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玩童游记</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夏天,家乡四川骄阳似火,烤的大家只会说热。家住成都附近的朋友三五邀约外出避署,此时此刻大家没有忘记远在云南生活了几十年的我。一听是去峨眉山下小住,欣然同意了。</p> <p class="ql-block"> 冒着四川盆地近40度的高温,选择乘高铁与老同事见面。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火车已经彻底告别了儿歌词里的“轰隆隆”声。平稳舒适中五个多小时就把我送到了千里之外。</p> <p class="ql-block"> 去登有着天下秀美誉的峨眉山,是大多数去四川旅游外地人的选择。七月九日一大早,从我们居住的地方开车半小时就来到了景区。浩浩荡荡的人群仿佛回到了几年前“黄金周”时期,光购买观光车、缆车票就排了十多分钟。</p> <p class="ql-block"> 景区里游客熙熙攘攘但井然有序,拾阶而上也不觉得累。登山途中见到工作人员在给𤠣哥投喂食物,由于游客紧紧地围着它们逗乐,想拍几张照片也没找到机会。</p> <p class="ql-block"> 小半天时间,来到了金顶脚下。这里集中了许多游客,大家三三两两在场地里拍照。最后随着人流来到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十方普贤像平台。这座高48米,重600吨的普贤像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四川眉山市洪雅县七里坪度假小镇是我们一行老同事的“据点”。这里山青水秀,海拔1500米左右,夏天气温二十七八度。是附近避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用民俗文化打造景点是小镇特色,正因如此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这里我的老同事们就地利用现场“道具”拍照留念,个个兴高采烈,轻轻松松的度过了一天。</p> <p class="ql-block"> 一眨眼,一周时间就过去了。老同事们把这次聚会的最后一站定在了四川省眉山市。眉山文化厚重,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眉山苏洵、苏轼、苏辙独占三席。两宋年间,眉山进士886人,史称“八百进士”。当今眉山是四川的地级市,城市建设比较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四十八年前的同事,如今大家都花甲之年。即将分别时在苏东坡雕像前留个影,作为老玩童们此次活动纪念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