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际穴

向阳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strong>手上的随身药房——鱼际穴</strong>。鱼际穴可不简单,称得上是人体自带的<strong>“灵丹妙药”</strong>,<strong>可急救,可保健</strong>,常常按揉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如果你有<strong>咽痛、打喷嚏</strong>等感冒的早期症状,可以找它。<br></br>如果你有<strong>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strong>,可以找它。如果你经常<strong>大便干结、便秘</strong>,可以找它。如果你突然<strong>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strong>,可以找它。关键是,这个穴位的取穴<strong>不受时间、地点、季节</strong>等条件的限制。无论什么情况下,简单按两下,就可以有所缓解。看个电视、通勤的时间,按一按,就可以达到<strong>保健强身</strong>的效果,赶紧转发到朋友圈,带上你的亲友一起变健康吧。<strong>鱼际穴四大功能清单</strong><strong>止咳润肺——咳特灵</strong><strong>润肠通便——开塞露</strong><strong>心悸胸闷——速效救心丸</strong><strong>腕关节肿痛——活络油</strong>鱼际穴,属<strong>手太阴肺经</strong>。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strong>清肺泄热,利咽止痛</strong>的功效,是<strong>强肺养生的要穴。</strong>鱼际二字很妙,简单的说,就是<strong>鱼肚子的边际</strong>,鱼生活在水中,水为阴,鱼为阳,也就是说,鱼际穴属<strong>阴中之阳</strong>。 《素问.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刺手鱼腹内陷,为肿。”在古代,鱼际穴被认为是<strong>三大禁灸禁针</strong>的穴位(另外两个是乳中穴和脑户穴),针之灸之易造成意外事故。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个穴位已经<strong>解</strong><strong>禁</strong>,但是非专业人士,还是<strong>不建议随意针灸。</strong>这个穴位还是一个<strong>催产大穴</strong>,<strong>孕妇禁揉</strong>,造成流产和早产就麻烦了!<strong>01|</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止咳润肺——人体咳特灵</strong>《黄帝内经·灵枢》:“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strong>温邪上受,首先犯肺。</strong>虽然已经入夏,但口干、眼干、喉咙痒、鼻子痒最后发展成咳嗽不止的小孩和老人仍不少,早上咳、晚上咳、半夜还咳,十分煎熬。这都是<strong>燥邪犯肺</strong>的表现。 这个时候按揉鱼际,就可以<strong>滋阴润肺</strong>,把肺经体表经水导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可以这么说,鱼际穴就是我们身体自带的<strong>“咳特灵”</strong>。为什么这么灵?因为它是肺经的<strong>荥穴</strong>,荥主“身热”,<strong>擅长治疗各种热症</strong>,对于<strong>发烧、热嗽、咽喉肿痛</strong>的调理效果也是杠杠的。 刺激鱼际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strong>双手对搓</strong><strong>。</strong>掌心相对,两个大鱼际紧紧贴合,朝相反方向搓<strong>2-3分钟</strong>,感觉手掌微微发热就可以了。 搓鱼际告诉你一个风寒感冒的小妙招,双手交叉,用两侧鱼际对搓至发热,然后把两侧鱼际放在<strong>鼻翼上</strong>,重复多次,可以有效<strong>缓解鼻塞</strong>症状。 搓热双手<br></br> 放在鼻翼上<strong>02|</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润肠通便——开塞露</strong><strong>排得出、吃得下、睡得着</strong>是健康的三大要事。而便秘,可以说是男女老少都会遇到的问题,“一入蹲坑深似海,没个10分钟以上都不愿意出来”,“肚子里感觉有东西,但是就是拉不出来,简直太闹心了。”这都是<strong>肠燥</strong>的表现,在中医看来,身体脱水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所以大便就停留在了大肠之中造成便秘。 对付便秘,<strong>光润肠还不够,还得润肺</strong>。润肺要数鱼际最佳。按揉鱼际穴,可以<strong>刺激肺气的宣发</strong>,生津润燥,肺脏得到了滋润,不仅通便,全身都能得到滋润。老年朋友们,可以在每次<strong>排便之前按揉鱼际穴</strong>,可以起到<strong>清肠热、化肠燥</strong>,通大便的作用。 用右手大拇指先按揉左手鱼际穴,按揉至<strong>手掌发热</strong>,然后再换左手大拇指按揉右手大鱼际,这样每天<strong>按摩2~3次;每次大约1~2分钟。</strong> 长期坚持,还能起到<strong>预防、治疗肺系病证和增加肺功能</strong>的作用。便秘这件事,可大可小,很多重大疾病都是“憋”出来的。尤其是中老年人,便秘还有可<strong>能引起或加重脑溢血、心绞痛、肺气肿等疾病,要引起重视。</strong><strong>03|</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心悸胸闷——速效救心丸</strong><br></br>鱼际穴辅助治疗<strong>心脏疾病</strong>也很拿手,被称为是随身携带的<strong>“速效救心丸”</strong>。在中医里,心绞痛又被叫作<strong>胸痹</strong>,发作起来往往十分突然,而且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中老年人大悲大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都有可能会引发心绞痛。 《针灸甲乙经》中云:“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乃间,动行痛益甚,色不变者,肺心痛也,取鱼际、太渊。”鱼际穴的位置恰好位于<strong>心脏的反射区</strong>,又是十二经脉之首肺经的腧穴,经脉气血都从这里流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就<strong>相当于直接给心脏做按压急救</strong>,胜吃速效救心丸。如果突然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身边又没有药物,就可以找找鱼际穴。 用大拇指的<strong>指尖掐揉</strong>大鱼际,力度可以大些,最好是把大拇指倒立过来,这样可以缓解心脏压力,有效激发神经中枢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使<strong>心脑供血平衡,缓解突发心绞痛。</strong> 掐揉鱼际<br></br>此外,鱼际穴还可以<strong>诊疗疾病</strong>。张开你的双手,看一看鱼际穴所在的位置,如果看到鱼际穴<strong>外侧有青筋</strong>,就代表着心率不齐,早搏、心悸、心慌等疾病可能已经悄悄找上你了。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要记得把它<strong>转发给你的朋友</strong>,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将这个穴位掌握,关键时刻能救命。<strong>04|</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腕关节肿痛——活络油</strong>中医上讲:<strong>“不治已病,治未病</strong><strong>。”</strong><strong>“鼠标手”</strong>是当代“打工人”最常见的职业病。它本质上是由于长期重复或保持同一个动作导致的炎症。主要表现为<strong>手指、手腕不灵活,局部疼痛、肿胀、发热</strong>,甚至出现<strong>皮下结节。</strong> 许多朋友认为:“鼠标手”这件事,也没有大到要去医院解决的地步,那.....就放任它不管吗?当然不,这里推荐朋友们一个<strong>快速缓解疼痛</strong>的方法,就是<strong>按揉鱼际穴</strong>。它可以改善手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腱的柔软度,消除手部疲劳。这里介绍3个预防和调理鼠标手的动作:<strong></strong><strong>第一式:合掌下移</strong><strong></strong>双手合十放于胸前,保持这个动作不变的同时,向下移动,有牵拉感后保持15秒。 <strong>第二式:合掌互压</strong>保持合掌动作,一手推压另一手掌,压到极限,保持15秒。 <strong>第三式:叉手摇腕</strong>双手十指交叉相握,顺时针、逆时针做环绕动作,每次做10-20秒。<strong></strong>