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拓技艺—制作汉代瓦当拓片,体验穿越时空的美。

徽印草堂

<p class="ql-block">我国的传拓技艺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和沿袭下来的一种手工工艺。传拓技艺是用传拓工具将纸、墨覆盖于被拓器物,并将其上的铭文或纹饰拓印下来的一种方法,它发端于东汉末年,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无数珍贵的流散文物、古代文献和书法艺术因此项技艺而被发现并得以流传,且至今仍在考古、文博、古籍等领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传拓时由于所拓器物的不同,其形式与内容也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具有古老的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拓技术仍在沿用,这门技艺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今天我们带您一起了解古老神奇的传拓技艺。</p> <p class="ql-block">“秦诏版”为长方形,长10.8厘米,宽6.8厘米,厚0.4厘米,重0.15千克</p> <p class="ql-block">《墙盘》又名《史墙盘》,器形宏大,制造精良,周圈饰有重环纹。1967年于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盘内铸有铭文二百多字,分为两部分,前半记叙西周时期各王的主要史迹,后半记叙做器者史墙一家列祖的重要功绩。</p> <p class="ql-block">《石鼓文》为我国石刻文字之祖,为世所重。其内容记述君王田狩渔猎之事,故亦称“猎碣”。</p> <p class="ql-block">瓦当:</p><p class="ql-block">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所谓“当”,据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是瓦的头端,瓦用于古代中国建筑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p><p class="ql-block">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中国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在古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瓦当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第一步,选好瓦当</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清理瓦当上的灰尘</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将宣纸铺平在瓦当上,用湿布将纸轻轻拍湿。</p> <p class="ql-block">第四步,用塑料膜垫在箱子上,用刷子刷清图案。使宣纸与瓦当紧密结合。</p> <p class="ql-block">第五步,将墨汁(可用黑墨或朱墨)倒入小碟。用拓包轻沾墨汁,轻轻拓于宣纸上。</p> <p class="ql-block">注意观察细节,尽量拓匀均,不要有遗漏。</p> <p class="ql-block">一张精美的拓片就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可以自题或者请名家题字裱于纸上,一张完美藏品就制作成了。可以慢慢欣赏汉代瓦当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