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清雅竹韵

<p class="ql-block">  冬至的中午,妈妈背着妹妹,手提着竹篮子,领着我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前走去。</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的阳光和蔼可亲,淡淡的,舒舒的,不带一点暴戾骄横,尤如兰花幽幽飘散着淡雅芳香,将我们的身体拥着,软酥酥的。路两边的田野被风扫过后,只剩下大块大块干净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一个时辰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小山村,妈妈说:“这是你外婆的娘家——张家堡。”进村后,走进一个院墙倒塌荒草遍地的院子。院内有一座破旧不堪的干打垒房子,青瓦的缝隙里长满了酸溜溜,伸出的椽头已经腐朽,麻雀在瓦缝里衔草做窝、繁衍生息,一只野兔从草丛里蹿出,瞬间就没了踪影。妈妈放下背上的妹妹,伤心地对我们说:“这就是你外婆的家。你那可怜的舅爷结婚不久,就被抓了壮丁死在战场上,媳妇也改嫁了,从此这个院子就没人了,你太姥爷家也断了香火。”</p> <p class="ql-block">  妈妈说完,就领着我们走到院子后边,翻过倒塌的土墙,来到了山坡上掩埋在荒草里的两座坟塚前,说:“孩子们,都跪下,给你太姥爷和太姥姥送点钱。”我们作揖敬香后,跪下,妈妈从篮子里拿出自己用纸糊的两套棉衣、鞋袜和帽子平铺在地上,用火柴点燃。我和妹妹从篮子里取出一塌塌妈妈用印版在白纸上印的冥国纸钱,一张一张地散在燃烧着的纸衣上。妈妈边烧边教我们说:“太姥爷,太姥姥,快来穿衣服,快来取银钱。”看着未烬的纸灰旋转着飘向空中,妈妈说:“快看,你们的太姥爷太姥姥收到重孙送的衣服和金钱,高兴的手足舞蹈!”</p> <p class="ql-block">  烧完纸钱和衣服我们三叩头后,妈妈突然双手捂着脸猛烈地抽搐起来,泪水顺着指缝无声地流下,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在旷野嗥叫起来:“我娃的太姥爷太姥姥啊,好久都没有来了,你的女儿和外孙女好想你们呀!请二老原谅后辈路途遥远,琐事缠身,没能常来上坟,只能把伤心的眼泪咽进肚子里。今天孙女在水口离的近,冬至之日来给你们上坟,送二老棉衣御寒,烧纸钱你们零用……”我和妹妹见状吓得边哭边说:“妈妈呀,不敢再哭了,把身体哭坏了我们怎么办?”妈妈的哭声像决了堤的洪水,再也收不住,仿佛要把几十年的苦楚都倒出来。我和妹妹用力拉起妈妈,给她擦掉眼角的泪水,扶着她往回走。</p><p class="ql-block"> 乡村的冬天特别冷,我下午玩耍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鞋一脱,跳上温暖的土炕,掀开被子钻进去,全身立即感到暖融融的。</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了,妈妈点燃放在窗台上的煤油灯,微弱的火焰,给这高深的窑洞带来了丝丝光亮。妈妈上炕坐在油灯下,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给我们讲起了外婆小时候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九零六年秋天,水口张家堡村有一个张姓农民,正满怀希望地收获着他种的玉米。今年玉米长势不错,风调雨顺总算盼来了一个丰收年。玉米叶子边缘像锯齿一样,在他胳膊上划出道道红印。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汗水滴到胳膊的红印上,火辣辣的痛。只见他仔细地把玉米棒子一个一个掰下来,唯恐有遗漏。再把一小堆儿棒子收集成大堆,一担一担挑回家。返回地里时,他带来了小镢头,把玉米杆齐根儿砍掉,收拢到一堆,一捆一捆背回家,靠在低矮的院墙边,留作牛羊过冬的饲料和家里过冬的燃料。玉米收完就上肥耕地撒上麦种,瞅着黄土上慢慢长出细牙,由淡而浓,铺满原野,那是来年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暮色渐近,两口子点上小油灯,围坐在一起,把包谷棒子外层的老壳剥掉,留几根嫩皮捋到后面,再像编辫子一样把玉米编成一串,挂到屋檐下和院子里的的树杈上,这是抵御来年春荒的唯一口粮。夫妻俩一边剥玉米,一边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着。这家的男人就是你的太姥爷,挺个大肚子快要生的小脚女人就是你的太姥姥,他们不识字,都是老实吧唧的农民。你太姥爷家里有上辈留下的二十亩土地,还养了两头黄牛、几只绵羊和一头猪。他年轻力壮,自己种地、喂牛、放羊。你太姥姥也挺能干的,织布缝衣做饭,样样打不住,还在家里养鸡、喂猪。在张家堡村子,你太姥爷家也算是一个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平静的夜晚,你太姥姥生下了你外婆,给她取名张惠娥。你外婆五岁时,就被你太姥姥关在屋里强行缠脚。她又是哭又是闹也没用,因为旧社会女子不缠脚,长大了就嫁不出去。所以你太姥姥又是哄又是打,硬是把你外婆的脚缠小了。你太姥姥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农村人都很封建,根本不会让女孩子去学堂,所以你外婆七八岁的时候,只能跟母亲学针线茶饭。你太姥姥教你外婆针线的时候,总要先拿出一个针线蒲篮,里边有针头线脑顶针剪刀等做针线必须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你太姥姥说,学针线首先要学会补补丁。一个女人针线手艺好不好,看看她家人衣服上的补丁就知道了。针线手艺好的女人,补丁补得平平整整,方方正正;手艺不好的女人,补丁补得皱皱巴巴,歪歪斜斜。说完就拿出你太姥爷的裤子,找出一块和裤子同颜色的布,在膝盖破损出比划好大小,用剪刀剪裁好补丁,穿针引线开始补。你外婆在一边聚精会神的看着,等你太姥姥补完一个膝盖后,她就学着补另一块。</p><p class="ql-block"> 学会了补补丁后,你太姥姥开始教你外婆做布鞋。好不容易学会了做布鞋,又教她学绣花。你太姥姥说,绣花有讲究,用针要均匀,轮廓要齐整,线条要流畅,填色要准确,松紧要一致。该方时要方,该圆时要圆,该长时要长,该短时要短。说完就从针线蒲篮里拿出绣花用的针、彩色丝线、圆形的绣花绷子。在一块白布上画了花草鸟虫,把画好图案的布夹在花绷子上绷好,给绣花针穿上彩色丝线,就开始绣了起来。你太姥姥绣了一会儿,就把绣花绷子和绣花针线交给你外婆,让她自己绣,你太姥姥在傍边指导。你外婆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才掌握了绣花技术。</p> <p class="ql-block">  看着你太姥姥纺线织布,你外婆也想学。可是你太姥姥嫌她年龄小,怕她不会纺反而把棉花浪费了,就不准她动自己的纺车和织布机。你外婆就在你太姥姥忙着做饭的时候,偷偷学会了纺线,还偷着开始学织布。她年龄小个子低腿够不着织布机,就在踏板上垫了几块砖头,等到母亲发现时,她已经学的八九不离十了。你太姥姥虽然嘴上骂但心里乐,谁不想自个娃有本事呢!</p> <p class="ql-block">  你外婆看你太姥姥蒸馍擀面就自己试着做,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她学剓面是在你太姥姥的指导下,和好面,揉了曲,曲了揉,揉好了擀,擀好了剓。揉揉、擀擀、剓剓,反复了无数次,一个月下来就基本掌握了剓面的技术。你外婆还跟着你太姥姥去地里剜猪草割牛草,还帮着大人铡草、喂牛、喂猪、喂鸡、放羊,在农忙的时候还跟着你太姥爷学农活。</p><p class="ql-block"> 人生无常,命薄如纸,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p><p class="ql-block"> 你外婆十岁那年母亲突然得了急病,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也无法唤醒昏迷的母亲。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没有等到你太姥爷请来医生,你太姥姥就咽气了。从此后你太姥爷整天忙着种地和外边的事,把照看弟妹和家里的事全交给了你外婆。</p><p class="ql-block"> 你外婆每天早晨天不明就起床做好饭,好让你太姥爷吃上口热饭好下地去干活,然后在家里经管着弟妹。中午做好了饭,就领着弟妹先给你太姥爷送去,回家后才和弟妹们一起吃。晚上把汤做好等你太姥爷回来一起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p> <p class="ql-block">  “妈妈,我外婆命真苦,少年丧母,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照顾父亲和抚养弟妹的重担,真不简单。”</p><p class="ql-block"> “是的,这都是逼出来的,母亲不在了,里里外外都得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水口塬上一条河也没有,人们吃的是井水。家家户户都在村里的涝池洗衣服。涝池干了或者冬季涝池结冰了,就在家里用洗衣盆和搓衣板洗衣服。看着自己的女儿每次洗衣服总要到邻居家去借搓衣板,你太姥爷心疼的不得了,就准备做一块搓衣板。他在家里翻腾了几天,找出一块核桃木板,这种杂木十分坚硬,很难下刀。但是你姥爷凭借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在木板上刻了一个长方形的坑用来放皂角,还在上边刻出了十五道棱,每条棱有两厘米深,很容易将衣服上的脏东西搓掉。</p> <p class="ql-block">  你姥爷为做这块搓衣板把手磨出了好几个血泡,它凝结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一片爱心!从此后你外婆洗衣服就方便多了。在你外婆的辛勤操持下,苦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你外婆也到了出嫁的年龄。”</p><p class="ql-block"> “妈妈,原来咱家那块裂了纹的搓衣板是太姥爷专门为自己心爱的女儿做的。”</p><p class="ql-block"> “对啊,你外婆就是用这块搓衣板,给一家人洗了六年衣服。后来你太姥爷死后,你外婆就把这块搓衣板当做念想带到了婆家,给你外公一家洗了十年衣服。妈妈长大后,你外婆就把这块搓衣板传给了妈妈,一直洗到今天。”“这块普通的搓衣板,凝结着外婆几十年的辛劳,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以后肯定会传给我的吧!”“要传也只能传给你媳妇。” “羞死人了,我才不要媳妇呢!”</p><p class="ql-block"> 《苦蔓》第二章快乐的童年连载(9)</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