不能在现场,但其他小男孩可去听,就是让这些小孩提前接受婚前教育,培训结束后,把女儿交给她丈夫入洞房。算第三次结婚完成。</p><p class="ql-block"> 现在尼泊尔,宪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是18—20岁,可在这个宗教国家,宪法有时不起作用。在尼国南部,女孩12岁以后就可结婚。在尼北部,弟兄几个可娶一个媳妇。生上孩子第一个给老大,孩子叫其他人叔叔。凡是老二都得出家,所以再生上孩子给老三,这孩子叫老大和其他弟兄都是叔叔,以此类推。图片中的小新娘就是这些童婚女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库玛莉活女神:尼泊尔的印度教和佛教共同信奉活女神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在二百多年前的玛拉王朝君王信奉的一位活女神叫塔蕾珠。国王治国中发现问题都要请女神帮忙,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久而久之,国王爱上了女神并提出娶她。女神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再不见他。国王后悔不已,托人向女神反复道歉。后来女神原谅了他,但不会再见他。并告诉国王想供奉活女神,可以选一小女孩作为她的化身供奉。选择女神的条件是:必须是释迦血统,身上完美无瑕,年龄在3——6岁,总共32个条件,最后还得和国王的星盘相吻合。选中的女孩就离开父母住在神庙里,就成为真正的库玛莉女神。这小女孩一旦身上碰破出血或第一次例假来潮,则任期结束,回到父母身边。一般任期不会超出十年。从选第一个小女孩当女神至今,已有28个女孩子被奉为女神。</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见到的女神只有七岁,她长得非常漂亮,目光里闪着仙灵气,可能和化妆有关系,因为化着浓妆,看上去确实非同凡人。只要有人去仰慕她,她就在三楼的窗口俯视一分钟,但不让拍照。她一年只有在三个节日时下楼,除此不能下来,她的起居饮食有很多人在服侍。只要住进这个活女神庙,就再不能见父母,真可怜。下图就是活女神居住的三层楼庙,本身建造年代也有几百年了,地震后感觉成危房了,但她不能出去,只能继续住在这里。有的地方用木棍顶着,看上去很危险。</p> <p class="ql-block">  库玛莉活女神的命运:女神一旦发生出血事件,女神任期随即终止。2——3天就选到一位新女神来接替她。旧女神就被送回她父母身边。因为女神从记事起就生活在庙里,她的地位至高无上,在庙里是说一不二,许多人都在为她服务。回到家里一下子从高空跌入低谷,她自己连个适应的过程都没有。再加上她从小不和父母、姊妹在一起,互相之间都在排斥。尼泊尔又是个男尊女卑的国家,女人视丈夫为神,每天早请安晚跪拜,在家里丈夫地位第一。这样就导致女神归凡后好吃懒做一身坏毛病,男人们都不喜欢她们的高傲和懒散。所以当过女神的女孩一般嫁不出去。她们的脾气都变得越来越古怪,最后只能自生自灭。所以活女神没人想当,但选上了又推辞不了,荣耀上几年,最后结局很惨,她们真不如西藏的活佛。</p> <p class="ql-block">  目睹尼泊尔的烧尸庙:烧尸庙是民间叫法,官方的名称是“帕斯帕提纳神庙”。是供奉印度教大神湿婆神寺庙中最神圣的一座庙宇。因为神庙外的巴格马蒂河畔是印度教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故名烧尸庙。</p><p class="ql-block"> 该庙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占地260公顷。主体建筑是四边对称的双重檐斜坡大屋顶塔庙,里面供奉着湿婆神。这里非印度教徒是禁止入内的。周边还有许多庙宇,如修行所、碑塔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等。这里由于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内涵丰富,1979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但由于游客的信仰差异,中国的旅行社一般不列入旅游景点。想去就得自行前往。</p><p class="ql-block"> 我们团友中有几个太原的也是旅游达人。其中一个女士告诉我们,她有一年和老公自驾去了四川的藏族自治州,凌晨和老公自驾去天葬台看天葬。在她的鼓骚下,我们四人决定自费去看烧尸庙。当然还得和导游约好时间,不能和其他行程冲突。在几天的交往中,我们发现这个尼泊尔地导很善解人意,和他沟通非常痛快,他很快就给我们安排了时间。他告诉我们最好是打早去,因为火化现场早晨人特别多,参观的人也多。这天我们四人起了个大早,酒店帮我们叫了的士,没多长时间就到了目的地。当我们下了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条街烟雾缭绕人山人海,一股刺鼻的烤肉味扑面而来,那种怪味我们四人都意会了。门口有许多私人讲解员在推销自己,我们花了200元顾了个讲解员,他顺利地领着我们走进了烧尸庙里面。这个讲解员讲的是英语,我们有时也听不懂。这座庙宇群很大,因为我们八点前得赶回酒店,所以跟着他急匆匆地走了一圈,看了苦行僧们的活动场所,还有像塔林一样的许多建筑,有死者亲属七天禁欲的居所,最后把我们带到一个可以观看火葬的高台。</p><p class="ql-block"> 巴格马蒂河畔建有许多烧尸台,这些台是有等级化分的。靠上游的几个是供皇室贵族使用的,往下以此类推。总之能在这里露天火化的都是条件可以的人,一是有钱能付得起费用,二是有后人能在这里给服务,比如往木材上抬尸体都是儿子孙子等近亲属。如果是流浪汉乞丐等是不在这里火化的。他们那里也有电焚炉,就是给这些人准备的。火化用的木材等级更多,皇室人员用的都是名贵木种,如金丝楠木黄花梨木等红木,剩下的就按钱弄木。一具尸体放在那里烧大约得烧四个多小时,子孙们守在那里不时地在拨弄那些木头和尸体,以便烧得干净一些。不过一般是烧不干净的,那些骨灰渣和烧剩下的木头就一并扔到河里了。他们认为扔到河里顺流而下就流到了印度的恒河,就完成了转世轮回。从照片中就可以看到河水都是黑的,河道上堆积着未烧尽的骨灰和残木。</p> <p class="ql-block">  我所了解到的印度教苦行僧:苦行僧顾名思义是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一种僧人。苦行僧在印度教中存在了几千年了。这些人认为人要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有些教徒盼望通过走捷径而早日获得神谕和真经,苦行僧修行就是这种捷径。他们自认为人的身体是罪恶的载体,是臭皮囊。因此修行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获得灵魂的解脱。</p><p class="ql-block"> 苦行僧分两种,即天衣派和青衣派。青衣派穿黄色衣服,天衣派则不穿衣服是裸僧。青衣僧只是饿其肌肤,吃饭喝水很少,而裸僧则对自己非常残酷。他们赤身裸体、蓬头垢面、断食断水忍受严寒酷暑不说,更可怕的是经常对自己进行自残。比如躺着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烧红的木炭上,有的还喝尿吃屎。总之通过自我磨练,抗拒物质和肉体的诱惑,做到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烧尸庙见到一些黄衣僧和几个裸僧,其中有一个裸僧,长得人高马大一表人才,周身一丝不挂,只在小腹上盖了一块破布,从头到脚都抹成白色,整天就坐在那块石头上一动不动。身边放了一盆调好的氧化铁颜料,游人路过他都要为其在眉宇间点上个红点儿,以示祈福。印度教最早还有一种黑衣僧,这些人修行方式更加奇特,除上述行为外,有时还吃人肉。据说这种黑衣僧现在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吊坠树上折磨自己的苦行僧</p> <p class="ql-block">  追忆比兰德拉国王夫妇: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比兰德拉国王作为友好邻邦的首脑访问过我国。那时我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上看见过他们夫妇的照片,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照片。尽管是黑白照,我感觉到他们的英俊与美貌。特别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王后眉宇间那个很大的朱砂点儿。可惜在2005年,尼泊尔王室遭到灭门惨案,现在只剩下这个王宫在对外开放,向人们讲述着当时发生的一切。旅行社没有安排这个景点,我们出于好奇想去现场看看。又是我们四个人,抽中午时间急匆匆赶过去,结果吃了闭门羹,因为周一闭馆,只能扫兴而归。</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的公路:尼泊尔的版图从东到西是一条狭长的丘陵山谷。全国没有铁路,只有一条公路东西贯通,并且还是一条砂石土路。这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中国、英国、日本各援助一段修建的。此后他们自己再没有新修过,只是在这条路上修修补补还能一直使用着。因为是傍山险路,所以经常塌方,堵车每天都有。该路的时速是20公里。我们离开加德满都到另一个城市奇达旺,150公里的路程走了七个多小时。可见这个国家有多贫穷。</p> <p class="ql-block">  离开加德满都, 经过七个小时的旅途颠簸,来到了奇达旺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森林公园内。两名荷枪实弹的森林警察一直随团保护着我们。酒店的房间都是独门独院的小别墅,门窗都有钢筋防护栏。在酒店吃过晚餐后,导游就让我们赶快回到房间,千叮咛万嘱咐晚上不论听到什么声音不准出门。因为酒店旁边有条河,晚上森林里的动物要来河边喝水,而后就到有人的地方寻找食物。晚上如果听到窗外有声音,你要拉开窗帘,可能动物就在你窗户上窥探,说得我们都很害怕。</p><p class="ql-block"> 清晨在鸟儿的鸣唱声中醒来,我们听到院子里有人走动才敢出门。其实我们很想早早起来到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转一转,但因为安全问题而不得不呆在房间里。出门后看见那两个森林警察在院子里巡视。我们和他们打招呼后,他们领我们到河边的土路旁,指着几个动物脚印告诉我们说,这是昨天晚上豹子来过留下的,那脚印确实很大,像大型野生动物留下的。</p><p class="ql-block"> 森林探险</p><p class="ql-block">骑象驱驱在黄昏,</p><p class="ql-block">凝神憋气又惊心。</p><p class="ql-block">野猪豺豹来回跑,</p><p class="ql-block">训鹿羚羊背后跟。</p> <p class="ql-block">  早 餐后,我们乘坐独木舟在娜普娣河上泛舟。警察告诉我们沿途不能出声,即使看见鳄鱼也不能出声,否则会有危险的。在河上沿途近距离看到鳄鱼在河两岸栖息,河两岸还有好多鳄鱼洞,偶有小鳄鱼露出头来;白鹭、翠鸟及各种鸟儿,时儿点水捕食,时儿枝头鸣唱。游人还没来得及欣赏两岸美景,轻舟已过万重山。上岸后,跟着森林警察导游在林中行走,人们都提心吊胆,生怕有动物出没。突然有人惊呼:梅花鹿、犀牛!那边又有人喊:孔雀!在人们的惊呼声中走出了森林。</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森林中行走时拍到的大蚁穴,据说每个洞里有成千上万只蚂蚁,它们是黑熊的美食,每天都有黑熊来侵袭这些蚁穴,可这些蚁穴总是在森林中此起彼伏的存在,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奔波,来到了尼泊尔的第三大城市博卡拉。洗去一身的疲惫,入住到香格里拉酒店。昨天晚上是尼泊尔人的除夕夜,他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过节,我们也在跟着他们快乐。晚上回到房间后,服务员给我们每个人的枕头边放了一朵散发着清香的小花,我们心里暖暖的,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祝福善良的尼泊尔人。</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这个国家虽然很贫穷,但不论走到那个城市,给游客安排的酒店都很温馨,酒店的每个角落都感受到温暖的生活气息。刚才与尼泊尔朋友们一起欢度节日有点意犹未尽。回到酒店没有睡意,就到大厅里去欣赏钢琴师现场演奏的莫扎特的《小夜曲》,心情无比愉悦。</p> <p class="ql-block">  博卡拉这个城市自然风光美得纯粹。在去往博卡拉的路上,沿途可以欣赏到茂密的森林、湍急的河流、清澈的湖水以及逶迤迷人的田园风光。还可以远观屹立在北方宏伟的安娜普纳山脉,它的最高峰也超过了8000米。尼泊尔是个高山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山有十座,在尼泊尔境内的就有八座。</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观看喜马拉雅山日出: 第二天凌晨晨曦微露,我们就驱车前往萨郎科位于博卡拉谷地的一座小山,这里可以非常近距离地观赏喜马拉雅山日出。并且可以眺望安娜普纳山脉的群峰,观看日出时天空变幻莫测的美景,万年冰雪巨峰尽收眼底。在太阳出山前的瞬间,还可以看到鱼尾峰戴上金冠的奇妙景色。我们爬上一个山坡,正好这里住着几户人家,那家人很友好,还给我们准备了热水,冷得厉害还可以进去取暖。清晨的山上气温很低,因为我们不想错过那美妙的瞬间,所以就在寒风中等啊等。那天天气不是特别清朗,所以日出得比较晚,最后终于等到火球蹦出来了,那美景确实是在别的地方无法看到的,我们拿起手机留下了那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捡颗金珠</p> <p class="ql-block">凤凰涅槃</p> <p class="ql-block">仙人练丹</p> <p class="ql-block">点石成金</p> <p class="ql-block">  今天颠簸了七个小时,又回到了加德满都。刚一走进香格里拉酒店,正好碰上一个尼泊尔富人在这里给儿子办婚礼。尼泊尔人也喜欢在节假日期间为孩子举办婚礼。我们入住的香格里拉酒店在加德满都是五星级酒店,所以富人们选择在这里办婚礼。我们看着这些身着盛装的靓男俊女,被他们的美貌吸引住了,于是抢拍了他们的全家福。尼泊尔人确实很友好,她们看到我们在为她们拍照,还硬拉着我们和她们一起拍照。看着她们一个个美若天仙的样子,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浓浓的毛发,感觉他们真是上帝赐给地球的宠儿。</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这个国家虽然贫穷,但由于信仰使然,人们幸福指数很高,生活情趣很浓。我们住的酒店房间里门厅前,到处都摆放着撒满花瓣的盆景,传来阵阵馨香。住在这里真是宾至如归,非常温馨。</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旅行社为我们安排了吃尼餐,品种有米酒、各种小吃、豆子汤、馍馍(其实是油煎小笼包)、酸奶,主食是一勺米饭外加五种菜和肉。尼泊尔人吃饭都是用手抓,我们的团友试着用手抓着吃,可我还是下不了手而用了勺子。这个餐厅是带舞台的,我们一边吃一边还观看了尼泊尔人的民族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来到尼泊尔后,才真正感受到穷国的样子。这个国家人口密度大,有将近三千万人口。国土面积与山西省差不多,但多为丘陵和山区,各种资源极度匮乏。他们的电和汽油都是靠印度供给。2015年,印度干扰他们颁布第一部宪法,断了他们的气油供应。尼国的汽车几乎停运。是中国无偿援助他们十万升汽油,他们才度过难关。所以他们看到中国人非常友好,他们认为中国才是他们的朋友。在加德满都大街上,大部分路都是土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主干道上的电线杆子上,挂满了蜘蛛网一样的电线,我们偏远的山村也比他们首都的面貌好。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真该知福惜福。</p> <p class="ql-block">天使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  一直陪伴我们的尼泊尔导游释迦先生</p> <p class="ql-block">  妹妹在商店试穿尼泊尔传统民族服饰“纱丽”</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虽然是个小而穷的国家,但他们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这里气候宜人,自然风光旖旎,古迹众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该国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鹿,境内六千到八千米的山峰就有200多座,是世界登山爱好者们向往的圣地。丰富的文化和宗教遗产,精美的古典建筑和庙宇,每年吸引全世界的印度教和佛教徒们前来朝圣。还有由14个国家承担的自然保护联盟保护的野生动物公园,可供旅游爱好者们观赏。再加上尼泊尔人的友善好客和幸福感满满的一张张笑脸,来这里旅游会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