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游2014年1月20至2月3日(上)

王凤鸣Lucy Wang

<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 张正衎(儿子)</p><p class="ql-block">插图、简单说明和美篇编辑: 王凤鸣(老妈)</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曾苦思冥想要用怎样的一种开头来描绘我们初到新西兰时的所见所闻,欲引经据典,却发现无一语一诗一词可以应景的表达出来,仿徨数日不可得。及一日漫步于街上,细看如今上海的似锦繁华,才豁然开朗。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片土地,每个城市,都有其独具一格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正所谓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每个人那时的心境,视界不曾相同,岂有参照可言?虽诗词万千,唯有内心真实所述,是为文章合为事而著。</p> <p class="ql-block">正文</p><p class="ql-block">在经历了十几小时飞机上的颠簸后,我们从新西兰首都奥克兰机场下机后,正值奥克兰在下雨,绵绵细雨时而飘撒,昏暗的天空,遍布着乌云,然而在空气清新著称的新西兰,这份绵雨乌云,却让我觉得十分的澄静清澈。简洁干净的路面,点缀的刚好的绿化,在雨露之下显得生机勃勃。我们一家子带着行李,沿着指示牌惬意的走着。在经历一些小小的曲折后,我们安静等候着机场大巴,载我们去另一处候机楼,然后乘飞机前往基督城。</p> <p class="ql-block">当然得说一下,我们这次的旅途终于是下定决心抛开那个名为旅行团的枷锁,来一次自驾游,所以在基督城飞机下来后,去租车柜台办了借车手续后毫不犹豫的开着租来的红色本田,踏上了那宛若仙境的旅途。</p> <p class="ql-block">并非是出于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种心理,行驶在国内的公路上,你能感受到的唯一的色彩便是灰色,所到之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无论是路过田野,小城,始终摆脱不了那种沉闷压抑之感。不同国内黯淡无光,新西兰的公路,是有生命的色彩,一树,一木,一草,一石,一山,一水,都是那样的色彩鲜明。</p> <p class="ql-block">沿着那蜿蜒曲折的公路蛇形前进,时而盘上山峰,时而又陷入谷底,时而在那湖面仿佛铺满了蓝宝石的湖畔呼啸而过,时而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一骑绝尘。</p> <p class="ql-block">一片片湖水湛蓝清澈,波光粼粼,有海洋的大气,却不失湖的秀美,那一座座山峰,看上去近在眼前,却又惶惶然不可及,仿佛雾里看花一般。</p> <p class="ql-block">你可以尽用你的五感,去碰触这生机勃勃的世界,放眼望去周遭景色似一幕幕画卷在你眼前播放着,每一处似曾相识,细看之又不尽相同,深呼吸,清新的空气使人心神为之一振,将手伸出窗外,柔中带刚的风吹拂在手上,竖起耳朵聆听的风高云阔自然之音,不禁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若定要作个比喻,我想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为贴切,虽景致不同,然心中所感,并无差异。在画卷的尽头,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游玩处Lake Tekapo</p> <p class="ql-block">美丽迷人的Tekapo湖四周围绕着被金色灿烂的阳光笼罩的树丛和白雪皑皑,一望无际的雪山。所以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当我们踏足湖畔小镇,于一家自助式公寓酒店入住后,便迫不及待的去赏玩这座负有盛名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Lake Tekapo麦肯奇盆地北部自北向南流向的第二大湖泊,坐落于新西兰南岛的著名旅游城市基督城与皇后镇之间,位于库克山盆地与 MacKenzie 的心脏地带。</p><p class="ql-block">穿越了恬静美丽的小镇,迈着惬意的步伐行至湖畔,但见湖水悠悠流淌,午后那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湖面上,粼粼波光,伴随着习习吹来的凉风,明灭闪烁,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起起伏伏,众星捧月般将美丽的Tekapo环绕在中央。沿湖而行,亦是层次分明可见,靠近公路边的是成片金黄色野草,与蓝色的湖面互为点缀,而河滩,则是又无数乱石铺就而成。形形色色的游客在这里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或作画,或摄影,或席地而坐,新西兰山水独有大气魄,以及那澄净空气令湖畔的游客们流连忘返。在这雄壮而又安宁的自然风景中踱步可能是最令人惬意的事了。沿着一条清晰的小路,很快就可走到著名的建于1935年的好牧羊人教堂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这座教堂由著名建筑师本杰明·伍尔菲尔德·芒福德于1935年建造,其设计的哥特式木结构和石结构建筑在新西兰独一无二,以一只牧羊犬的雕塑而命名,是对过去开创农田和Mackenzie地区的先驱者的一个称颂,永远铭记下他们的丰功伟绩,十分有纪念意义。从教堂圣坛的窗口望去,可以看到南阿尔卑斯山最壮观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牧羊人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湖边欣赏完这美丽的风景后,我们沿着公路慢慢向回走去。湖边小镇上,在一家日本餐厅内,我们选了一桌位置坐下,窗外望去,是夕阳下依旧啧啧生辉的湖面,以及远方那些已经模糊了的山脉。日式料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于新鲜食材的处理,新西兰得天独厚的环境,以及盛产的三文鱼等水产海鲜,便是最好的食材,无论是油炸亦或生食,伴着佐料,虽清淡,却不失食材本身的鲜美。</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在小镇上散步,我们来到一家超市内,虽是小镇,但是超市内的品种之丰富,实是出乎预料。各种各样的新鲜时蔬水果,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我们在超市内走了几圈,最后买了2份光看就特别诱人的大号草莓,以及2罐酸奶。回到公寓后,早已忍不住的我们把那一个个硕大的草莓洗净开吃。这种草莓内部芯子处有点像膨胀开来那样,空心的,但是口感饱满,汁水很多,也是我们吃过的最甜的草莓了,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草莓,在十多天的新西兰旅途中,也就买到过2次。</p> <p class="ql-block">晚上八九点钟时带着橙色的光线和云彩</p> <p class="ql-block">一夜无话,连续赶路的疲惫,使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p><p class="ql-block">翌日一早,我们便驱车前往了库克山,路上我们还在回味新西兰的酸奶,浓郁的奶香配上水果果酱,不仅好吃,也能放心的吃。</p><p class="ql-block">库克山是大洋洲最高的山峰,也是南岛旅游的重要地标。天高云淡,能清晰地看见终年积雪的库克山峰。以库克村为旅游中心,在周边设计了多条徒步线路,都能走到近处观看库克山和塔斯曼冰川(Tasman Glacier)。库克山是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最高峰。</p><p class="ql-block">一路行驶过来,长长地公路通向远方,在旷野上奔驰,一望无际的草原,三三两两的树木,以及周边农庄散养的牛羊,如走马灯般一幕幕从车窗外掠过,周遭环绕着披着金黄色野草的山峦鳞次栉比得矗立着,更远处,仿佛路的尽头,覆盖着皑皑白雪的高山隐隐约约的浮现着。更是不知何时一个拐弯,公路却已来广阔的河畔,叫不上名字,却又何妨?这条沿河的公路蜿蜒曲折,每个弯角自成一片天地,每当此时,我亲爱的老妈同志,便忍不住按快门的冲动,几乎每个不同的弯角与平原,都会停下车来拍个够,树的翠绿,草的金黄,水的深蓝,云的洁白,无垠的天空,层叠的山脉,置身其中,用相机将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当车行驶到一片山脚下时,便是此行的终点,库克山村。说是村,饭店旅馆,超市一应俱全,更有一座小小的博物馆,以纪念当初在库克山上探险的先辈,进进出出的人群出乎意料的多,不时便有成群结队背着旅行背包的人们,踏上徒步旅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家酒店二楼的咖啡厅坐下,点了二分新鲜鲑鱼烹制的披萨,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吃着午餐,一边欣赏着窗外群山环绕的美景。饭后,再一次拍照留念后我们便踏上了返程之路,一如来时一样美丽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参观库克山地质博物馆,用望远镜探看雪山。</p> <p class="ql-block">由于新西兰的阳光过于强烈,导致很多照片曝光过度,我们又返回去重拍某些景点,以及在返程的路上加了油顺带去了趟三文鱼养殖基地品尝新鲜的三文鱼,这些小小插曲就不一一赘述了。</p> <p class="ql-block">大型养殖场</p> <p class="ql-block">养殖场里有非常新鲜的分不同部位的三文鱼购买,买了二盒带回住宿处享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后,我们便离开了Tekapo小镇,前往此行的第二个目的地,或者说景点——摩拉基圆石。</p><p class="ql-block">这是新西兰南岛一个空旷而恬静的海滩,每当潮水退去,会在海滩上露出几十个原型巨石,它的形状之圆,内结构之神奇,使每一位见到这些石头的人都不得不从心底感叹。这些圆石的形成,科学家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所以当我们站在这些石头面前时,忍不住抚摸着这些石头的表面,据记载这些石头是四百多万年前形成的,经过了这百万年的风吹雨打,海水冲刷,从不知道什么形状,变成了我们目前看到的原石。</p> <p class="ql-block">石头的表面非常的光滑,凉爽,放眼望去这样的石头有好几十,有大有小,大的很多都从中心出裂了开来露出里面黄褐色的斑纹,四周海滩上也有不少枯死的老树根,我们在海滩上走走停停观察着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p> <p class="ql-block">有的圆石裂开后的样子正好像个大号的椅子,我们理所当然的在那把大自然的石椅上拍照留念。最奇特的莫过于一块“鱼缸式”的圆石,其本身并没有开裂,然后从圆石顶部直到中心都是中空的,里面填满了海水,中空的石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藻类,底部则积起了淤泥,淤泥中更是长出了几根水草,几尾小鱼悠然的游弋在水中,小小一方水池自成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在告别了这些神奇的圆石后,我们便启程前往达尼丁,这是个位于新西兰南岛东南部狭长的奥塔哥港区顶端的城市,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我们居住的旅馆在一个陡坡上,当然停车时由于我的指挥失误,导致车屁股上撞了好大一个凹槽时候赔钱这种丑事就飘过不提。</p> <p class="ql-block">行驶途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进入达尼丁市区</p> <p class="ql-block">由于达到后天色已晚,我们在酒店经理的推荐下,去了一家当地非常不错的餐厅。该餐厅特色的烩羊腿,用小羔羊的腿烹制而出,鲜嫩可口,伴以特质的酱料,令人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在爱德华火车站门口兜了一圈就回去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便在静悄悄的街上散步,信步而至,随处可见一只只鸽子,怡然自得的在这城市中生活,不时还有停落于人行道的,这里的鸽子,并不怕人。</p> <p class="ql-block">七八层高的楼宇医院,有直升机停机坪。</p> <p class="ql-block">深夜从酒店阳台往下遥望</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吃过早餐后,我们又赶到了这边。车站本身是一座庞大的古建筑,它宏伟、壮观而富丽堂皇的模样,广阔的马赛克镶嵌瓷砖地和娇艳的彩色玻璃窗,是无数游客必留倩影之建筑物,火车站为建筑师乔治·楚普(George A. Troup)赢得了“姜饼乔治”的绰号。经过1999年的全面整修,这幢建筑彻底恢复了往日的风采。我们来到参观时,恰逢两辆旅游大巴到此,我们便去车站一角的小卖部,吃着小卖部特的水果甜筒,慢慢等着人群散去,之后我们在这古老而又华美的车站各处留下了照片作为纪念。之后一日,我们去了拉那克城堡。</p> <p class="ql-block">拉那克城堡是新西兰唯一的古堡,坐落在奥塔哥半岛绵延的群岭上,是早期政治家的工作场所。城堡于1871年破土开工,由二百名工匠建造外部,5年后完成。又由三名英国雕刻师花了12年的时间装饰内部。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新哥特式复兴主义建筑与英国殖民时代建筑的结合。其华丽的内部不仅有意大利的石膏天花板、威尼斯的玻璃墙、一吨重的大理石浴盆,还有南半球唯一的乔治王时代的悬梯。当然我们对这些艺术风格一窍不通,自然看了个遍。我们在古堡一旁的咖啡厅稍作休息后,便沿着古堡的花园游览,而我们更是发现在花园外的后山沿着陡峭的山麓处临近悬崖处更是可以将美丽的海湾景致尽收眼底,达尼丁港口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除了这次出行看城堡,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达尼丁的城市内穿梭着,如果说Tekapo 库克山是看新西兰自然景观的话,那么达尼丁便是感受新西兰文化的人文景观了。沿街商铺,陡峭的街道,让这座小镇显得别有风味。当然,我们又去了一次那家餐厅,品尝牛排与羊腿。</p> <p class="ql-block">中心喷水处直径望前看就是奥塔哥半岛绵延的群岭和海湾</p> <p class="ql-block">花园外的后山沿着陡峭的山麓,修有一大片景观园,名目繁多的植物种植于小道两边。</p> <p class="ql-block">在临近悬崖处将美丽的海湾景致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老人在修理草坪</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露台上</p> <p class="ql-block">城堡出来的一段路让我们领略到了什么叫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下午晚些时候去达尼丁大学</p> <p class="ql-block">在离开达尼丁后,我们驱车前往新西兰南岛的旅游胜地——皇后镇,当然这只是目的地,路上我们稍稍饶了个远路,去了南岛当地著名的Nugget Point灯塔,建于1869年,有着150年的历史。当然这块地方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灯塔本身,而是这沿奥塔哥海岸上最独特的地貌,在其陡峭的山岬上设有一个灯塔及散布着许多岩石的小岛。</p> <p class="ql-block">Nugget Point灯塔半山腰处</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在半山腰人工开辟的停车场停下,从停车场步行至灯塔长达3公里,跟着指示牌,我们从山腰上一处石阶向下走去。</p> <p class="ql-block">因为灯塔本身并没有什么看点,我们在灯塔前的一座链桥上合影留念后便离去,沿着原路返回到停车场,然后驱车直奔皇后镇。</p> <p class="ql-block">一条沿着山壁修建的栈道,栈道尽头便是灯塔,一路走来沿海风光尽收眼底,脚下便是陡峭的山壁,望去一片绿油油的,长满了各种植物,山脚下便是大海,伴随着阵阵海风,汹涌的波涛拍打着山壁以及崖底的乱石发出阵阵声响。</p> <p class="ql-block">自助加油</p> <p class="ql-block">沿途经过餐厅,简单填肚。</p> <p class="ql-block">老爸休息老妈工作,各尽其需。</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的时候已是傍晚,在一家自助式公寓check in 后去左边二楼,就惯例逛街觅食。第二天,我们选在休整一天以缓解旅途的疲惫,也恰逢阴雨天,睡了个懒觉。到了下午雨便停了下来,迫不及待的出门游览这座小镇。​</p><p class="ql-block">皇后镇之名其实跟英国女王或者任何女王都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当时开拓殖民者觉得这里风景秀丽,脱口而出这里应该属于女王拥有,这个概念跟说感谢上帝一回事。那么就感谢上帝吧,如果说之前的旅途上我们看到了新西兰的自然景色壮丽以及人文艺术,那么在皇后镇我们看到的是将城市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小镇中心是凹进去的,这里形成的天然河湾,沿着河湾是各色餐厅和商铺以及一个旅游码头。我们先在旅游中心买好了之后的旅游行程的票,后就在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中散步,各种各样的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不似新西兰其他城市,夜里的皇后镇也格外热闹,在这片繁华之中,我们慢慢步行回到了公寓。</p> <p class="ql-block">深蓝色的高山湖上缓缓入港的是一艘老式游轮,游轮的烟囱里还冒着黑烟,每天来回带着游客去对面的剑镇体验剪羊毛。</p> <p class="ql-block">我们最终选择在一家河边的餐厅享用晚餐,这家餐厅的特色烤羊排,实是令我们眼前一亮,烤的红中泛着金黄色泽的肉,蘸着饭店调制酱料,入口外脆而里嫩,汁水沿着齿缝,流入口腔各处,这样的美味,自然多多益善。</p> <p class="ql-block">夏天的傍晚冷得老妈只好买件羽绒服直接穿上了</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