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6日,浦城县名师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研修进入第五天。在富有魅力的“李果之乡–永泰”,如火骄阳更添学员们的学习热情。49位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教育科研路上共奋进,专注于授课专家为大家倾心烹饪的精神大餐。</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迎来了福州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肖永琴老师带来的《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讲座。</p> <p class="ql-block"> 肖老师首先从新时代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入手,分析了从“经验型”到“专家型”,由“辛苦型”向“创造型”角色的转换是当今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鼓励老师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不断学习,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 然后,肖老师从课例研究的含义、课例研究的活动方式、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以及教研活动的追求、课例研究的意义、课例研究的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课例研究,并辅之以“三位一体”课例研究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教学评一致性理论等学习理论深入浅出地讲解。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方面,肖老师指出,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研读教材智慧地取舍和活用知识、逆向思维设计,采用九步课例研究法,真正达到备、思、行、创。</p> <p class="ql-block"> 讲座在学员代表刘良森的总结性发言和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肖永琴老师用丰富的案例呈现、有趣的生活事例、有效的设计视角,让在场教师对如何进行课例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我们教师提升专业技能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学员们的期待中,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福建省首批教学名师、福建省首批学科带头人、厦门市杰出教师、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肖俊宇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思维创新的智慧及教学》。</p> <p class="ql-block"> 讲座伊始,肖老师就用地道的“浦城腔”顺口溜开启了下午愉快的讲座。他从“智慧思辨,思维创新、深度阅读,求异创新、深度习作,广开思路三个方面,向老师们展示何为思维创新,鼓励老师们要“探出头去”,不断尝试新事物,用辩证思维看待教学问题,把握要点,打开思路,大胆想象。在讲座过程中,肖俊宇老师以 “吾日三省吾身”、“学校是允许犯错的地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等具体题目为例,向老师们展示了答辩过程中存在的答偏所问、要点不清、详略不适、层级混乱、举例欠妥等问题,指出应答应把握审清题意、扭住特质、打开思路、抓住要点、简洁作答和深入辩证。</p> <p class="ql-block">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肖老师始终是那么幽默、风趣,睿智、儒雅,老师们一直沉浸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丰富的信息量,让老师们的内心产生的强烈的冲击力;专业的学术引领,让老师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讲座在学员代表黄红武老师的总结性发言和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虽然五天的岗位练兵活动已结束,但它悄然印刻在我们的心间,成为我们学习、成长的新起点。专家们娓娓道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有专业的案例,又有可落地、可复制、可实操的方法。学员们学习热情高,在专家引领中不断产生共鸣,不时激起学员们的深度思考和启迪。正如我们的班主任陈涓老师所说:“知易行难。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这个夏天,让我们继续选择诗和远方,践行学思行,风雨踏歌。专业成长的脚步必不停歇,我们将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文字:姚紫菊</p><p class="ql-block">图片:严玉华</p><p class="ql-block">编辑:吴 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