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屏随笔:乡间别述之姑姑家的餐桌是区分男女的

晓屏

<p><b style="font-size: 20px;">姑姑家的餐桌是区分男女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姑姑是我先生的姑姑,家住吉林省辽源或四平近郊的乡村,一个叫二龙的地方,绕村的是东辽河,村旁有一片湖水,应该就叫二龙湖。风景不错,然而我唯独对姑姑家的餐桌印象极深,最有代表性的记忆有三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次跟随先生(当时的男朋友)去姑姑家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那是1985年7月的时候,我们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有到单位报到,因为要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大上海工作,想想就很需要炫耀一下,也和亲友告知一下我们的未来和行程。先生和姑姑的感情极好,自然是需要看望姑姑,让姑姑看看自己的女朋友,聊聊自己的未来生活。姑姑很是慈爱柔顺,对子侄们疼爱之情从嘴角的笑意盈盈就可以看出由衷的喜悦。那时候也没有电话什么的,事先也没有通知姑姑家,我俩冒冒失失地就去了,好像当时串亲戚都不怎么需要礼貌地通知对方。记得到姑姑家的时候正是中午的午饭时间,姑父还健在,我们进门时,家里的人正在围桌吃饭,我们俩不速之客令姑姑及家人都很吃惊,却也看出来我们很受欢迎。原本是一家人围坐炕上吃饭的,我们到来立马就一分为二,加了一个炕桌,炕头桌上围拢了以姑父为主的男性大人孩子,加了一个炒鸡蛋,还烫了一壶乡间玉米烧小酒,喝起来了!炕梢一桌女人们围坐一起吃饭聊天,很自然的一个有客来的安排样态,男人们都很欢快,还时不时地指挥着家里的女人们添饭倒水的,女人们也笑意盈盈地接受这一切,听着男人们胡侃…… 我是完全的陌生人,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状态,懵懵地啃了一穗玉米🌽一根黄瓜,推说晕车退出这不知所措的午餐时间……。当然,姑姑很体贴侄子和他的女朋友,姑姑眼里侄子又是大学毕业要去上海当法官的有地位的侄子,很可以有正当理由特殊待遇一下并且是能够被乡间眼神审视和接受的。于是,接下来的每顿饭就很有意思地安排坐席了,我和先生两人一桌用餐,姑姑一家一桌用餐,完全不在常规的“待客之道”了!哈哈,至今我也没有再经历过这样的做客用餐样态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次去姑姑家,姑父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姑姑没有和子女们一起生活,一个人过日子,有客人来的时候孩子们就聚拢来,一起待客吃饭喝酒聚会,这次我们是一行四人,我和先生,还有先生的弟弟夫妻俩,姑姑的女婿好像是他们村的书记或村长,很有一点乡村干部的样子,吆五喝六地张罗着吃吃喝喝,不知道怎么个途径知道了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我曾经帮他们 村打过官司,印象中是一个和种子公司的种植玉米种子的合同纠纷,种子公司毁约,我帮乡亲们挽回了损失的事儿…… 。年轻的村长很是热情地恭维了我一顿,吃饭的时候破例地邀请我在男人们的主桌就餐,我也没客气地拉着姑姑和先生的弟媳妇一起主桌就坐了,弄的村里的姑娘媳妇及孩子们进进出出地看西洋景一样地看热闹,唧唧喳喳带着羡慕的语气议论我是何许人也,这么坦然地“非正常”地坐在男人们主导的主桌上就餐,有领导在座这么重要的席面主桌!很明显,我改变了他们的规矩! 当然,我并没有改变这里的习俗,只是特殊情况特殊原因特殊人物特殊一次! 客走人散,姑姑依然如故地守着自己的自在和孤独坚持着一个人的日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次去姑姑家就是在几年前,也是春节期间,我和先生及弟弟夫妇,同样的一行四人,很是随意地驱车前往姑姑家,姑姑八十多岁身体不错,行动自如,依然独自一人生活,家里的房子刚刚翻新,屋子里挺温暖的,看到两个大侄子带着媳妇来拜年,亲热得很,从箱子里翻出糖果和点心,又打电话给她的子女们张罗饭菜吃食,厨房里一群亲戚家的主妇们一阵忙乱,一如从前两桌酒席摆好:厅堂正席圆台面,很自觉地围拢了老少爷们坐满一圈,炕上两个大小不太一样的平日吃饭的炕桌并拢一处,姑且算是一桌,当然是给女人们准备的,一般来说家里酒席的餐食是不怎么充分的,主桌菜是饱满的,八道冷菜🔟道热两个汤菜都是以主桌上的菜品为标准的,女人们的炕桌上是有多少算多少,半盘菜常见,少几道菜也是自然现象。男人们已经开始了推杯换盏,姑姑还在张罗着亲自下厨给侄子做一道黄面饼子之类的餐食,我赶紧拉姑姑来吃饭,姑姑很自然地落座炕上一桌,家里的女人们也就落座了,我和弟妹原本就在炕梢坐着的,也就在炕梢没动地方拿起碗筷,但是,男人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想当然的核心状态还是让我感觉不太舒服,我也确实没有和他们同桌吃饭的兴趣,便有了一个新选择,把最主要的客人我先生拉到炕桌上吃饭。我是来陪他看望姑姑,给姑姑拜年的,自然应该陪着姑姑亲亲热热地吃一顿年饭聊聊年嗑,先生很识趣的上炕女桌吃饭了,地下主桌的男人们略有些尴尬,还好有弟弟理解他们,继续和他们吆五喝六地感觉良好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知道,农村的生活习俗在改变,但女人们的地位还是被大男子主义排挤着,那么自然,那么无微不至,那么无人关注无人抗拒…… 一个深不见底的鸿沟依然深不见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